訴衷情令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此詞描寫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通過今昔對比,反映了一位愛國志士的坎坷經歷和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不平之情。上片開頭追憶作者昔日戎馬疆場的意氣風發,接寫當年宏願只能在夢中實現的失望;下片抒寫敵人尚未消滅而英雄卻已遲暮的感嘆。全詞格調蒼涼悲壯,語言明白曉暢,用典自然,不着痕跡,不加雕飾,如嘆如訴,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訴衷情令:詞牌名。 萬里覓封侯:奔赴萬里外的疆場,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後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少有大志,嘗曰,大丈夫應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戍(shù):守邊。梁州:《宋史·地理志》:“興元府,梁州漢中郡,山南西道節度。”治所在南鄭。陸游著作中,稱其參加四川宣撫使幕府所在地,常雜用以上地名。 關河:關塞、河流。一說指潼關黃河之所在。此處泛指漢中前線險要的地方。夢斷:夢醒。 塵暗舊貂裘:貂皮裘上落滿灰塵,顏色爲之暗淡。這裏借用蘇秦典故,說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負。據《戰國策·秦策》載,蘇秦遊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胡:古泛稱西北各族爲胡,亦指來自彼方之物。南宋詞中多指金人。此處指金入侵者。 鬢:鬢髮。秋:秋霜,比喻年老鬢白。 天山:在中國西北部,是漢唐時的邊疆。這裏代指南宋與金國相持的西北前線。 滄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來泛指隱士居住之地。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有“既歡懷祿情,復協滄州趣”句。這裏是指作者位於鏡湖之濱的家鄉。
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爲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只能在夢中出現,夢一醒不知身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貂裘。 胡人還未消滅,鬢邊已呈秋霜,感傷的眼淚白白地淌流。這一生誰能預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敵在天山,如今卻一輩子老死於滄洲!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