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
此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將離長安時贈別王維之詩作。詩中先述說自己在京沒有什麼希望,天天在寂寞失望中度日,想離京卻又可惜與好友分別,表達了心中的悵惘和矛盾。接着慨嘆自己無人援引,只好甘守寂寞,回鄉隱居。全詩語調低沉,有對朝廷壓抑人才的怨憤,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嘆。語言淺顯,表達直率,對偶不求工整,但卻自然流暢,顯示出一種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王侍御維:即唐代詩人王維。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爲侍御。
寂寂:落寞。漢秦嘉《贈婦詩》:“寂寂獨居,寥寥空室。”竟何待:要等什麼。
朝(zhāo)朝:天天;每天。《列子·仲尼》:“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與辯。”空自:獨自。南朝梁何遜《哭吳興柳惲》詩:“樽酒誰爲滿,靈衣空自披。”
芳草:本義爲香草,古詩中常比喻爲美好的品德。此處指美好的處所,暗喻隱逸生活。《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爲此蕭艾也。”
故人:舊交;老友。《莊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違:分離。
當路:身居要職的當權者。宋陳亮《庶弟昭甫墓誌銘》:“疇昔之年,當路欲置我於死地,病餘而繼以囚繫。”假:寬假,優容的意思。
知音:知己。《列子·湯問》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說“峨峨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說“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後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索:一作“寂”。
故園:舊家園;故鄉。唐駱賓王《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扉(fēi):門扇。
這樣寂寞我還在等待什麼?天天出門求仕卻一無所獲。
本打算歸隱山林尋找佳境,又因與故友離別深感惋惜。
身居高位者誰能保薦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我這寒士只應該甘守寂寞,還是回到故園閉門隱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