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託物詠懷,層次井然。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信,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戍樓上的鼓聲和失羣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語句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佔。
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
邊秋:一作“秋邊”,秋天邊遠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白露”的一個夜晚。
分散:一作“羈旅”。
無家:杜甫在洛陽附近的老宅已毀於安史之亂。
長:一直,老是。不達:收不到。達,一作“避”。
況乃:何況是。未休兵:此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
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裏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
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爲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