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這是一首風格獨特的懷舊詩,前面主要內容是寫景狀物,描寫了登上謝脁樓所見到的美麗景色,而在最後點明懷念謝脁,抒發了詩人對先賢的追慕之情。全詩語言清新優美,格調淡雅脫俗,意境蒼涼曠遠。
謝脁北樓:即謝脁樓,又名謝公樓,唐代改名疊嶂樓,爲南朝齊詩人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故址在陵陽山頂,是宣城的登覽勝地。謝脁是李白很佩服的詩人。
江城:泛指水邊的城,這裏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區的方言,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爲「江」。
山晚:一作「山曉」。
兩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鳳凰橋,句溪上有濟川橋。
明鏡:指拱橋橋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圓形,像明亮的鏡子一樣。
雙橋:指橫跨溪水的上、下兩橋。上橋即鳳凰橋,在城的東南泰和門外;下橋即濟川橋,在城東陽德門外,都是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年)的建築。
彩虹:指水中的橋影。
人煙:人家裏的炊煙。
北樓:即謝脁樓。
謝公:謝脁。
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
兩條江之間,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江上兩座橋彷彿天上落下的彩虹。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秋色蒼茫,梧桐也已經顯得衰老。
除了我還有誰會想着到謝朓北樓來,迎着蕭颯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