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着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爲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爲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 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爲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示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纔能達到新境界。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爲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鑑:一説爲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爲鏡子。指像鑑(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雲影共徘徊: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來回移動。 爲:因爲。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裏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那,怎麼。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衹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纔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艨艟:也作古代攻擊性很強的戰艦名,這裏指大船。 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 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輓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淨, 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裏的水爲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爲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爲它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