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本詞調見於李清照詞,是從《列女傳》中弄玉和蕭史故事取名。這首詞當作於作者早期與趙明誠小別後。詞人與丈夫趙明誠,感情甚篤、志趣投契,然仕路播遷,常造成兩人分別。本篇是詞人寫別情的名篇,抒發了離別後思念的深情與獨居的幽怨。起筆五句,借居處環境、器物透露自我心境。「冷」、「翻」、「慵」、「任」,貫注着主觀情緒色彩。「生怕」句,約略一點,「新來瘦」之故,偏不說破,而以排除法予以暗示。 下闋承上意脈,直傾胸臆,千萬遍陽關難留,見惜別情深。「念」字以下設想別後孤寂,「武陵」、「秦樓」兩面着筆。流水作證,專寫己方懷思之深。「又添」迴應「新來瘦」,且表示承受離愁,已非一次。全詞按生活的邏輯自然展開,情意又隨敘事脈脈流淌;敘事抒情曲折跌宕,表現了女主人公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
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名。此調始見於《晁氏琴趣外篇》。 金猊(ní):獅形銅香爐。 紅浪:紅色被鋪亂攤在牀上,有如波浪。 慵:懶。 寶奩(lián):華貴的梳妝鏡匣。 幹:關涉。 也則:依舊。 陽關:語出《陽關三疊》。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懷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據此詩譜成《陽關三疊》,爲唐宋時的送別之曲。此處泛指離歌。 武陵人遠:沈祖棻《宋詞賞析》:「武陵」,在宋詞、元曲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漁夫故事;一是指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劉、阮故事。此處借指愛人去的遠方。韓琦《點絳脣》詞:「武陵凝睇,人遠波空翠。」 秦樓:即鳳台,相傳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蕭史乘鳳飛昇之前的住所。馮延巳《南鄉子》詞「煙鎖秦樓無限事。」 煙鎖秦樓:總謂獨居妝樓。 眸(móu):指瞳神。《説文》:「目童(瞳)子也。」指眼珠。《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引龍木禪師語曰:「……人有雙眸,如天之有兩曜,乃一身之至寶,聚五臟之精華。」
獅子造型的銅爐裏薰香冷透,牀上棉被翻捲起紅色的波浪,清晨勉強起來還是倦怠梳頭。妝鏡臺隨它鋪滿了厚厚塵垢,太陽光儘管能夠照到那簾鉤。就怕分別時刻心裏十分難受,很多心事說不清難以張口。最近一段時日身體日漸消瘦,完全不是因爲喝酒過量傷身,也不是因爲看到景物而悲秋。 這回離別一走就這樣算了吧,千萬遍地唱起那首陽關三疊,也終究還是難以再次挽留。你離開桃源仙境一去難回頭,我這裏鳳去樓空煙霧鎖空樓。我整日對着樓前流水望不休,應該看我鍾情的眸子淚雙流。今後我只能呆望流水淚不休,寄託着我不斷的相思與悲愁。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