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賦 · 蜀都賦
有西蜀公子者,言於東吳王孫,曰:「蓋聞天以日月為綱,地以四海為紀。
九土星分,萬國錯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
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
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於前則跨躡犍牂,枕輢交趾。
經途所亘,五千餘里。
山阜相屬,含谿懷谷。
崗巒糾紛,觸石吐雲。
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龍池𤀰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潰其阿。
汨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
於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
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競馳。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於後則卻背華容,北指崑崙。
緣以劍閣,阻以石門。
流漢湯湯,驚浪雷奔。
望之天迴,即之雲昏。
水物殊品,鱗介異族。
或藏蛟螭,或隱碧玉。
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
其樹則有木蘭梫桂,杞櫹椅桐,襖枒楔樅。
楩柟幽藹於谷底,松柏蓊鬱於山峰。
擢脩幹,竦長條。
扇飛雲,拂輕霄。
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迴翼乎高標。
巢居栖翔,聿兼鄧林。
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熊羆咆其陽,鵰鶚鴥其陰。
猿狖騰希而競捷,虎豹長嘯而永吟。」
「於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外負銅梁於宕渠,內函要害於膏腴。
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樊以蒩圃,濱以鹽池。
蟞蛦山棲,黿龜水處。
潛龍蟠於沮澤,應鳴鼓而興雨。
丹沙赩熾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
奮之則賨旅,翫之則渝舞。
銳氣剽於中葉,蹻容世於樂府。」
「於西則右挾岷山,涌瀆發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百藥灌叢,寒卉冬馥。
異類眾夥,于何不育?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
或豐綠荑,或蕃丹椒。
麋蕪布濩於中阿,風連莚蔓於蘭皋。
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敷橤葳蕤,落英飄颻。
神農是嘗,盧跗是料。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其封域之內,則有原隰墳衍,通望彌博。
演以潛沬,浸以綿雒。
溝洫脈散,疆里綺錯。
黍稷油油,藓稻莫莫。
指渠口以為雲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雖星畢之滂遝,尚未齊其膏液。
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之園。
其園則林檎枇杷,橙缴梬楟。
榹桃函列,梅李羅生。
百果甲宅,異色同榮。
朱櫻春熟,素柰夏成。
若乃大火流,涼風厲。
白露凝,微霜結。
紫梨津潤,樼栗罅發。
蒲陶亂潰,若榴競裂。
甘至自零,芬芬酷烈。
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
甘蔗辛薑,陽蓲陰敷。
日往菲薇,月來扶疏。
任土所麗,眾獻而儲。
其沃瀛則有攢蔣叢蒲,綠菱紅蓮。
雜以蘊藻,糅以蘋蘩。
總莖柅柅,裛葉蓁蓁。
蕡實時味,王公羞焉。
其中則有鴻儔鵠侶,䳲鷺鵜鶘。
晨鳧旦至,候鴈銜蘆。
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雲飛水宿,哢吭清渠。
其深則有白黿命鱉,玄獺上祭。
鱣鮪鱒魴,鮷鱧魦鱨。
差鱗次色,錦質報章。
躍濤戲瀨,中流相忘。」
「於是乎金城石郭,兼墚中區。
既麗且崇,實號成都。
闢二九之通門,畫方軌之廣塗。
營新宮於爽塏,擬承明而起廬。
結陽城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
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
內則議殿爵堂,武義虎威。
宣化之闥,崇禮之闈。
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金鋪交映,玉題相暉。
外則軌躅八達,里閈對出。
比屋連甍,千廡萬室。
亦有甲第,當衢向術。
壇宇顯敞,高門納駟。
庭扣鍾磬,堂撫琴瑟。
匪葛匪姜,疇能是恤。」
「亞以少城,接乎其西。
市廛所會,萬商之淵。
列隧百重,羅肆巨千。
賄貨山積,纖麗星繁。
都人士女,袨服靚䊋。
賈貿墆鬻,舛錯縱橫。
異物崛詭,奇於八方。
布有橦華,弃有桄榔。
邛杖傳節於大夏之邑,蒟醬流味於番禺之鄉。
輿輦雜沓,冠帶混并。
累轂疊跡,叛衍相傾。
諠譁鼎沸,則哤聒宇宙;囂塵張天,則埃壒曜靈。
闤闠之裏,伎巧之家。
百室離房,機杼相和。
貝錦斐成,濯色江波。
黃潤比筒,籯金所過。
侈侈隆富,卓鄭埒名。
公擅山川,貨殖私庭。
藏鏹巨萬,䤨摫兼呈。
亦以財雄,翕習邊城。
三蜀之豪,時來時往。
養交都邑,結儔附黨。
劇談戲論,扼腕抵掌。
出則連騎,歸從百兩。
若其舊俗,終冬始春。
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
金罍中坐,肴煙四陳。
觴以清醥,鮮以紫鱗。
羽爵執競,絲竹乃發。
巴姬彈弦,漢女擊節。
起西音於促柱,歌江上之飉厲。
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
合樽促席,引滿相罰。
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若夫王孫之屬,郤公之倫。
從禽于外,巷無居人。
並乘驥子,俱服魚文。
玄黃異校,結駟繽紛。
西踰金隄,東越玉津。
朔別期晦,匪日匪旬。
蹴蹈蒙籠,涉𨆍寥廓。
鷹犬倏眒,罻羅絡幕。
毛群陸離,羽族紛泊。
翕響揮霍,中網林薄。
屠麖麋,翦旄麈。
帶文蛇,跨彫虎。
志未騁,時欲晚。
追輕翼,赴絕遠。
出彭門之闕,馳九折之阪。
經三峽之崢嶸,躡五屼之蹇滻。
戟食鐵之獸,射噬毒之鹿。
皛貙氓於葽草,彈言鳥於森木。
拔象齒,戾犀角。
鳥鎩翮,獸廢足。」
「殆而朅來相與,第如滇池,集于江洲。
試水客,艤輕舟。
娉江婓,與神遊。
罨翡翠,釣鰋鮋。
下高鵠,出潛虯。
吹洞簫,發櫂謳。
感媂魚,動陽侯。
騰波沸涌,珠貝汜浮。
若雲漢含星,而光耀洪流。
將饗獠者,張帟幕,會平原。
酌清酤,割芳鮮。
飲御酣,賓旅旋。
車馬雷駭,轟轟闐闐。
若風流雨散,漫乎數百里間。
斯蓋宅土之所安樂,觀聽之所踴躍也。
焉獨三川,為世朝市?」
「若乃卓犖奇譎,倜儻罔已。
一經神怪,一緯人理。
遠則岷山之精,上為井絡。
天帝運期而會昌,景福肸饗而興作。
碧出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
妄變化而非常,羌見偉於疇昔。
近則江漢炳靈,世載其英。
蔚若相如,皭若君平。
王褒韡曄而秀發,楊雄含章而挺生。
幽思絢道德,摛藻掞天庭。
考四海而為侊,當中葉而擅名。
是故遊談者以為譽,造作者以為程也。
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
峻岨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
一人守隘,萬夫莫向。
公孫躍馬而稱帝,劉宗下輦而自王。
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雖兼諸夏之富有,猶未若茲都之無量也。」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予以高度評價,爲這篇文章寫了序言。
今人傅璇琮考證,《三都賦》成於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滅吳之前。
姜亮夫認爲《三都賦》作於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
白居易《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見寄》:“一緘疏入掩谷永,三都賦成排左思。
”洛陽紙貴這箇成語就是因爲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
陸機原本打算寫《三都賦》,因爲左思已經寫的很好了,就放棄這箇念頭。
王鳴盛説:“左思於西晉初吳、蜀始平之後,作《三都賦》,抑吳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晉承魏統耳”。
《文選·三都賦》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一段文字,云:“思作賦時,吳、蜀已平,見前賢之是非,故作斯賦,以辨眾惑。
暂无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