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馀。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五言组诗。
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怀之作。
第一首反复陈说被阻穷湖、急切不能到家的苦恼;第二首进而感叹行役之苦,并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风波险恶,曲折地抒发厌倦官场、怀恋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思。
第一首以叙事起兴,第二首以议论开篇。
庚子岁:晋安帝隆安四年。
规林:地名,今地不详。
行行:走着不停。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循:沿着、顺着。
计日:算计着日子,即数着天数,表示急切的心情。
旧居:指老家。
一欣:首先感到欢欣的是。
温颜:温和慈祥的容颜。
诗人这里是指母亲。
侍温颜:即侍奉母亲。
友于:代指兄弟。
《尚书·君陈》:“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鼓棹(zhào):划船。
棹,摇船的甲具。
崎曲:同“崎岖”,本指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这里用以比喻处境困难,《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

指:顾。
景:日光,指太阳。
限西隅(yú):悬在西边天际,指太阳即将落山。
限,停止;隅,边远的地方。
归子:回家的人,作者自指。
念:担忧。
前涂:前路,指回家的路程。
涂,同“途”。
凯风:南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

负我心:违背我的心愿。
戢(jí):收藏、收敛。
枻(yì):短桨。
穷:谓偏远。
高莽:高深茂密的草丛。
眇:通“渺”,辽远。
无界:无边。
独:特别,此处有挺拔的意思。
森疏:繁茂扶疏。
瞻:望。
百里馀:指离家的距离。
延目:放眼远望。
南岭:指庐山。
诗人的家在庐山脚下。
将:当。
焉如:何往。
这首诗慨叹行役之苦,思念美好的田园,因而决心辞却仕途的艰辛,趁着壮年及时归隐。
行役:指因公务而在外跋涉。
《诗经·魏风·涉站》:“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一何:多么。
旷:空阔。
巽(xùn)坎:《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巽代表风,坎代表水。
这里借指风浪。
难与期:难以预料。
与,符合。
崩浪:滔天巨浪。
聒(guó)天响:响声震天。
聒,喧扰;长风,大风。
游:游宦,在外做官。
所生:这里指母亲和故乡。
淹:滞留。
兹:此,这里,指规林。
人间:这里指世俗官场。
良:实在。
当年:正当年,指壮年。
当:适逢。
讵(jǜ):曾、才。
潘岳《悼亡诗》:“尔祭讵几时。

纵心:放纵情怀,不受约束。
【其一】
归途漫漫行不止,计算日头盼家园。
将奉慈母我欣欢,还喜能见兄弟面。
摇船荡桨路艰难。
眼见夕阳落西山。
江山难道不险峻?游子归心急似箭。
南风违背我心愿,收起船桨困湖边。
草丛深密望无际,夏木挺拔枝叶繁。
谁说归舟离家远?百馀里地在眼前。
纵目远眺识庐山,空叹无奈行路难!
【其二】
自古悲叹行役苦,我今亲历方知之。
天地山川多广阔,难料风浪骤然起。
滔滔巨浪震天响,大风猛吹不停止。
游宦日久念故土,为何滞留身在此!
默想家中园林好,世俗官场当告辞。
人生壮年能多久?放纵情怀不犹疑!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