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儋耳即今海南儋縣。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宋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
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蘇軾以譏刺先朝的罪名貶官惠州(州治在今廣東惠陽),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再貶儋耳。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繼位,政局在短時間內發生了有利於元祐黨人的變化,已死的追復原官,未死的逐漸內遷。
六十五歲高齡的蘇軾於五月內遷廉州(州治在今廣西合浦),《儋耳》詩即作於此時。
這首詩表現了他初得詔書時的欣喜之情,抒發了風燭殘年、萬念俱冷的深沉感慨。
儋(dān)耳:古代南方國名。
又名離耳。
西漢元鼎六年內屬,稱儋耳郡。
在今海南島。
《説文·耳部》「聸,垂耳也。
從耳詹聲。
南方有聸耳國。」清·段玉裁注:「古祇作『耽』,一變為聸耳,再變則為儋耳矣。」《史記·貨殖列傳》:「九疑蒼梧以南至儋耳者,與江南大同俗,而楊越多焉。」《文選·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劉逵注:「儋耳人鏤其耳匡。」
「霹靂收威暮雨開」句:比喩朝政更新。
霹靂,疾猛之雷;暮雨,傍晚的雨。
欄檻(jiàn):欄杆。
倚崔嵬(wéi):依傍嵯峨的高山。
崔嵬,山高貌。
雌霓(ní):霓即虹。
《埤雅》:「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暗者雌。」雙虹幷出,色彩淺淡者爲雌霓。
這裏似暗喩小人。
雄風:凉爽的風。
宋玉《風賦》:「此大王之雄風也。」此句隱以雄風喩王命。
柳永《竹馬子》詞:「對雌霓挂雨,雄風拂檻,微收殘暑。」爲此聯所化用。
野老:村野老人。
豐歲:豐收年。
除書:拜官之詔書。
除去舊官,改授新官曰除。
這裏指令蘇軾移廉州安置的誥命。
殘年飽飯:化用杜甫《痛後過王倚飲贈歌》:「但得殘年飽喫飯」句。
殘年,一生將盡的年月,指人的晚年。
一壑(hè)能專:占有一丘一壑。
陸雲《逸民賦序》:「古之選民,或輕天下,細萬物,而欲專一丘之歡,擅一壑之美。」這裏指有一塊地能退居隱身即可。
臨近傍晚,雲開雨散,雷電收起淫威,憑倚欄杆,我獨自觀賞大自然的瑰麗。
一雙彩虹自雲端垂天而下;雄風從海上吹來頓感快意。
田間的老人發出豐年的贊歌頌語,聖上的赦書將把流放的大臣放回。
蘇東坡已經老去,衹求餘生喫飽飯;衹要一箇山溝能安心養神,其他萬事俱成灰。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