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鄕子 ·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鄕,醉笑陪公三萬塲。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鄕,醉笑陪公三萬塲。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此詞上闋想象兩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還鄕的願望,以表達別後思念之情;下闋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來表達離情別緒,並寫出了對友人的讚賞之情。
南鄕子: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
又名《好離鄕》、《蕉葉怨》。
《金奩集》入「黃鐘宮」。
原爲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兩平韻,三仄韻,平仄換韻。
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此詞牌卽以歐陽炯《南鄕子》爲正體。
馮正中、李德潤倶本此添字。
雙調者始自南唐馮正中詞。
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闋各四句用韻。
另有五十八字體者。
其定格爲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和楊元素」。
楊元素:楊繪,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字元素,號無爲子。
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進士。
通判荆南府,遷開封府推官,知眉州,徙興元府,皆有治聲。
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
與宰相曾魯公忤,改兼侍讀,元素以「諫官不得其言則去」,不拜。
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鑑〉長編·巻二百二十》。
免役法行,元素陳十害,忤王介甫,罷知亳州。
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
再爲翰林學士。
貶荆南節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舉太平觀,起知興國軍。
宋哲宗卽位,復天章閣待制,再知杭州。
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於任,年六十二。
有《群經索蘊》、《無爲編》、《西垣集》等。
事見《范太史集·巻三十九·天章閣待制楊公墓誌銘》,《宋史·巻三百二十二·楊繪傳》。
密州:龍楡生箋引宋·蘇潁濱《超然臺賦》序:「子瞻旣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
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爲東州守。
既得請髙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又引《欽定大淸一統志·巻一百三十四·〈靑州府·諸城縣〉》:「諸城縣,在府東南二百八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萊州府髙密縣界五十里,……本春秋時,魯諸邑及齊琅邪邑地。
秦置琅邪郡。
漢初置東武縣,爲郡治并領琅邪諸縣,後漢改置琅邪國,於開陽以東武等三縣爲屬。
三國魏因之。
晉初省琅邪縣,以東武諸縣屬城陽郡,太康十年屬東莞郡。
宋以東武縣分屬平昌郡。
後魏永安二年,置東武郡兼置膠州。
北齊改置髙密郡,仍置膠州省諸縣入之。
隋開皇初,郡廢,五年改州曰密州,十八年改東武縣曰諸城,大業初州廢爲髙密郡。
唐武徳五年,復曰密州。
天寶元年,復曰髙密郡。
乾元元年,復曰密州,屬河南道。
宋曰密州髙密郡,開寳五年升安化軍節度,屬京東東路。」
杳茫:元延祐本作「渺茫」。
功成名遂:傅子立注引《老子·巻上·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三萬塲:傅子立注引唐·李太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痛飲:傅子立注引:「《世説》:『王孝伯云:「名士不必須奇才,但常得無事,痛飲,讀《離騷》,可稱名士。」』」劉尚榮按:「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任誕》。
原文『但』下有『使』,『飲』下有『酒』,『讀』上有『熟』,『可』上有『便』。」
河塘:指沙河塘。
傅子立注:「錢塘繁會之地。」劉尚榮按:「《新唐書·巻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東道採訪使〉》:『錢塘縣南五里,有沙河塘。
』」龍楡生箋:「《東坡詩集》王注:『《新唐書·巻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東道採訪使〉》:「錢塘縣南五里,有沙河塘。
咸通二年,刺史崔彥曾開。」昔潮水衝擊錢塘江岸,至於奔逸入城,勢莫能禦,故開沙河以決之。
河有三,曰:外沙、中沙、裏沙。
』」
墮淚:傅子立注:「晉羊祜爲荊州都督,卒。
襄陽人於峴山建碑立廟,歳時饗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爲『墮淚碑』。」劉尚榮按:「詳見《晉書·巻三十四·羊祜(Hù)傳》、晉·習彥威《襄陽耆舊記·巻五·牧守》。」龍楡生箋引《晉書·巻三十四·羊祜傳》:「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帝將有滅呉之志,以祜爲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散騎常侍、衞將軍如故。
……疾漸篤,乃舉杜預自代。
尋卒,時年五十八。
……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歳時饗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此以羊叔子況楊元素,「羊」、「楊」音近。
又名《好離鄕》、《蕉葉怨》。
《金奩集》入「黃鐘宮」。
原爲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兩平韻,三仄韻,平仄換韻。
單調始自後蜀歐陽炯,此詞牌卽以歐陽炯《南鄕子》爲正體。
馮正中、李德潤倶本此添字。
雙調者始自南唐馮正中詞。
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闋各四句用韻。
另有五十八字體者。
其定格爲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呉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和楊元素」。
楊元素:楊繪,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字元素,號無爲子。
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進士。
通判荆南府,遷開封府推官,知眉州,徙興元府,皆有治聲。
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
與宰相曾魯公忤,改兼侍讀,元素以「諫官不得其言則去」,不拜。
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鑑〉長編·巻二百二十》。
免役法行,元素陳十害,忤王介甫,罷知亳州。
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
再爲翰林學士。
貶荆南節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舉太平觀,起知興國軍。
宋哲宗卽位,復天章閣待制,再知杭州。
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於任,年六十二。
有《群經索蘊》、《無爲編》、《西垣集》等。
事見《范太史集·巻三十九·天章閣待制楊公墓誌銘》,《宋史·巻三百二十二·楊繪傳》。
密州:龍楡生箋引宋·蘇潁濱《超然臺賦》序:「子瞻旣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
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爲東州守。
既得請髙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又引《欽定大淸一統志·巻一百三十四·〈靑州府·諸城縣〉》:「諸城縣,在府東南二百八十里,東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萊州府髙密縣界五十里,……本春秋時,魯諸邑及齊琅邪邑地。
秦置琅邪郡。
漢初置東武縣,爲郡治并領琅邪諸縣,後漢改置琅邪國,於開陽以東武等三縣爲屬。
三國魏因之。
晉初省琅邪縣,以東武諸縣屬城陽郡,太康十年屬東莞郡。
宋以東武縣分屬平昌郡。
後魏永安二年,置東武郡兼置膠州。
北齊改置髙密郡,仍置膠州省諸縣入之。
隋開皇初,郡廢,五年改州曰密州,十八年改東武縣曰諸城,大業初州廢爲髙密郡。
唐武徳五年,復曰密州。
天寶元年,復曰髙密郡。
乾元元年,復曰密州,屬河南道。
宋曰密州髙密郡,開寳五年升安化軍節度,屬京東東路。」
杳茫:元延祐本作「渺茫」。
功成名遂:傅子立注引《老子·巻上·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三萬塲:傅子立注引唐·李太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痛飲:傅子立注引:「《世説》:『王孝伯云:「名士不必須奇才,但常得無事,痛飲,讀《離騷》,可稱名士。」』」劉尚榮按:「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任誕》。
原文『但』下有『使』,『飲』下有『酒』,『讀』上有『熟』,『可』上有『便』。」
河塘:指沙河塘。
傅子立注:「錢塘繁會之地。」劉尚榮按:「《新唐書·巻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東道採訪使〉》:『錢塘縣南五里,有沙河塘。
』」龍楡生箋:「《東坡詩集》王注:『《新唐書·巻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東道採訪使〉》:「錢塘縣南五里,有沙河塘。
咸通二年,刺史崔彥曾開。」昔潮水衝擊錢塘江岸,至於奔逸入城,勢莫能禦,故開沙河以決之。
河有三,曰:外沙、中沙、裏沙。
』」
墮淚:傅子立注:「晉羊祜爲荊州都督,卒。
襄陽人於峴山建碑立廟,歳時饗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爲『墮淚碑』。」劉尚榮按:「詳見《晉書·巻三十四·羊祜(Hù)傳》、晉·習彥威《襄陽耆舊記·巻五·牧守》。」龍楡生箋引《晉書·巻三十四·羊祜傳》:「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帝將有滅呉之志,以祜爲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散騎常侍、衞將軍如故。
……疾漸篤,乃舉杜預自代。
尋卒,時年五十八。
……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歳時饗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此以羊叔子況楊元素,「羊」、「楊」音近。
東武和餘杭兩地相望,但見遠隔天涯雲海茫茫。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錦還鄕,到那時我與你同笑長醉三萬場。
不用像世俗的樣子用酒來訴說離情別緒,痛快的飲宴從來都另有緣由。
今夜拿着殘燈送你歸去,走過河塘,恍惚間見落淚如羊祜的卻是你楊元素啊。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錦還鄕,到那時我與你同笑長醉三萬場。
不用像世俗的樣子用酒來訴說離情別緒,痛快的飲宴從來都另有緣由。
今夜拿着殘燈送你歸去,走過河塘,恍惚間見落淚如羊祜的卻是你楊元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