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 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
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
胡轉予於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聰。
胡轉予於恤?有母之尸饔。
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
胡轉予於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聰。
胡轉予於恤?有母之尸饔。
《小雅·祈父》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這是周王朝的王都衛士(相當於後世的御林軍)抒發內心不滿情緒的詩。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皆以質問的語氣抒發內心的怨恨,直抒胸臆,快人快語,充分體現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徵。
這是周王朝的王都衛士(相當於後世的御林軍)抒發內心不滿情緒的詩。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皆以質問的語氣抒發內心的怨恨,直抒胸臆,快人快語,充分體現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徵。
祈(qí)父(fǔ):周代執掌封畿兵馬的高級官員,即司馬。
爪(zhǎo)牙:保衛國王的虎士,是對武臣的比喻。
《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謂祈父職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現在多用作貶義。
恤(xù):憂愁。
靡(mǐ)所:沒有處所。
爪士:即爪牙之士。
厎(zhǐ):停止。
一說“至也”。
亶(dǎn):確實。
聰:聽覺靈敏。
屍:借爲“失”。
一說“主也”。
陳奐《詩毛氏傳疏》:”言我從軍以出,有母不得終養,歸則惟陳饗以祭是可憂也。
“饔(yōng):熟食。
爪(zhǎo)牙:保衛國王的虎士,是對武臣的比喻。
《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謂祈父職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現在多用作貶義。
恤(xù):憂愁。
靡(mǐ)所:沒有處所。
爪士:即爪牙之士。
厎(zhǐ):停止。
一說“至也”。
亶(dǎn):確實。
聰:聽覺靈敏。
屍:借爲“失”。
一說“主也”。
陳奐《詩毛氏傳疏》:”言我從軍以出,有母不得終養,歸則惟陳饗以祭是可憂也。
“饔(yōng):熟食。
祈父!我是君王的衛兵。
爲何讓我去征戍?沒有住所不安定。
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
爲何讓我去征戍?跑來跑去無休止。
祈父!腦子的確不好使。
爲何讓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沒飯吃。
爲何讓我去征戍?沒有住所不安定。
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
爲何讓我去征戍?跑來跑去無休止。
祈父!腦子的確不好使。
爲何讓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沒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