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 · 文王有聲
文王有聲,遹駿有聲。
遹求厥寧,遹觀厥成。
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於崇,作邑於豐。
文王烝哉!
築城伊淢,作豐伊匹。
匪棘其欲,遹追來孝。
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
四方攸同,王后維翰。
王后烝哉!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
四方攸同,皇王維闢。
皇王烝哉!
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皇王烝哉!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
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武王烝哉!
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武王烝哉!
遹求厥寧,遹觀厥成。
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於崇,作邑於豐。
文王烝哉!
築城伊淢,作豐伊匹。
匪棘其欲,遹追來孝。
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
四方攸同,王后維翰。
王后烝哉!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
四方攸同,皇王維闢。
皇王烝哉!
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皇王烝哉!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
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武王烝哉!
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武王烝哉!
《大雅·文王有聲》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全詩八章,每章五句,前四章寫周文王遷豐,後四章寫周武王營建鎬京。
此詩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按時間先後順序謀篇佈局,同寫遷都之事又各有側重,敘事與抒情結合,巧妙運用比興手法,用韻也富於變化,使全詩成爲歌頌君王功德的傑作。
全詩八章,每章五句,前四章寫周文王遷豐,後四章寫周武王營建鎬京。
此詩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按時間先後順序謀篇佈局,同寫遷都之事又各有側重,敘事與抒情結合,巧妙運用比興手法,用韻也富於變化,使全詩成爲歌頌君王功德的傑作。
遹(yù):陳奐《詩毛氏傳疏》:“全詩多言‘曰’、‘聿’,唯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爲發語之詞。
《說文》……引詩‘欥求厥寧’。
從欠曰,會意,是發聲。
當以欥爲正字,曰、聿、遹三字皆假借字。
”
烝(zhēng):《爾雅》釋“烝”爲“君”。
又陸德明《經典釋文》引韓詩云:“烝,美也。
”可知此詩中八用“烝”字皆爲嘆美君主之詞。
於崇:“於”本作“邘”,古邘國,故地在今河南沁陽。
崇爲古崇國,故地在今陝西戶縣,周文王曾討伐崇侯虎。
豐:故地在今陝西西安灃水西岸。
淢(xù):假借爲“洫”,即護城河。
棘(jí):陸德明《經典釋文》作“亟”,《禮記》引作“革”。
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諧聲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義通,此處皆爲“急”義。
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
有人將其釋爲“周武王”,誤。
公:同“功”。
濯(zhuó):本義是洗滌,引申有“光大”義。
翰:主幹。
皇王: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
闢(bì):陳奐《詩毛氏傳疏》認爲當依《經典釋文》別義釋爲“法”。
鎬(hào):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國都,故地在今陝西西安灃水以東的昆明池北岸。
辟廱(bìyōnɡ):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禮奏樂的離宮。
無思不服:王引之《經傳釋詞》雲:“無思不服’,無不服也。
思,語助耳。
”
宅:劉熙《釋名》釋“宅”爲“擇”,指擇吉祥之地營建宮室。
“宅”是乇聲字,與“擇”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芑(qǐ):同“杞”。
芑、杞都是己聲字,古音同部,故杞爲本字,芑是假借字,應釋爲杞柳。
仕:毛傳釋“仕”爲“事”,古通用。
“詒厥”二句:陳奐《詩毛氏傳疏》雲:“詒,遺也。
上言謀,下言燕翼,上言孫,下言子,皆互文以就韻耳。
言武王之謀遺子孫也。
”
《說文》……引詩‘欥求厥寧’。
從欠曰,會意,是發聲。
當以欥爲正字,曰、聿、遹三字皆假借字。
”
烝(zhēng):《爾雅》釋“烝”爲“君”。
又陸德明《經典釋文》引韓詩云:“烝,美也。
”可知此詩中八用“烝”字皆爲嘆美君主之詞。
於崇:“於”本作“邘”,古邘國,故地在今河南沁陽。
崇爲古崇國,故地在今陝西戶縣,周文王曾討伐崇侯虎。
豐:故地在今陝西西安灃水西岸。
淢(xù):假借爲“洫”,即護城河。
棘(jí):陸德明《經典釋文》作“亟”,《禮記》引作“革”。
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諧聲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義通,此處皆爲“急”義。
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
有人將其釋爲“周武王”,誤。
公:同“功”。
濯(zhuó):本義是洗滌,引申有“光大”義。
翰:主幹。
皇王: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
闢(bì):陳奐《詩毛氏傳疏》認爲當依《經典釋文》別義釋爲“法”。
鎬(hào):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國都,故地在今陝西西安灃水以東的昆明池北岸。
辟廱(bìyōnɡ):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禮奏樂的離宮。
無思不服:王引之《經傳釋詞》雲:“無思不服’,無不服也。
思,語助耳。
”
宅:劉熙《釋名》釋“宅”爲“擇”,指擇吉祥之地營建宮室。
“宅”是乇聲字,與“擇”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芑(qǐ):同“杞”。
芑、杞都是己聲字,古音同部,故杞爲本字,芑是假借字,應釋爲杞柳。
仕:毛傳釋“仕”爲“事”,古通用。
“詒厥”二句:陳奐《詩毛氏傳疏》雲:“詒,遺也。
上言謀,下言燕翼,上言孫,下言子,皆互文以就韻耳。
言武王之謀遺子孫也。
”
文王有着好聲望,如雷貫耳大名享。
但求天下能安寧,終見功成國運昌。
文王真個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這武功氣勢旺。
舉兵攻克那崇國,又建豐邑真漂亮。
文王真個是明王!
挖好城壕築城牆,作邑般配實在棒。
不貪私慾品行正,用心盡孝爲周邦。
君王真個是明王!
文王功績自昭彰,猶如豐邑那垣牆。
四方諸侯來依附,君王主幹是棟樑。
君王真個是明王!
豐水奔流向東方,大禹功績不可忘。
四方諸侯來依附,大王樹立好榜樣。
大王真個是明王!
落成離宮鎬京旁,在西方又在東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沒人不服我周邦。
大王真個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鎬京好地方。
依靠神龜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頌揚。
武王真個是明王!
豐水邊上杞柳壯,武王任重豈不忙?留下治國好策略,庇廕子孫把福享。
武王真個是明王!
但求天下能安寧,終見功成國運昌。
文王真個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這武功氣勢旺。
舉兵攻克那崇國,又建豐邑真漂亮。
文王真個是明王!
挖好城壕築城牆,作邑般配實在棒。
不貪私慾品行正,用心盡孝爲周邦。
君王真個是明王!
文王功績自昭彰,猶如豐邑那垣牆。
四方諸侯來依附,君王主幹是棟樑。
君王真個是明王!
豐水奔流向東方,大禹功績不可忘。
四方諸侯來依附,大王樹立好榜樣。
大王真個是明王!
落成離宮鎬京旁,在西方又在東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沒人不服我周邦。
大王真個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鎬京好地方。
依靠神龜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頌揚。
武王真個是明王!
豐水邊上杞柳壯,武王任重豈不忙?留下治國好策略,庇廕子孫把福享。
武王真個是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