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怨 · 欹角枕
欹角枕,掩紅窗。
夢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
湔裙歸晚坐思量。
輕煙籠翠黛,月茫茫。
《遐方怨·欹角枕》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
此篇前兩句為寫實之筆,寫其疏慵倦怠,相思無緒的情態。
接著全寫夢境,於夢中見到伊人的情景。
而伊人之行止也是情有所思的形象。
雖衹有短短幾句的描繪,但婉轉入深,尤其是結處二句,含蓄飄渺至極,是一首絶妙之作。
此篇前二句爲實出之筆,寫其疏慵倦怠、相思無緒的情態。
白日已經消匿,孤獨寂寞的夜晚又來臨了。
詞人斜倚角枕,百無聊賴,而紅窗已掩,伊人難歸。
於是衹有睡覺,希冀在夢中與伊入相會。
「夢到江南」以後就全寫夢境了,寫於夢中見到伊人的情景。
「伊冢博山沉水香」一句是虛寫。
衹見博山爐一片靑煙繚繞,狀如愁思,伊人又在哪裏。
「浣裙歸晚坐思量」,原來伊入洗衣晚歸,正在思量。
那麽,她在思量什麽呢,此一追問,思念的當然是詞人自己了。
因此,伊人之行止也是情有所思的形象。
雖衹是幾句淡淡的描繪,但婉轉入深。
尤其是結處二句,含蓄要妙之至。
「淺黛」乃爲女子,而今這位女子被淡淡的霧氣籠罩著,彰顯朦朧之色,一如詞人對她的思念,行若江水,連綿不絶。
而「月茫茫」三字,給全詞增添千百韻味。
這種「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浦起龍《讀杜心解》)的寫法。
确實將詩人的一往深情表達得極爲深致動人。
全詞清新自然,但讀來也頗爲動人,寫法上則傾嚮於利用現買與多境的對比,來突出身處現實中的獨自痛苦的強烈。
遐方怨:詞牌名,唐教坊曲名。
此調有兩體。
此詞為單調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韻。
欹(yǐ)角枕:斜靠著枕頭。
欹,通「倚」,斜靠著。
角枕,角製或用角裝飾的枕頭。
博山:博山爐,香爐名。
以蓋上的造型似傳説的海上博山而得名。
又一説,像華山,因秦昭王與天神博於此,故名。
沈水香:即沈香,一種香料。
湔(jiān)裙:古俗元日至月底,士女酹酒洗衣於水濱,襏除不祥。
又稱湔裳,湔衫。
翠黛:即婦女的眉毛,亦可指碧綠的遠山。
斜倚著角枕,掩住紅窗,夢中我又去了江南,去了她的家中,她家中的香爐中裊裊昇起沉水香燃出了煙。
她到河邊去洗衣,回來時天色已晚,她閑坐在窗前,心事滿腹,若有所思。
淡淡的霧氣昇起來,漸漸籠罩著遠處的靑山,薄薄的月光浩浩蕩蕩。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