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餘告之曰: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脣外朗,皓齒內鮮。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豔逸,儀靜體閒。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採旄,右蔭桂旗。
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爲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衆靈雜遝,命儔嘯侶。
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
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爲衛。
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
動朱脣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
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
從明后以嬉遊兮,登層臺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羣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爲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將命適於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濟黃河以汎舟兮,經山陽之舊居。
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
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
歎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於殷墟。
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
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歎黃犬而長吟。
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
託運遇於領會兮,寄餘命於寸陰。
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
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
生中堂以遊觀兮,覽芳草之樹庭。
重妙葉於纖枝兮,揚修幹而結莖。
承靈露以潤根兮,嘉日月而敷榮。
隨回風以搖動兮,吐芬氣之穆清。
薄西夷之穢俗兮,越萬里而來征。
豈眾卉之足方兮,信希世而特生。
鷂欲取雀。
雀自言:“雀微賤,身體些小,肌肉瘠瘦,所得蓋少。
君欲相啖,實不足飽。
”鷂得雀,初不敢語。
“頃來轗軻,資糧乏旅。
三日不食,略思死鼠。
今日相得,寧復置汝!”雀得鷂言,意甚怔營:“性命至重,雀鼠貪生;君得一食,我命是傾。
皇天降鑑,賢者是聽。
”鷂得雀言,意甚怛惋。
當死斃雀,頭如果蒜。
不早首服,烈頸大喚。
行人聞之,莫不往觀。
雀得鷂言,意甚不移。
依一棗樹,藂莀多刺。
目如擘椒,跳蕭二翅。
我當死矣,略無可避。
鷂乃置雀,良久方去。
二雀相逢,似是公嫗,相將入草,共上一樹。
仍敍本末,辛苦相語。
曏者近出,爲鷂所捕。
賴我翻捷,體素便附。
説我辨語,千條萬句。
欺恐捨長,令兒大怖。
我之得免,復勝於免。
自今徙意,莫復相妒。
嘉儀氏之造思,亮茲美之獨珍。
仰酒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穆公酣而興霸,漢祖醉而蛇分。
穆生以醴而辭楚,侯贏感爵而輕身。
諒千鍾之可慕,何百觚之足云?
其味亮升,久載休名。
其味有宜城醪醴,蒼梧縹青。
或秋藏冬發,或春醞夏成。
或雲沸潮涌,或素蟻浮萍。
爾乃王孫公子,遊俠翱翔,
將承歡以接意,會陵雲之朱堂。
獻酬交錯,宴笑無方。
於是飲者並醉,縱橫喧譁。
或揚袂屢舞,或扣劍清歌;
或顰蹴辭觴,或奮爵橫飛;
或嘆驪駒既駕,或稱朝露未晞。
於斯時也,質者或文,剛者或仁。
卑者忘賤,窶者忘貧。
和睚眥之宿憾,雖怨仇其必親。
於是矯俗先生聞之而嘆曰:
“噫!夫言何容易!此乃淫荒之源,非作者之事。
若耽於觴酌,流情縱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
溯淮水而南邁兮,泛洪濤之湟波。
仰嵓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
浮飛舟之萬艘兮,建干將之銛戈。
揚雲旗之繽紛兮,聆榜人之讙嘩。
乃撞金鐘,爰伐雷鼓。
白旄衝天,黃鉞扈扈。
武將奮發,驍騎赫怒。
於是警風泛,涌波駭。
眾帆張,群棹起。
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念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親。
惟方今之疏絶,若驚風之吹塵。
夫色衰而愛絶,信古今其有之。
傷煢獨之無恃,恨胤嗣之不滋。
甘沒身而同穴,終百年之常期。
信無子而應出,自典禮之常度。
悲谷風之不答,怨昔人之忽故。
被入門之初服,出登車而就路。
遵長途而南邁,馬躊躇而回顧。
野鳥鎩而高飛,愴哀鳴而相慕。
撫騑服而展節,即臨溯之舊城。
踐麋鹿之曲蹊,聽百鳥之群鳴。
情悵恨而顧望,心鬱結其不平。
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諸弟皆從,不勝思慕,乃作賦曰:
秋風動兮(大)[天]氣凉,居常不快兮中心傷。
出北園兮徬徨,望眾墓兮成行。
柯條憯兮無色,綠草變兮萎黃。
感微霜兮零落,隨風雨兮飛揚。
日薄暮兮無悰,思不衰兮愈多。
招延佇兮良從,忽蜘躕兮忘家。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