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編百氏,病載千名。
將有濱於九死,諒無敵於餘酲。
窗間落月,枕上殘更。
意欲問而無問,夢將成而不成。
心悄悄,目瞠瞠。
愛靜中而人且語,愁曙後而雞已鳴。
才遭藺轢,適別恩情。
屈大夫之獨醒,應難共語。
阮校尉之連醉,不可同行。
氣縷支綿,神雜色沮。
前歡已誓於拋擲,往事空經乎思慮。
有馘卓擒伶之伍,我願先登。
有殛狄放杜之君,臣能執御。
聿當拔酒樹,平曲封,掊仲榼,碎堯鍾。
先刊美椽,次削真龍。
編虎鬚者寧教畔去,持蟹螯者不要相逢。
欲倚還眠,將詞又默。
深窮寂寞之境,別有淒涼之域。
黃昏細雨,迷途而不到長亭。
白晝繁花,失意而初歸故國。
背枕求穩,牽幃就黑。
秋應平子分與,渴是相如傳得。
感物逾嗟,懷人有惻。
謝月鏡共王清去,去不乏風流。
杜蘭香別張碩來,來更無消息。
冠纓不御,杯桉空陳。
徒殲燕燕之髀,浸費猩猩之脣。
牛心表異,熊掌稱珍。
翦雲夢{艸豈},採泮宮芹。
周子之菘向晚,庾郎之韭初春。
加以歐川桂蠹,潁谷榆仁。
雖馳心於萬品,且忘味於茲辰。
莫話三年,誰雲五斗。
從齊奴車騎如水,任阿寧風姿似柳。
仙莫得而媒,豔何能而有。
麟毫簾近,遮雲母不足驚心。
琥珀釧將,還玉兒未能回首。
或乃強迎賓友,力答箋書。
落魄不啻,壓伊有餘。
襜褕猶懶整,解散固慵梳。
卞七蔚專諷蝦蟆,誠堪竊笑。
莊周子化爲蝴蝶,實是憑虛。
客曰雖鯖鮓能珍,微風可折,豈比夫榴花竹葉之味。
酃水中山之碧,必能醺骨酡顏,潛銷暗釋,況前覆乃後車之警,獨行爲衆人之僻。
不然吾將受教於聖賢,敢忘乎歡伯。
賦者古詩之流也。
始草創於荀宋⑴,漸恢張於賈馬⑵。
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⑶;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
而後諧四聲⑷,祛八病⑸,信斯文之美者。
我國家恐文道浸衰,頌聲凌遲。
乃舉多士,命有司。
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
全取其名,則號之爲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
四始盡在⑹,六義無遺⑺。
是謂藝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龜⑻。
觀夫義類錯綜,詞采舒布。
文諧宮律,言中章句。
華而不豔,美而有度。
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⑼,不獨登高而能賦。
其工者,究筆精,窮旨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祕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
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
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
則《長楊》《羽獵》之徒⑽,胡爲比也;《景福》《靈光》之作⑾,未足多之。
所謂立意爲先,能文爲主。
炳如繪素,鏗若鐘鼓。
鬱郁哉溢目之黼黻⑿,洋洋乎盈耳之韶濩⒀。
信可以凌轢風騷⒁,超軼今古者也。
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
微才無忽,片善是求。
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
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⒂,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⒃,豈可棄之而不收?
鬱彼宿霧,蔽乎遠天。
霧晻靄以氣徹,天清泠而色鮮。
仰之彌高,五里始分其杳爾;積而能散,三光忽映其粲然。
昔人引之,以喻見賢。
奇姿允葉,美質相宣。
豈徒卷冥冥之淨綠,覿昭昭於上元。
始則雜氛昏,掩高朗。
霏微有色,散漫無象。
文豹去之而退藏,螣蛇遊之而來往。
將欲縱遙睇,滌煩想。
則蒼蒼大圓之色,願豁其清明;英英上德之容,亦如其瞻仰。
及夫收地表,歇天衢。
啓晨光之有耀,闢麗景而多娛。
於是碧落如邇,青冥若無。
既仰之而不及,將覯止而豈殊。
且欲蓋而彰,人與天而合契;不言而信,天與貌而相符。
則知賢爲衆夥,人不知兮蔽之孰可;天實悠久,霧不披兮睹之則不。
故將通顯於幽情,配美於高明。
空濛既同於席捲,寥廓乃喻於冰清。
惟人也,玉立斯映。
惟天也,管窺莫競。
既遐邇之無氛,自心神而可瑩。
狀煙消於冪冪,始露澄潭。
凝塵洗之濛濛,自開朗鏡。
所以彰風采之異,見光儀之盛。
異哉一言之美,萬祀攸欽。
陋決雲而觀劍,小披沙而見金。
有美人兮,青陽是仰,藻鏡斯臨。
自然比天於霄漢,卷霧於沈陰。
亦何必觀樂廣之容,始欽重器;信衛瓘之說,方獲明心者哉。
巧之小者有爲,可得而窺;巧之大者無跡,不可得而知。
蓋取之於巽,受之以隨。
動而有度,舉必合規。
故曰大巧若拙,其義在斯。
爾乃掄材于山木,審器於軌物。
將務乎心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澤之翦拂。
故爲棟者資其自天之端,爲輪者取其因地之屈。
其公也於物無情,其正也依法有程。
既遊藝而功立,亦居肆而事成。
大墟乎目擊,材無所棄;取捨資乎指顧,物莫能爭。
然後任道宏用,隨形制器。
信無爲而爲,因所利而利。
不凝滯於物,必簡易於事。
豈朝疲而暮倦,庶日省而月試。
知大巧之有成,見庶物之無棄。
然則比其義,取其類。
亦猶善從政者,物得其宜;能官人者,才適其位。
嘉其尺度有則,繩墨無撓。
工非剞劂,自得不矜之能;器靡雕鎪,誰識無心之巧。
衆謂之拙,以其因物不改;我爲之巧,以其成功不宰。
不改故物全,不宰故功倍。
遇以神也,郢人之術攸同;合乎道焉,老氏之言斯在。
噫!舟車器異,杞梓材殊。
罔枉枘以鑿,罔破圓爲觚。
必將考廣狹以分寸,審刓方以規模。
則物不能以長短隱,材不能以曲直誣。
是謂心之術也,豈慮手之傷乎?且夫大盈若衝,大明若蒙。
是以大巧,棄其末工。
則知巧在乎不違天真,非勞形於木人之內;巧在乎無枉物情,非役神於棘刺之中。
若然者,豈徒與班倕之輩騁技而校功哉。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經始明堂,年紀總章。
時締構之未輯。
痛威靈之遐邁。
天后繼作,中宗成之。
因兆人之子來,崇萬祀之丕業。
蓋天皇先天,中宗奉天。
累聖纂就,鴻勳史宣。
臣白美頌,恭惟述焉。
其辭曰:
伊皇唐之革天創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順,赫然雷發以首之。
於是橫八荒,漂九陽,掃叛換,開混茫。
景星耀而太階平,虹霓滅而日月張。
欽若太宗,繼明重光。
廓區宇以立極,綴蒼顥之頹綱。
淳風沕穆,鴻恩滂洋。
武義烜赫於有截,仁聲馺(馬沓)乎無疆。
若乃高宗紹興,佑統錫羨,神休旁臻,瑞物鹹薦。
元符剖兮地珍見,既應天以順人,遂登封而降禪。
將欲考有洛,崇明堂,惟厥功之未輯兮,乘白雲於帝鄉。
天后勤蓮輔政兮,中宗以欽明克昌。
遵先軌以繼作兮,揚列聖之耿光。
則使軒轅草圖,羲和練日。
經之營之,不彩不質。
因子來於四方,豈殫稅於萬室。
乃準水臬,攢雲樑,馨玉石於隴阪,空瑰材於瀟湘。
巧奪神鬼,高窮昊蒼。
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鏘鏘。
雖暫勞而永固兮,始聖謨於我皇。
觀夫明堂之宏壯也,則突兀瞳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氣之結空。
巃嵸頹沓,若嵬若嶪,似天閫地門之開闔。
爾乃劃岝峉以嶽立,鬱穹崇而鴻紛。
冠百王而垂勳,燭萬象而騰文。
窙惚恍以洞啓,呼嵌巖而傍分。
又比乎崑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於是結構乎黃道,岧嶤乎紫微。
絡勾陳以繚垣,闢閶闔而啓扉。
崢嶸嶒嶷,粲宇宙兮光輝;崔嵬赫奕,張天地之神威。
夫其背泓黃河,垠瀨清洛。
太行卻立,通谷前廓。
遠則標熊耳以作揭,豁龍門以開關。
點翠彩於洪荒,洞清陰乎羣山。
及乎煙雲卷舒,忽出乍沒。
岌嵩噴伊,倚日薄月。
雷霆之所鼓盪,星斗之所伾扢。
挐金龍之蟠蜿,掛天珠之硉矹。
勢拔五嶽,形張四維。
軋地軸以盤根,摩天倪而創規。
樓臺崛岉以奔附,城闕崟岑而蔽虧。
珍樹翠草,含華揚蕤。
目瑤井之熒熒,拖玉繩之離離。
(扌致)華蓋以儻漭,仰太微之參差。
擁以禁扃,橫以武庫。
獻房心以開鑿,瞻少陽而舉措。
採殷制,酌夏步。
雜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數。
壯不及奢,麗不及素。
層檐屹其霞矯,廣廈鬱以雲布。
掩日道,遏風路。
陽烏轉景而翻飛,大鵬橫霄而側度。
近則萬木森下,千宮對出。
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瓊華之室。
錦爛霞駁,星錯波沏。
颯蕭寥以颼飀,窅陰鬱以櫛密。
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律。
九室窈窕,五闈聯綿。
飛楹磊砢,走栱夤緣。
雲楣立岌以橫綺,彩桷攢欒而仰天。
皓璧晝朗,朱甍晴鮮。
赬欄各落,偃蹇霄漢。
翠楹回合,蟬聯汗漫。
沓蒼穹之絕垠,跨皇居
帝裏佳境,鹹京舊池。
遠取曲江之號,近侔靈沼之規①。
東城之瑞日初升,深涵氣象;南苑之光風才起,先動淪漪。
其地則複道東馳,高亭北立。
旁吞杏圃以香滿,前翕雲樓而影入。
嘉樹環繞,珍禽霧集。
陽和稍近,年年而春色先來;追賞偏多,處處之物華難及。
只如二月初晨,沿堤草新。
鶯囀而殘風嫋霧,魚躍而圓波盪春。
是何玉勒金策,雕軒繡輪。
合合沓沓,殷殷轔轔。
翠亙千家之幄,香凝數裏之塵。
公子王孫,不羨蘭亭之會②;蛾眉蟬鬢,遙疑洛浦之人③。
是日也,天子降鑾輿,停彩仗。
呈丸劍之雜伎,間鹹韶之妙唱。
帝澤旁流,皇風曲暢。
固知軒後,徒遊赤水之湄④;何必穆王,遠宴瑤臺之上⑤。
復若九月新晴,西風滿城。
於時嫩菊金色,深泉鏡清。
浮北闕以光定,寫南山而翠橫。
有日影雲影,有鳧聲雁聲。
懷碧海以欲垂釣,望金門而思濯纓⑥。
或策蹇以長愁,臨川自嘆;或揚鞭而半醉,繞岸閒行。
是日也,樽俎羅星,簪裾比櫛。
雲重陽之賜宴,顧多士以鹹秩。
上延良輔,如臨鳳沼之時;旁立羣公,異在龍山之日。
若夫冬則祁寒裂地,夏則晨景燒空。
恨良時之共隔,惜幽致以誰同。
孰見其冰連岸白,蓮照沙紅。
蒹葭兮葉葉凝雪,楊柳兮枝枝帶風。
豈無昆明而在乎畿內,豈無太液而在乎宮中。
一則但畜龜龍之瑞,一則猶傳戰伐之功,曷若輪蹄輻湊,貴賤雷同。
有以見西都之盛,又以見上國之雄。
願千年兮萬歲,長若此以無窮。
偉茲雪之霏霏,應元冥而不失其期。
賦象於虹藏之日,成形於冰凍之時。
委地則微,庶表三冬之候;翻空雖小,那無六出之姿。
當其寒氣初升,陰風始變。
既淅瀝於遙野,卻飄颻於廣甸。
邊城一望,龍山之淨色猶晞;上苑再瞻,鳳闕之清光未遍。
眇若毫端,輕飛可觀。
細細而千巖送令,飄飄而萬戶迎寒。
霏微墀廡之間,瑤臺月曉;彷彿草茅之上,玉樹花攢。
回拂陰軒,高翻曉律。
縈枝分盈尺之象,帶月誤如圭之質。
微交月影,天邊之孤雁應迷;稍助山明,鬆際之浮煙已失。
細糝長空,纖緣綺櫳。
淨若蘆花之覆水,輕同柳絮之因風。
是則謝氏林亭,盡在回眸之內;樑王池館,無非跬步之中。
於以明潔白之姿,於以表陰凝之漸。
雖見見而無滯,詎因污而成染。
初疑畫閣,妝奩之香粉微微;又若瓊筵,玉箸之凝酥點點。
既而纖細繽紛,呈祥是因。
掩日而難分薄霧,開簾而不辨輕塵。
影入空帷,預想映書之子;光侵遠水,潛思訪戴之人。
可謂不遠而來,自無而有。
始縈盈於階砌,終散漫於林藪。
安得不燎薰爐,命芳酒。
作小雪之賦,繼大夫之後。
天象平運,方祗廣植。
挺芳桂於月輪,橫扶桑於日域。
建木聳靈邱之上,蟠桃生巨海之側。
細葉枝連,洪柯條直。
齊天地之一指,任烏兔之棲息。
或垂陰萬畝,陰或結子千年。
何偏施之雨露?何獨厚之風煙?
愍茲珍木,離離幽獨。
飛茂實於河陽,傳芳名於金谷。
紫澗稱其殊旨,元光表其仙族。
爾生何爲?零丁若斯。
無輪桷之可用,無楝樑之可施。
進無違於斤斧,退無競於班倕。
無庭槐之生意,有巖桐之死枝。
爾其高才數仞,圍僅盈尺,修幹罕雙,枯條每隻,葉病多紫,花凋少白。
夕鳥怨其巢危,秋蟬悲其翳窄。
怯衝飈之搖落,忌炎景之臨迫。
既而地歇蒸霧,天收耀靈。
西秦明月,東井流星。
憔顇孤影,徘徊直形。
狀金莖之的的,疑石柱之亭亭。
若夫西海夸父之林,南海蚩尤之樹,莫不摩霄拂日,藏?吐霧。
別有橋邊朽柱,天上靈楂,年年歲歲,無葉無花。
榮辱兩齊,吉凶同軌。
寧守雌以外喪,不修襮而內否?亦猶縱酒高賢,佯狂君子,爲其吻合,置其憂喜。
生非我生,物謂之生;死非我死,穀神不死。
混彭殤於一觀,庶筌蹄於茲理。
相國中山公賦《秋聲》,以屬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絕,然皆得時行道之餘興,猶動光陰之嘆,況伊鬱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憤。
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
百蟲迎暮兮,萬葉吟秋。
欲辭林而蕭颯,潛命侶以啁啾。
送將歸兮臨水,非吾土兮登樓。
晚枝多露蟬之思,夕草起寒螿之愁。
至若松竹含韻,梧楸聖脫。
驚綺疏之曉吹,墜碧砌之涼月。
念塞外之徵行,顧閨中之騷屑。
夜蛩鳴兮機杼促,朔雁叫兮音書絕。
遠杵續兮何冷冷,虛窗靜兮空切切。
如吟如嘯,非竹非絲。
合自然之宮徵,動終歲之別離。
廢井苔冷,荒園露滋。
草蒼蒼兮人寂寂,樹槭槭兮蟲咿咿。
則有安石風流,巨源多可。
平六符而佐主,施九流而自我。
猶復感陰蟲之鳴軒,嘆涼葉之初墮。
異宋玉之悲傷,覺潘郎之幺麼。
嗟乎!驥伏櫪而已老,鷹在韝而有情。
聆朔風而心動,眄天籟而神驚。
力將痑兮足受紲,猶奮迅於秋聲。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