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赤
〔周〕 不详 - 不详 年
战国时期鲁国人,子夏弟子,为《春秋谷梁传》作者。
其说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至西汉时才写成《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亦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体裁与《公羊传》相近,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持论比《公羊传》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字元始,春秋时期鲁国人,传《春秋》十五卷,居鲁国为一时名流。
◇文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正即位,正也。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葬曰会,其志重天子之礼也。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薨称公,举上也。
葬我君,接上下也。
僖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
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
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如京师。
卫人伐晋。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髡。
日髡之卒,所以谨商臣之弑也。
夷狄不言正、不正。
公孙敖如齐。
◇文公二年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
秦师败绩。
丁丑,作僖公主。
作,为也。
为僖公主也。
立主,丧主于虞,吉主于练。
作僖公主,讥其后也。
作主、坏庙有时日,于练焉坏庙。
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不言公,处父伉也,为公讳也。
何以知其与公盟?以其日也。
何以不言公之如晋?所耻也。
出不书,反不致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谷,盟于垂敛。
内大夫可以会外诸侯。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历时而言不雨,文不忧雨也。
不忧雨者,无志乎民也。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大事者何?大是事也,着祫、尝。
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
跻,升也,先亲而后祖也,逆祀也。
逆祀,则是无昭穆也。
无昭穆,则是无祖也。
无祖,则无天也。
故曰:文无天。
无天者,是无天而行也。
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此《春秋》之义也。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
◇文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
沈溃。
夏,五月,王子虎卒。
叔服也,此不卒者也,何以卒之?以其来会葬,我卒之也。
或曰,以其尝执重以守也。
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
雨螽于宋。
外灾不志,此何以志也?曰,灾甚也。
其甚奈何?茅茨尽矣。
着于上,见于下,谓之雨。
冬,公如晋。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
此伐楚,其言救江何也?江远楚近,伐楚所以救江也。
◇文公四年
四年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
其曰妇姜,为其礼成乎齐也。
其逆者谁也?亲逆而称妇,或者公与?何其速妇之也?曰公也。
其不言公何也?非成礼于齐也。
曰妇,有姑之辞也。
其不言氏何也?贬之也。
何为贬之也?夫人与有贬也。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宁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文公五年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
含,一事也。
◇宣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
公子遂如齐逆女。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
其曰妇,缘姑言之之辞也。
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夏,季孙行父如齐。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放犹屏也。
称国以放,放无罪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子遂如齐。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内不言取。
言取,授之也,以是为赂齐也。
秋,邾子来朝。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遂,继事也。
晋赵盾帅师救陈。
善救陈也。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列数诸侯而会晋赵盾,大赵盾之事也。
其曰师何也?以其大之也。
于棐林,地而从伐郑,疑辞也。
此其地何?则着其美也。
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晋人、宋人伐郑。
伐郑,所以救宋也。
◇宣公二年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
宋师败绩。
获宋华元。
获者,不与之辞也。
言尽其众以救其将也。
以三军敌华元,华元虽获,不病矣。
秦师伐晋。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穿弑也,盾不弑,而曰盾弑何也?以罪盾也。
其以罪盾何也?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也。
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
赵穿弑公而后反赵盾,史狐书贼,曰:「赵盾弑公。」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史狐曰:「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故书之。」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
曰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宣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
之口,缓辞也。
伤自牛作也。
改卜牛。
牛死,乃不郊。
事之变也。
乃者,亡乎人之辞也。
犹三望。
葬匡王。
楚之伐陆浑戎。
夏,楚人侵郑。
秋,赤狄侵齐。
宋师围曹。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葬郑穆公。
◇宣公四年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
莒人不肯。
及者,内为志焉尔。
平者,成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
公伐莒,取向。
伐犹可。
取向,甚矣!莒人辞不受治也。
伐莒,义兵也。
取向,非也,乘义而为利也。
秦伯稻卒。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
公至自齐。
冬,楚子伐郑。
◇宣公五年
五年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诸侯之嫁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
来者,接内也。
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妇之称也。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及者,及吾子叔姬也。
为使
◇闵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也者,受国焉尔。
齐人救邢。
善救邢也。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庄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洛姑。
盟纳季子也。
季子来归。
其曰季子,贵之也。
其曰来归,喜之也。
冬,齐仲孙来。
其曰齐仲孙,外之也。
其不目而曰仲孙,疏之也。
其言齐,以累桓也。
◇闵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吉禘者,不吉者也。
丧事未毕而举吉祭,故非之也。
秋,八月辛丑,公薨。
不地,故也。
其不书葬,不以讨母葬子也。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孙之为言犹孙也。
讳奔也。
公子庆父出奔莒。
其曰出,绝之也。
庆父不复见矣。
冬,齐高子来盟。
其曰来,喜之也。
其曰高子,贵之也。
盟立僖公也。
不言使何也?不以齐侯使高子也。
十有二月,狄入卫。
郑弃其师。
恶其长也。
兼不反其众,则是弃其师也。
◇僖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
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
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齐侯之意也。
是齐侯与?齐侯也。
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曹无师,曹师者曹伯也。
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齐侯,不可言曹伯也。
其不言齐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扬,不言齐侯也。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
迁者,犹得其国家以往者也。
其地,邢复见也。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
是向之师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齐侯之功也。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
夫人薨不地,地,故也。
齐人以归。
不言以丧归,非以丧归也。
加丧焉,讳以夫人归也,其以归薨之也。
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
不日,疑战也。
疑战而曰败,胜内也。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
莒无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获之目之也。
内不言获,此其言获何也?恶公子之紿。
紿者奈何?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
公子友以杀之。
然则何以恶乎紿也?曰弃师之道也。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其不言姜,以其杀二子,贬之也。
或曰为齐桓讳杀同姓也。
◇僖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楚丘者何?卫邑也。
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
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
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
其言城之者,专辞也。
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
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
故曰仁不胜道。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虞师、晋师灭夏阳。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
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
◇庄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继弑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即位也。
三月,夫人孙于齐。
孙之为言,犹孙也。
讳奔也。
接练时,录母之变,始人之也。
不言氏姓,贬之也。
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
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
不若于言者,人绝之也。
臣子大受命。
夏,单伯逆王姬。
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
命大夫,故不名也。
其不言如何也?其义不可受于京师也。
其义不可受于京师何也?曰:躬君弑于齐,使之主婚姻,与齐为礼,其义固不可受也。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筑,礼也。
于外,非礼也。
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
于庙则已尊,于寝则已卑,为之筑节矣。
筑之外,变之正也。
筑之外,变之为正何也?仇雠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
其不言齐侯之来逆何也:不使齐侯得与吾为礼也。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诸侯日卒,正也。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礼有受命,无来锡命。
锡命非正也。
生服之,死行之,礼也。
生不服,死追锡之,不正甚矣!王姬归于齐。
为之中者归之也。
齐师迁纪、郱、鄑、郚。
纪,国也;郱、鄑、郚,国也。
或曰:迁纪于郱、鄑、郚。
◇庄公二年
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馀丘。
国而曰伐。
于馀丘,邾之邑也,其曰伐,何也?公子贵矣,师重矣,而敌人之邑,公子病矣。
病公子,所以讥乎公也。
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
秋,七月,齐王姬卒。
为之主者卒之也。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
妇人不言会,言会非正也。
飨,甚矣!乙酉,宋公冯卒。
◇庄公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溺者何也?公子溺也。
其不称公子何也?恶其会仇雠而伐同姓,故贬而名之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月葬,故也。
五月,葬桓王。
《传》曰:改葬也。
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
或曰郤尸以求诸侯。
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何必焉?举天下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
志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日近不失崩。
不志崩,失天下也。
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
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
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也。
酅,纪之邑也。
入于齐者,以酅事齐也。
入者,内弗受也。
冬,公次于郎。
次止也,有畏也。
欲救纪而不能也。
◇庄公四年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飨,甚矣!飨齐侯,所以病齐侯也。
三月,纪伯姬卒。
外夫人
  • 1
  • 2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