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
〔晋〕 233 - 297 年
陈寿,字承祚。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
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
中平五年,拜司马。
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
有功,坚表治行都尉。
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
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冀策,依就袁术。
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时太傅马日碑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
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
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
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
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
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
贡南就山贼严自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
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
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建安七年,权表治为(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
毗陵为奉邑,置长吏。
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
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
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
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
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
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
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
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
所遣数百人,每岁时贡献御,权答报过厚。
是时丹杨深地,颇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扶山越。
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
在故鄣岁余,还吴。
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子才,素为校尉领兵,既嗣父爵,迁偏将军。
才弟纪,权以策女妻之,亦以校尉领兵。
纪弟纬、万岁,皆早夭。
才子琬,袭爵为将,至镇西将军。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也,本姓施氏。
初治未有子,然年十三,乃启策乞以为嗣。
策命丹杨郡以羊酒召然,然到吴,策优以礼贺。
然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
至权统事,以然为馀姚长,时年十九。
后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五县。
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授兵二千人。
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曹公出濡须,然备大坞及三关屯,拜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封西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
汉司徒禹之后也。
汉末人蜀,末见知待。
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
”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
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
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
所在清严有治绩,人为尚书。
先主薨于永安。
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
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
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
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
”乃遣芝修好于权。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
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
”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
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
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
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
”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权与亮书曰:“丁友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及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杨武将军。
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
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
延熙六年,就迁为车骑将军,后假节。
十一年,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串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十四年卒。
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
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性刚简。
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
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子良,袭爵,景耀中为尚书左选郎。
晋朝广汉大守。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也。
高祖父司空浩。
曾父广陵太守纲,皆有名有迹。
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
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
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
冀性持法严,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
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侯不受。
是岁,立登为太子。
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
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
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
太傅张温言于权曰:“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隽德。
”于是乃用表等为中庶子。
后又以庶子礼拘,复令整巾侍坐。
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
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权迁都建业。
征上大将军陆逊辅登镇武昌,领宫府留事。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
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后弟虑卒,权为之降损,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即时召见。
见权悲泣,因谏曰:“虑寝疾不起,此乃命也。
方今朔土未一,四海喁喁,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太官殽馔,过于礼制,臣窃忧惶。
”权纳其言,为之加膳。
住十余日,欲遣西还,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权遂留焉。
嘉禾三年,权征新城,使登居守,总知留事。
时年谷不丰,颇有盗贼,乃表定科令,所以防御,甚得止奸之要。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
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登将拜太子。
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
”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臣以无状,婴抱笃疾,自省微劣,惧卒陨毙。
臣不自惜,念当委离供养,埋胔后土,长不复奉望宫省,朝觐日月,生无益于国,死贻陛下重慽,以此为哽结耳,世闻死生有命,长短自天,周晋、颜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愚陋,年过其寿,生为国嗣,没享荣祚,于臣已多,亦何悲恨哉!
方今大事未定,逋寇未讨,万国喁喁,系命陛下,危者望安,乱者仰治。
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羞珍膳,广开神明之虑,以定无穷之业。
则率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吏,守剡长。
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
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齐闻大怒,便立斩众。
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
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用尽平。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时王朗奔东冶,侯官长商升为朗起兵。
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
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
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
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
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雅称无上将军,强称会稽太守。
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
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
遂至疑隙,阻兵相图。
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侯官既平。
而建安、汉兴、南平复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八年也。
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
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
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大潭同出馀汗。
军讨汉兴,经馀汗。
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松阳长丁蕃留备余汗。
蕃本与齐邻城,耻见部伍,辞不肯留。
齐乃斩蕃,于是军中震栗。
无不用命。
遂分兵留备,进讨明等,连大破之。
临陈斩明,其免、当、进、御皆降。
转击盖竹,军向大潭,三将又降。
凡讨治斩首六千级,名帅尽擒。
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拜为平东校尉。
十年,转讨上饶,分以为建平县。
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
时武强、叶乡、东阳、丰浦四乡先降,齐表言以叶乡为始新县。
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
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
军住经日,将吏患之。
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戈拓斩山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县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
贼夜闻鼓声四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
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凡斩首七千。
齐复表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
并黟、歙凡六县。
权遂割为新都郡,齐为太守,立府于始新,加偏将军。
十六年,吴郡余杭民郎稚合宗起贼,复数千人,齐出讨之。
即复破稚,表言分余杭为临水县。
被命诣所在,及当还郡,权出
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
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
姊全公主常谮太子和子母,心自不安。
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
赤乌十三年,和废,权遂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
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为皇后。
冬,权寝疾,征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并受诏辅太子。
明年四月,权薨,太子即尊号。
大赦,改元。
是岁,于魏嘉平四年也。
闰月,以恪为帝太傅,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诸文武在位皆近爵班赏,冗官加等。
冬十月,太傅恪率军遏巢湖,城东兴。
使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
十二月朔丙申,大风雷电,魏使将军诸葛诞、胡遵等步骑七万围东兴。
将军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
甲寅,恪以大兵赴敌。
戊午,兵及东兴,交战,大破魏军,杀将军韩综、桓嘉等。
是月,雷雨,天灾武昌端门。
改作端门,又灾内殿。
二年春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大赦。
庚午,王昶等皆退。
二月,军还自东兴,大行封赏。
三月,恪率军伐魏。
夏四月,围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
秋八月,恪引军还。
冬十月,大飨。
武卫将军孙峻伏兵杀恪于殿堂。
大赦,以峻为丞相,封富春侯。
十一月,有大鸟五见于春申,(明年改)元。
五凤元年夏,大水。
秋,吴侯英谋杀峻,觉,英自杀。
冬十一月,星茀于斗牛。
二年春正月,魏镇东大将军毋丘俭、前将军文钦以淮南之众西入,战于乐嘉。
闰月壬辰,峻及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率兵袭寿春,军及东兴,闻钦等败。
壬寅,兵进于橐皋,钦诣峻降,淮南余众数万口来奔。
魏诸葛诞入寿春,峻引军还。
二月,及魏将军曹珍遇于高亭,交战,珍败绩。
留赞为诞别将蒋班所败于菰陂,赞及将军孙楞、蒋修等皆遇害。
三月,使镇南将军朱异袭安丰,不克。
秋七月,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谋杀峻,发觉,仪自杀,恂等伏辜。
阳羡离里山大石自立。
使卫尉冯朝城广陵,拜将军吴穰为广陵太守,留略为东海太守。
是岁大旱。
十二月,作太庙,以冯朝为监军使者,督徐州诸军事。
民饥,军士怨畔。
太平元年春二月朔,建业火。
峻用征北大将军文钦计,将征魏。
八月,先遣钦及骠骑吕据、车骑刘纂、镇南朱异、前将军唐咨军自江都入淮、泗。
九月丁亥,峻卒,以从弟偏将军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召还据等。
闻綝代峻,大怒。
己丑,大司马吕岱卒。
壬辰,太白犯南斗,据、钦、咨等表荐卫将军膝胤为丞相,綝不听。
癸卯,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
据引兵还,欲讨綝.綝遣使以诏书告喻钦、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