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
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
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
锋正则四面势全。
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
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
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侧不得平其笔。
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策须仰策而收。
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啄须卧笔而疾罨。
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元,贵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
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
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彡”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爻”须上磔衄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
巧在平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抽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菁葩,芟薙芜秽,庶近乎翰墨。
脱专执自贤,阙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