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
〔周〕 不详 - 公元前1105 年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1]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乃立夏官司马,使师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
小司马,中大夫二人。
军司马,下大夫四人。
舆司马,上士八人。
大司马,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有二人、徒三晨有二十人。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
司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马质,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八人。
量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四人、徒八人。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贾二人、徒八人。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人。
环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十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射鸟氏,下士一人、退人。
罗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诸子,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虎贲氏,下大夫二十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旅贲氏,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节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方相氏,狂夫四人。
大仆,下大夫二人。
小臣,上士四人。
祭仆,中士六人。
御仆,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隶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弁师,下士二人、工四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弓矢,下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粤无鏄,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
粤之无鏄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
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橘窬淮而北为枳,瞿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
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
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这工:筑、冶、凫、、段、桃;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设色之工:画、缋、锺、筐、荒;刮摩之工:玉、ω、雕、矢、磬;搏埴之工:陶、瓬。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
车有六等之数:车轸四尺,谓之一等;戈柲六尺有六寸,即建而迤,崇于轸四尺,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于戈四尺,谓之三等;殳长寻有四尺,崇于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崇于殳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於戟四尺,谓之六等。
车谓之六等之数;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
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
无以为戚速也。
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
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轸与
焉,四尺也。
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三材既具,巧者和之。
毂也者,以为利转也。
辐也者,以为直指也。
牙也者,以为固抱也。
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
望而眡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
进而眡之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刑官之属:
大司寇,卿一人。
小司寇,中大夫二人。
士师,下大夫四人。
乡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主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县士,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讶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
司刑,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剌,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约,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盟,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职金,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厉,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犬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六人。
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掌囚,下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司隶,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罪隶,百有二十人。
蛮隶,百有二十人。
闽隶,百有二十人。
夷隶,百有二十人。
貉隶,百有二十人。
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禁杀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野庐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蜡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烜氏,下士六人、徒十有二人。
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修闾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冥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穴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翨氏,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柞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
薙蔟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剪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赤犮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蝈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壶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衔枚氏,下士二人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礼官之属:
大宗伯,卿一人。
小宗伯,中大夫二人。
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郁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
鸡人,下士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司尊彝,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几筵,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天府,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典瑞,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典命,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司服,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守祧,奄入人,女姚每庙二人、奚四人。
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十有六人。
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
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
冢人,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墓大夫,下大夫一人、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职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大司乐,中大夫二人。
乐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大师,下大夫二人。
小师:上士四人。
瞽蒙,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
眡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磬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鏄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韎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人。
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籥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籥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一人、徒二十人。
典庸器,
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治官之属:
大宰,卿一人。
小宰,中大夫二人。
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疱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渔人,中士四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鳖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医,中士二人。
疾医,中士八人。
疡医,下士八人。
兽医,下士四人。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浆人,奄五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笾人,奄一人、女笾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
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
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
  • 1
  • 2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