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释名
亦名海石、水花
气味
咸、平、无毒
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咳嗽不止
用浮石研细,煎水服,或和蜜做成丸子吞服
消渴
用浮石、青黛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细
每服一钱,温水送下
又方:浮石、蛤粉、蝉蜕,等分为末,加鲫鱼胆七个
每次调服三钱
血淋砂淋,小便涩痛
用浮石粉二钱,生甘草煎汤调服
疝气(阴茎缩小,阴囊肿大)
用木通、茯苓、麦门冬共煎为汤,每次送服浮石粉二钱
又方:浮石、香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汁送下
耳底有脓
用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三分,共研细,吹入耳底
底前,须揩净耳底的脓汁
下疳
用浮石(火煅、醋淬,反复数次)二两、金银花一两,共研细,每服二钱半,水煎服
病在唇边者,饭后服药;病在阴部者,饭前服药
患病已一年者,服药半年可愈
背疮
用浮石半两、没药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醋、糊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如梧子大
每服六、七丸,临卧时服,冷酒送下
各种恶疮
治法同上
附方
浮石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药
现在市面上卖的有两种:一种即浮石,为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一种叫石花,乃石珊瑚类的骨骼
两种的药效相同
《本草纲目》所描述者是前一种
释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
咸、微温、无毒
主治
丹毒肿痒
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
用阳起石煅后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粉把药合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直至病愈为止
阳萎阴汗
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释名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耳聋
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
另了耳不病,只放铁沙
病耳渐愈
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
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
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浸入两斗水中,放在露地上
每天取此水煮粥吃
过一年,体质转强
阳萎
用兹石五斤,研细,淡酒浸半月
每服三合,白天服三次,临睡前服一次
两眼昏障(眼前现空花,视物成两体)
用兹石(火煅、醋淬七次)二两、丹砂一两、生神曲三两,共研为末
另用神曲末一两煮成糊,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此方名“慈朱丸”
子宫不收
用兹石经酒浸、火煅、研细后,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晚临睡前,服四十丸,滑石汤送下
次早,服兹石散二钱,米汤送下
慈石散配方是:慈石(酒浸过)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共研为末即成
脱肛
用慈石(火煅、醋淬七次)半两,研细
每服一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刀伤后出血不止
用慈石粉敷上,能止痛止血
各种肿毒
用兹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铅丹八两、香油一斤,熬成药膏,摊厚纸上贴患处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
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风热赤眼,虚肿涩痛
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
点眼,一天点三、五次
牙齿腐烂
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
刮下,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哮喘,睡卧不得
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
宜常服用
伤寒无汗
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
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抽筋)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十次)研细,水飞后晒干
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汤调下
连进三服,如脚胫上出现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证
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救
小肠疝气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
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吐血、血、流鼻血
用代赭石一两,火煅、醋淬多次,研细
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妇女血崩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研细
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眼睛红肿,不能开视
用代赭石二分、石膏一分,研细,清水调匀,敷两眼角和太阳穴
各种疮疖
用代赭石、铅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冲入一碗好酒,等澄清后,取酒服
沉渣敷患处,干了就换
百合病发(按:指伤寒病已愈而复发,是一种险症)
用百合七个(劈破),冷水浸一夜;另取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冷水二盅,合煎成一盅
把百合汁加入,再煎成一盅,温服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3.02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