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
〔周〕 前1152 - 前1056 年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爲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等國;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爲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爲其所演。除此之外,創周禮,被後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爲“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於畢原。西周王陵(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寶雞岐山縣鳳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尊姬昌爲文王。 690年,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爲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爲始祖文皇帝。
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利有攸往,中正有慶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益動而巽,日進無疆
天施地生,其益無方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作結繩而爲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日中爲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

斷木爲杵,掘地爲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

弦木爲弧,剡木爲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口
翼翼翔翔,彼鳳凰兮
銜書來遊,以命昌兮
瞻天案圖,殷將亡兮
蒼蒼之天,始有萌兮
五神連精,合謀房兮
興我之業,望來翔兮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3.47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