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通使敦煌,獻珠,可復求市,而得不,則對曰,(對)若陛下化洽中國,德流沙漠,則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爲貴也
齊景公時,雨雪三日,公被狐裘,坐於堂上,謂晏嬰曰:“雨雪三日,天樂寒,何也?”嬰對曰:“古之賢君,飽知人飢,溫知人寒
”
晉武帝問侍中裴楷曰:“朕應天順民,與海內更始,天下風聲,何得何失?”楷曰:“陛下受命,四海承風,所以未以比德於堯舜者,爲賈充等諸人在朝
方今宜引天下賢人,與之弘治道,不宜示以私
”
宋武孝帝時,帝弟竟陵王誕反
事平後,帝廟告
輿駕出宣陽門,敕令從者文武士庶,並皆叫稱“萬歲”
時侍中蔡興宗陪輦,不叫,帝顧謂興宗曰:“卿何獨不叫?”興宗正色答曰:“陛下今日正應涕泣行誅,豈得軍中皆稱萬歲
”
蜀劉備既破劉璋,置酒大會,謂龐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
”統對曰:“師人之國,而以爲觀歡,非仁者之兵也
”
橫心不逆,持事多味,言不見尤,動則貽悔,無辨榮辱,莫知進退,去矣斯人,虛慚雅對
殷紂爲長夜之飲,失日,不知甲子
使人問於箕子
箕子謂其徒曰:“爲天下主,而一國皆失日,天下危矣
一國失之而我獨知之,我其危矣
”遂辭以醉
漢高帝欲廢太子,而立趙王如意
大臣固爭,莫能得
太傅叔孫通諫曰:“昔晉獻公以麗姬故,廢太子,立奚齊,晉國亂者數十年,爲天下笑
秦以不早定扶蘇,胡亥詐立,自使滅祀,此陛下所親見
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陛下必欲廢嫡立少,臣願先伏其誅
”帝曰:“罷矣,吾特戲耳
”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震動,奈何得以天下戲
”
漢文帝時,丞相申屠嘉入朝,見鄧通居帝傍,有怠慢禮,嘉進曰:“陛下愛幸羣臣,則富貴之
至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
”帝曰:“君勿言,吾私之
”
漢武帝使太中大夫吾丘壽王等,舉籍阿城以南,盩厔以東,宜春以西,提封頃畝及其價直,欲以爲上林苑,屬之南山
又詔中尉左右內史,表屬縣草田,欲以償酃杜之民
壽王奏其事,上悅稱善
時東方朔在傍,進曰:“臣聞謙遜靖懿,天表之應,應之以福
驕溢靡麗,天表之應,應之以異
今陛下累曾臺恐其不高,戈獵之處恐其不廣
如天爲變,則三輔之地儘可以爲菀,何必盩厔酃杜之乎
奢侈越制,天爲之變
上林雖小,臣猶以大也
”
漢元帝王皇后無寵,太子頗失帝意
帝欲立定
陶王,數王稱其才藝、音樂,侍中史丹進曰:“凡所謂才敏而好學,溫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若乃器人於絲竹鼓擊之間,是則陳惠李微高於匡衡,可相國乎?”
漢元帝,以京房言災異,屢中,每親近之
房嘗因宴語問元帝曰:“幽厲之居,何以危?所任何人也?”帝曰:“君不明而任巧佞
”房曰:“知其巧佞而任之耶,將以爲賢耶?”帝曰:“賢之
”房曰:“今何驗知其賢?”帝曰:“以時亂而君危知
”房之(曰):“齊桓公秦二世,嘗聞此二君而非笑之矣,然則任豎刁及趙高,政治日亂,何不以幽厲卜之,而不覺寤乎?”帝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來耳
臨亂之君,各賢其臣,令皆覺寤,安得危亡?”房因免冠謝曰:“春秋記二百卌以來,災異並出,人民飢疫,盜賊不禁,視今爲治耶?爲亂耶?所任者誰與?”帝知房意在石顯,曰:“幸其逾於彼
又以爲不在此人
”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後之視今,然由今之視前也
”
齊桓公視管仲疾,因問孰可爲代?管仲曰:“知臣莫若君
”公曰:“易牙何如?”對曰:“殺其子以適君,此非人情,不可任以臨國
”(前代君臣語錄屏風書,第六,默然
)
魏文帝好射雉
侍中辛佐冶嘗從
帝曰:“樂哉!”佐冶曰:“於陛下甚樂,於羣下甚苦
”帝默然
魏文帝問侍臣曰:“獵之爲樂,何如八音?”侍中劉曄曰:“獵之爲樂何如,時勝於樂
”侍中鮑勳亢辭曰:“夫樂,上通神明,下和人理
隆治致化,萬邦感人
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豈如猶暴華蓋於原野,傷生育之至理,櫛風沐雨,不時隙哉?昔魯侯觀魚,春秋譏之
雖陛下以爲務,愚不願也
今劉曄佞諛不忠,阿順陛下過戲之言
昔樑丘據取美於專臺,曄之謂也
請有司議罪,以清皇朝
”帝怒,作色,出勳爲左中郎將
魏明帝喪未娸女,追諡平原懿公主,帝欲親送葬,少府楊阜諫曰:“文皇帝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備不虞也
何至孩抱赤子,可自臨哉?”帝不聽
識劣難持,情偏易惑
溺此耽愛,忘彼剛克
欲爲性斧,恩乃義賊
居上不思,何,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惰,阻法度之威,以盡督於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於上,上下交爭,以相篡弒,皆由此也
夫戎則不然,上合淳德以遇其下,下惟忠信以事其上
一國之政,由如一身,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
齊景公飲酒,樂,謂晏嬰曰:“請子去禮
”嬰對曰:“今齊國小童皆勝嬰與君也
所以不敢亂者,畏禮也
故君無禮不可以使下,臣無禮不可以事上
”公乃正席
齊景公遊牛山,北臨國城,流涕曰:“美哉國!如何去此而死乎?”晏嬰笑,公顧曰:“寡人悲而子笑,何也?”嬰對曰:“若使賢者常守此國,公何以得立耶?政應被蓑笠在乎畎畝之中,何暇哀死乎?”
宋昭公出亡,欲去,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每舉事,無不曰吾君聖者;吾被服立朝,無不曰吾君麗者
內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也
”
楚靈王登章華之臺,以作樂,顧謂伍舉曰:“美夫,樂哉!”舉對曰:“臣聞國君服寵以爲美,安民以爲樂
不聞以土木崇高雕鏤以爲美,金石瓠竹之音以爲樂
且先君莊王,爲臺高不過望國之氣,大不過容俎豆,民不廢時,宮不易朝,是以能除亂克敵
今君爲此臺也,國民罷焉,財用盡焉,百官煩焉,以此爲美,楚其殆矣!”
漢文帝嘗至霸陵,使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