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吴公台下别经秋,破虏城边暂驻留
一笑有情堪解梦,数年无故不同游
云牵楚思横鱼艇,柳送乡心入酒楼
且酌松醪依旧醉,谁能相见向春愁
贵提金印出咸秦,潇洒江城两度春
一派水清疑见胆,数重山翠欲留人
望崇早合归黄阁,诗好何妨恋白蘋
自是受恩心未足,却垂双翅羡吴均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物态时情难重陈,夫君此去莫伤春
男儿只要有知己,才子何堪更问津
万转江山通蜀国,两行珠翠见褒人
海棠花谢东风老,应念京都共苦辛
试将生计问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
翅弱未知三岛路,舌顽虚掉五侯门
啸烟白狖沈高木,捣月清砧触旅魂
家在碧江归不得,十年鱼艇长苔痕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5.32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