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闲欹别枕千般梦,醉送征帆万里心
薜荔衣裳木兰楫,异时烟雨好追寻
雪晴天外见诸峰,幽轧行轮有去踪
内史宅边今独恨,步兵厨畔旧相容
十年别鬓疑朝镜,千里归心著晚钟
若不他时更青眼,未知谁肯荐临邛
少年容易舍樵渔,曾辱明公荐子虚
汉殿夜寒时不食,宋都风急命何疏
云埋野艇吟归去,草没山田赋遂初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江边旧业半雕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二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归即有情
别路算来成底事,旧游言著似前生
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
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4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