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唐〕 768 - 824 年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放朝還不報,半路蹋泥歸
雨慣曾無節,雷頻自失威
見牆生菌徧,憂麥作蛾飛
歲晚偏蕭索,誰當救晉饑
來朝當路日,承詔改轅時
再領須句國,仍遷少昊司
暖風抽宿麥,清雨卷歸旗
賴寄新珠玉,長吟慰我思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無雙
威令加徐土,儒風被魯邦
清爲公論重,寬得士心降
歲晏偏相憶,長謠坐北窗
文武功成後,居爲百辟師
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擺落遺高論,雕鐫出小詩
自然無不可,范蠡爾其誰
盡瘁年將久,公今始暫閑
事隨憂共減,詩與酒俱還
放意機衡外,收身矢石間
秋臺風日迥,正好看前山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1.64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