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遠
〔元〕 1247 - 1326 年
仇遠,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餘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鬱中游山河以終。 仇遠生性雅澹,喜歡遊歷名山大川,每每寄情於詩句之中。宋末即以詩名與當時文學家白珽並稱於兩浙,人稱“仇白”。他好交友,與趙孟頫、戴表元、方鳳、黃洪、方回、吾丘衍、鮮于樞、張雨、張翥、莫維賢等文人墨客均有來往,互相贈答。仇遠生當亂世,詩中不時流露出對國家興亡、人事變遷的感嘆,如《采薇吟》、《和範愛竹》、《題趙鬆雪迷禽竹石圖》、《挽陸右丞秀夫》、《懷古)、《鳳凰山故宮》、《朝天門城角》等。仇遠在南宋已有詩名,而詞風大致與北宋詞人周邦彥和南宋詞人姜夔相近。 仇遠著有《金淵集》六卷,皆官溧陽時所作,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另有《興觀集》、《山村遺集》,是清項夢昶所編,殘缺不全。據詩人方回在仇遠四十一歲時說:“予友武林仇仁近,早工爲詩,晚乃漸以不求工,有稿二千篇有餘。”看來仇遠作品至今散失甚多。詞集《無絃琴譜》,多是寫景詠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筆記小說,文字簡潔,其中有些故事,筆調流暢,趣味橫生。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對仇遠的書法也有專門的論述。說仇遠的楷書學歐陽詢,行、草也善。傳世的作品有《七言詩卷》。
今日我重九,無錢對菊花
昨夜雨鳴渠,既雨晴亦佳
出郭望西郊,山林迹未賒
顧憂斯人饑,僵仆亂如麻
淵明胡不歸,吾居已及瓜
豈無一尊酒,誰敢負年華
聊爲山水行,玩奇石路斜
門生與兒子,邀我至田家
留連向暮歸,爛醉是生涯
鄰舍送我菊,惜無盆盎栽
分種東籬下,倚窗日裴回
初看蓓蕾青,黄蘂參差開
霜後苦無花,老眼生塵埃
得此少自慰,可以薦一盃
更用數日晴,南枝須有梅
绮帷高揭
风动流苏结
兴在夜凉多处,兰烬短、半明灭
醉彻
香未绝
紫箫声乍歇
声入碧云堆里,还起舞、桂花月
独立软红尘表,远吞翠雾,平挹纹澜
草长西垣,生怕隔断双鬟
树梢明、夕阳未冷,菱叶静、新雨初乾
倚阑干
一声鹅管,人影高寒
休寻王孙桂隐,白云鸡犬,曾识刘安
羽扇纶巾,不知门外有人闲
袖素手、懒招黄鹄,写碧笺、空寄青鸾
且盘桓
听风听雨,山北山南
野树昏鸦归尽,素烟如练,低罩平芜
断壁飞楼,红翠似有还无
女墙矮、月笼粉雉,娃馆静、尘暗金铺
问清都
广寒仙子,别後何如
愁予
十年梦境,浅歌短酒,总是欢娱
寂寞秦郎,不堪离镜照鸾孤
记曲径、共携素手,向闲窗、频捻吟须
怕西湖
少年游伴,说著当初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2.92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