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遠
〔元〕 1247 - 1326 年
仇遠,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餘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鬱中游山河以終。 仇遠生性雅澹,喜歡遊歷名山大川,每每寄情於詩句之中。宋末即以詩名與當時文學家白珽並稱於兩浙,人稱“仇白”。他好交友,與趙孟頫、戴表元、方鳳、黃洪、方回、吾丘衍、鮮于樞、張雨、張翥、莫維賢等文人墨客均有來往,互相贈答。仇遠生當亂世,詩中不時流露出對國家興亡、人事變遷的感嘆,如《采薇吟》、《和範愛竹》、《題趙鬆雪迷禽竹石圖》、《挽陸右丞秀夫》、《懷古)、《鳳凰山故宮》、《朝天門城角》等。仇遠在南宋已有詩名,而詞風大致與北宋詞人周邦彥和南宋詞人姜夔相近。 仇遠著有《金淵集》六卷,皆官溧陽時所作,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另有《興觀集》、《山村遺集》,是清項夢昶所編,殘缺不全。據詩人方回在仇遠四十一歲時說:“予友武林仇仁近,早工爲詩,晚乃漸以不求工,有稿二千篇有餘。”看來仇遠作品至今散失甚多。詞集《無絃琴譜》,多是寫景詠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筆記小說,文字簡潔,其中有些故事,筆調流暢,趣味橫生。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對仇遠的書法也有專門的論述。說仇遠的楷書學歐陽詢,行、草也善。傳世的作品有《七言詩卷》。
昔寓南國居,日與蕘牧處
今營西郭居,官梅映窗戶
硯山如可博,尺度先畫堵
此計當勇决,結構須快睹
伐藤斷長蛇,卧石凜伏虎
山厨富笋蕨,客至當脩脯
野芳散紅紫,粲粲五雜組
放懷山水窟,脫迹名利罟
平泉綠野堂,盛事追往古
願學樵夫拜,相從丈人僂
應笑趨炎人,奴顔八風舞
赤脚踏層冰,素蟾浴清水
可憐偷桃兒,竟以寒餓死
木瓢掛空壁,蠹冊堆破几
有子如矮奴,踉蹌入城市
臨鏡忽自哂,公然白紛如
稚女眼最明,爲我剪白鬚
髟髟如素絲,不堪紉破襦
參差茁秋草,蔓衍不可除
明知我已老,既白難再烏
無肉令人癯,眼昏妨讀書
顔駟燭之武,吾非斯人徒
淳祐六十翁,生遇時節好
朝遊漁樵社,晚入詩酒保
不爲名利縛,剛被花月惱
時發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强歌無餘懽,聞者笑絕倒
齒髪漸凋疎,形容頓枯槁
平生千金軀,豈不自愛寶
幸然本根在,收斂尚及早
何必大藥資,尪羸多壽考
也無政事堂,也無沙門島
客至當飲酒,醉此金粟堆
秋風何時到,叢樹參差開
馨香逆人鼻,蓓蕾藏聖胎
攀枝折其榮,落穗浮酒杯
後夜有佳月,弄影須徘徊
紅袖歌未終,畫角毋庸催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3.23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