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庆
〔南北朝〕 403 - 444 年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京尹时期(15-29岁)。
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
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
因在卞太后合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
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
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
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
须臾,遂卒。
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
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
”王乃止。
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
颜氏耻之。
以其门贵,终不敢离。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
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
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
所以卒无所建。
王平子始下,丞相语大将军:“不可复使羌人东行。
”平子面似羌。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
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
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
既入,苦相存救。
既释,周大说,饮酒。
及出,诸王故在门。
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
”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
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
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
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
幽冥中负此人!”
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
温未答。
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
”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
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
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王大将军于众坐中曰:“诸周由来未有作三公者。
”有人答曰:“唯周侯邑五马领头而不克。
”大将军曰:“我与周,洛下相遇,一面顿尽。
值世纷纭,遂至于此!”因为流涕。
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
每爵皆发诏。
庾公欲起周子南,子南执辞愈固。
庾每诣周,庾从南门入,周从后门出。
庾尝一往奄至,周不及去,相对终日。
庾从周索食,周出蔬食,庾亦强饭,极欢;并语世故,约相推引,同佐世之任。
既仕,至将军二千石,而不称意。
中宵慨然曰:“大丈夫乃为庾元规所卖!”一叹,遂发背而卒。
阮思旷奉大法,敬信甚至。
大儿年未弱冠,忽被笃疾。
儿既是偏所爱重,为之祈请三宝,昼夜不懈。
谓至诚有感者,必当蒙祐。
而儿遂不济。
于是结恨释氏,宿命都除。
桓宣武对简文帝,不甚得语。
废海西后,宜自申叙,乃豫撰数百语,陈废
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
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
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
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
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
”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
俄而见诛。
孝武甚亲敬王国宝、王雅。
雅荐王珣于帝,帝欲见之。
尝夜与国宝、雅相对,帝微有酒色,令唤珣。
垂至,已闻卒传声,国宝自知才出珣下,恐倾夺要宠,因曰:“王珣当今名流,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也。
”帝然其言,心以为忠,遂不见珣。
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
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
”殷从之。
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所论。
”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
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乾饭。
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吴时事,问:“孙皓烧锯截一贺头,是谁?”司空未得言,元皇自忆曰:“是贺劭。
”司空流涕曰:“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元皇愧惭,三日不出。
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
”令烹之。
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
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
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
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
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
自过江,便失志。
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
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
”尝行从棺邸下度,流涕悲哀。
王丞相闻之曰:“此是有情痴。

谢虎子尝上屋熏鼠。
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
戏笑之。
时道此非复一过。
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亦言我共作此。
”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
太傅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可谓德教。
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
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

虞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
”虞家富春,近海,谓帝望其意气,对曰:“天时尚暖,(上制下鱼)鱼虾(鱼羌)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
”帝抚掌大笑。
王大丧后,朝论或云“国宝应作荆州”。
国宝主簿夜函白事,云:“荆州事已行。
”国宝大喜,而夜开合,唤纲纪话势,虽不及作荆州,而意色甚恬。
晓遣参问,都无此事。
即唤主簿数之曰:“卿何以误人事邪?”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
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
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
石先送市,亦不相知。
潘后至,石谓潘曰:“安仁,卿亦复尔邪?”潘曰:“可谓‘白首同所归’。
”潘金谷集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乃成其谶。
刘玙兄弟少时为王恺所憎,尝召二人宿,欲默除之。
令作阬,阬毕,垂加害矣。
石崇素与玙、琨善,闻就恺宿,知当有变,便夜往诣恺,问二刘所在?恺卒迫不得讳,答云:“在后斋中眠。
”石便径入,自牵出,同车而去。
语曰:“少年,何以轻就人宿?”
王大将军执司马愍王,夜遣世将载王于车而杀之,当时不尽知也。
虽愍王家,亦未之皆悉,而无忌兄弟皆稚。
王胡之与无忌,长甚相昵,胡之尝共游,无忌入告母,请为馔。
母流涕曰:“王敦昔肆酷汝父,假手世将。
吾所以积年不告汝者,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盖以避祸耳!”无忌惊号,抽刃而出,胡之去已远。
应镇南作荆州,王修载、谯王子无忌同至新亭与别,坐上宾甚多,不悟二人俱到。
有一客道:“谯王丞致祸,非大将军意,正是平南所为耳。
”无忌因夺直兵参军刀,便欲斫。
修载走投水,舸上人接取,得免。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
右军代为郡,屡言出吊,连日不果。
后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
于是彼此嫌隙大构。
后蓝田临扬州,右军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参军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为时贤所笑。
蓝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
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王东亭与孝伯语,后渐异。
孝伯谓东亭曰:“卿便不可复测!”答曰:“王陵廷争,陈平从默,但问克终云何耳。

王孝伯死,县其首于大桁。
司马太傅命驾出至标所,孰视首,曰:“卿何故趣,欲杀我邪?”
桓玄将篡,桓修欲因玄在修母许袭之。
庾夫人云:“汝等近,过我余年,我养之,不忍见行此事。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
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
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
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筭计。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
女归,戎色不说。
女遽还钱,乃释然。
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
此人得饷,便命驾。
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

王丞相俭节,帐下甘果,盈溢不散。
涉春烂败,都督白之,公令舍去。
曰:“慎不可令大郎知。

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
陶公雅相赏重。
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
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
”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
郗公大聚敛,有钱数千万。
嘉宾意甚不同,常朝旦问讯。
郗家法:子弟不坐。
因倚语移时,遂及财货事。
郗公曰:“汝正当欲得吾钱耳!”乃开库一日,令任意用。
郗公始正谓损数百万许。
嘉宾遂一日乞与亲友,周旋略尽。
郗公闻之,惊怪不能已已。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