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洽,酒泉人,黄须美丈夫也。
盛时携琴剑来长官,谒当道,气度豪爽。
工乐府诗篇,宫女梨园,皆写于声律。
玄宗亦知名,尝叹美之。
所出入皆王侯贵主之宅,从游与宴,虽骏马苍头如其己有。
观服玩之光,令人归欲烧物,怜才乃能如是也。
后遭天宝乱离,飘蓬江表。
至大历间,年已七十余,龙钟衰老,谈及开元繁盛,流涕无从。
往来两京,故侯馆谷空,咸阳一布衣耳。
于时文士愿与论交。
李端逢之,赠诗云:"声名常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又云:"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后卒杜陵山中。
文章不得见矣。
朝阳,金陵人。
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及第。
不待调官,言归省觐。
自状元以下,一时名士大夫及诗人李嘉佑、李端、韩翃、钱起等,大会赋诗攀饯。
以一布衣,才名如此,人皆羡之。
朝阳工诗,在大历诸才子,法度稍弱,字韵清越不减也。
有集传世。
叔向,字遗直,扶风平陵人也。
有卓绝之行,登第于大历初,远振嘉名,为文物冠冕。
诗法谨严,又非常格。
一流才子,多仰飙尘。
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
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
卒,赠工部尚书。
五子:常、牟、群、庠、巩,俱能诗,咄咄有跨灶之誉,当时羡之。
《艺文志》载《叔向集》七卷,今存诗甚寡,盖零落之矣。
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
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调郑县尉。
同辈行稍进达,益久不升,郁郁去游燕、赵间,幽州节度刘济辟为从事,未几,又佐邠宁幕府。
风流有词藻,与宗人贺相埒,每一篇就,乐工赂求之,被于雅乐,供奉天子。
如《征人》、《早行》篇,天下皆施绘画。
二十三受策秩,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
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高适、岑参之流也。
宪宗雅闻其名,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
自负其才,凌轹士众,有不能堪,谏官因暴其诗"不上望京楼"等句,以涉怨望,诏降职。
俄复旧,除侍御史,迁礼部尚书致仕。
太和初卒。
益少有僻疾,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
有同姓名者,为太子庶子,皆在朝,人恐莫辨,谓君虞为"文章李益",庶子为"门户李益"云。
有集,今传。
端,赵州人,嘉佑之侄也。
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
大历五年李搏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以清羸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
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朴,心甚厌之。
买田园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
初元宦情,怀箕、颍之志。
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
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
"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
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江东张芬友善唱酬。
初来长安,诗名大振。
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
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皇楼。
"主甚喜,一座赏叹。
钱起曰:"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
"端立献一章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踢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
"作者惊伏。
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
集三卷,今传于世。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