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
有《披沙诗集》﹐已佚。
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职。
此书成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诗人传记二百七十八篇,传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计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氏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传·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记载诗人登进士第年等,十分可贵;“传后附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四库全书总目》)。
辛氏虽为众多的唐代诗人立传,而其主旨却似乎在因人而品诗,重点在标其诗格,而不在考叙行迹,所以其中叙述诗人生平部分,杂采文集、笔记、小说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鉴辨,史实的疏误甚多。
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诗文,或采择前人旧评,或在前人旧评基础上有所增饰,或自出新意,品评诗歌,则颇具启发性。
所以,“此书的主要价值与其说在提供诗人传记史料方面,倒不如说是在唐诗的品评方面。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但它毕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故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昱,荆南人。
美风度,能谈。
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
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
爱湖湘山水,来客。
时李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
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
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
昱闻之,以诗谢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
"自谓李大夫恩私至深,无任感激。
初事颜平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
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
历虔州刺史。
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史。
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
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
上曰:"比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
帝举其诗,对曰:"戎昱也。
"上曰:"尝记其《咏史》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因笑曰:"魏绛何其懦也,此人如在,可与武陵桃花源足称其清咏。
"士林荣之。
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
然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喧传翰苑,固不诬矣。
有集今传。
维,字正文,越州人。
初,隐居桐庐,慕子陵之高风。
至德二年,江淮选补使侍郎崔涣下,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
严中丞节度河南,辟佐幕府。
迁余姚令。
仕终右补阙。
维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
以儒素从升斗之禄,聊代耕耳。
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
一时名辈,孰匪金兰。
诗集一卷,今传。
之奇,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洪源下及第,与耿湋同时。
尝为安西幕府书记。
与李司马端有金兰之好。
工古调,足幽闲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艺圃,不泛然矣。
诗集传于世。
涣,广德二年杨栖梧榜进士。
本不平者,往来剽盗,善用白弩,巴賨商人苦之,称曰"白跖"。
后自知非,折节从学,遂成名。
累迁侍御史。
湖南崔中丞瓘辟为从事。
瓘遇害,继走交、广,扇动哥舒晃跋扈,如蛟龙见血,本质彰矣。
居无何,伏诛。
初尝为《变律诗》十九首,上广州节度李勉,其文章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故加待之。
或曰:"此子羽冀嬖臣,侵败王略,今尚其文,可欤?"勉曰:"汉策载蒯通说辞,皇史录祖君檄草,此大容细者。
善恶必书,《春秋》至训;明言不废,孔子格谈。
涣其庶乎,岂但存雕虫小技,亦以深惩贼子也。
"时以为名言。
杜甫有与赠答之诗,今悉传。
中孚,楚州人。
居鄱阳最久。
初为道士,山阿寂寥,后还俗。
李端赠诗云:"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卢纶送诗云:"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
"来长安,谒宰相,有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
无几何,第进士,授万年尉,除校书郎。
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
贞元初卒。
初,拜官后,以亲垂白在堂,归养至孝,终丧复仕。
中孚神骨清虚,吟咏高雅,若神仙中人也。
集一卷,今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