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
〔清〕 1744 - 1794 年
清江苏江都人,字容甫。
幼孤贫,赖母授读。
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
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
以母老不赴朝考。
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
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
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
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
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
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因缘幸出世,水草属前身。
饱食无多欲,微躯易困人。
空檐喧夜市,古壁动凝尘。
消息凉风早,浮生太苦辛。
《哀盐船文》者,江都汪中之所作也。
中早学六义,又好深湛之思,故指事类情,申其雅志。
采遗制于《大招》,激哀音于变征,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矣。
或疑中方学古之道,其言必期于有用,若此文将何用邪?答曰:“中目击异灾,迫于其所不忍,而饰之以文藻。
当人心肃然震动之时,为之发其哀矜痛苦,而不忘天之降罚,且闵死者之无辜。
而吁嗟噫歆,散其冤抑之气,使人无逢其灾害。
是小雅之旨也,君子故有取焉。
”若夫污为故楮,识李华之精思;传之都下,写左思之赋本。
文章遇合之事,又末而无足数也。
仁和杭世骏序。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
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绢其口。
列檣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郭。
一夕并命,郁为枯腊,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于时玄冥告成,万物休息,穷阴涸凝,寒威凛栗,黑曽拔来,阳光西匿。
群饱方嬉,歌号宴食。
死气交缠,视面惟墨。
夜漏始下,惊飙勃发,万窍怒号,地脉荡决,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
摩木自生,星星如血。
炎光一灼,百舫尽赤。
青烟跋啖⑩,嫖若沃雪。
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燕。
始连楫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没。
跳綁火中,明见毛发。
痛譽田田,狂呼气竭。
转侧张皇,生涂未绝。
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咲。
洎埃雾之重开囱,遂声销而形灭。
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
发冤气之煮蒿,合游氛而障日。
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
衣絹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
死丧之威,从井有仁。
旋入雷渊,并为波臣。
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瀨,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
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阱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
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出寒流以決辰,目腸腸而犹视。
知天属之来抚,愁流血以盈眦。
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
若其焚剥支离,漫滤莫别,圜者如圈,破者如玦。
积埃填窍,擢指失节,嗟狸首之残形囲,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杯,辨焚余之白骨。
呜呼,哀哉!
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
妻孥环之,气绝寝床。
以死卫上,用登明堂。
离而不惩气祀为国殮。
兹也无名,又非其命。
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
日堕天昏,凄凄鬼语。
守哭述遭气心期冥遇。
惟血嗣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争。
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而无主励。
悲夫!丛冢有坎,泰厉有祀。
强饮强食,冯其气类。
尚群游之
野岸纵横路,山楼断续更。
夜寒江月堕,梦醒草虫鸣。
水宿疲来往,愁心问死生。
客途衣未授,珍重倚门情。
去年江水涨,田舍尽漂没。
民生各相弃,城市半空闭。
食草不留根,掘山类成穴。
露宿迫穷冬,北风冻肤裂。
严寒搏饥火,冰炭内潜结。
盛暑万窍开,雾湿上蒸热。
淫雨包积阴,骄阳固不泄。
是时沴气作,摩空互倾轧。
或香如爨饭,或腥如喋血。
所入至微密,所触即危隉。
累累行国中,人鬼倏存没。
平生金玉身,一病等蠓蠛。
自非遘天灾,生命未应绝。
始知泉下人,百年多枉折。
展转逮深秋,余厉犹未歇。
野哭反无声,不死亦残茶。
哀哉此土民,际兹厄运烈。
世世递生成,一旦忽灰灭。
焉知造物心,反正有肃杀。
高歌续《天问》,叹息达明发。
身世飘零我自嗟,十年三见汝移家。
苍苔行处冰犹滑,社燕归时日未斜。
秋雨尚沾邻院叶,春风欲动过门车。
最怜月出停琴夜,相对寒梅一树花。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