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黛玉到瀟湘館門口,紫鵑說了一句話,更動了心,一時吐出血來,幾乎暈倒。
虧了還同着秋紋,兩個人挽扶着黛玉到屋裏來。
那時秋紋去後,紫鵑雪雁守着,見他漸漸甦醒過來,問紫鵑道:“你們守着哭什麼?”紫鵑見他說話明白,倒放了心了,因說:“姑娘剛纔打老太太那邊回來,身上覺着不大好,唬的我們沒了主意,所以哭了。
”黛玉笑道:“我那裏就能夠死呢。
”這一句話沒完,又喘成一處。
原來黛玉因今日聽得寶玉寶釵的事情,這本是他數年的心病,一時急怒,所以迷惑了本性。
及至回來吐了這一口血,心中卻漸漸的明白過來,把頭裏的事一字也不記得了。
這會子見紫鵑哭,方模糊想起傻大姐的話來,此時反不傷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債。
這裏紫鵑雪雁只得守着,想要告訴人去,怕又像上次招得鳳姐兒說他們失驚打怪的。
那知秋紋回去,神情慌遽。
正值賈母睡起中覺來,看見這般光景,便問怎麼了。
秋紋嚇的連忙把剛纔的事回了一遍。
賈母大驚說:“這還了得!”連忙着人叫了王夫人鳳姐過來,告訴了他婆媳兩個。
鳳姐道:“我都囑咐到了,這是什麼人走了風呢。
這不更是一件難事了嗎。
賈母道:“且別管那些,先瞧瞧去是怎麼樣了。
”說着便起身帶着王夫人鳳姐等過來看視。
見黛玉顏色如雪,並無一點血色,神氣昏沉,氣息微細。
半日又咳嗽了一陣,丫頭遞了痰盒,吐出都是痰中帶血的。
大家都慌了。
只見黛玉微微睜眼,看見賈母在他旁邊,便喘吁吁的說道:“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賈母一聞此言,十分難受,便道:“好孩子,你養着罷,不怕的。
”黛玉微微一笑,把眼又閉上了。
外面丫頭進來回鳳姐道:“大夫來了。
”於是大家略避。
王大夫同着賈璉進來,診了脈,說道:“尚不妨事。
這是鬱氣傷肝,肝不藏血,所以神氣不定。
如今要用斂陰止血的藥,方可望好。
”王大夫說完,同着賈璉出去開方取藥去了。
賈母看黛玉神氣不好,便出來告訴鳳姐等道:“我看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他,只怕難好。
你們也該替他預備預備,衝一衝。
或者好了,豈不是大家省心。
就是怎麼樣,也不至臨時忙亂。
咱們家裏這兩天正有事呢。
”鳳姐兒答應了。
賈母又問了紫鵑一回,到底不知是那個說的。
賈母心裏只是納悶,因說:“孩子們從小兒在一處兒頑,好些是有的。
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該要分別些,纔是做女孩兒的本分,我才心裏疼他。
若是他心裏有別的想頭,成了什麼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
你們說了,我倒有些不放心。
”因回到房中,又叫襲人來問。
襲人仍將前日回王夫人的話並方纔黛玉的光景述了一遍
虧了還同着秋紋,兩個人挽扶着黛玉到屋裏來。
那時秋紋去後,紫鵑雪雁守着,見他漸漸甦醒過來,問紫鵑道:“你們守着哭什麼?”紫鵑見他說話明白,倒放了心了,因說:“姑娘剛纔打老太太那邊回來,身上覺着不大好,唬的我們沒了主意,所以哭了。
”黛玉笑道:“我那裏就能夠死呢。
”這一句話沒完,又喘成一處。
原來黛玉因今日聽得寶玉寶釵的事情,這本是他數年的心病,一時急怒,所以迷惑了本性。
及至回來吐了這一口血,心中卻漸漸的明白過來,把頭裏的事一字也不記得了。
這會子見紫鵑哭,方模糊想起傻大姐的話來,此時反不傷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債。
這裏紫鵑雪雁只得守着,想要告訴人去,怕又像上次招得鳳姐兒說他們失驚打怪的。
那知秋紋回去,神情慌遽。
正值賈母睡起中覺來,看見這般光景,便問怎麼了。
秋紋嚇的連忙把剛纔的事回了一遍。
賈母大驚說:“這還了得!”連忙着人叫了王夫人鳳姐過來,告訴了他婆媳兩個。
鳳姐道:“我都囑咐到了,這是什麼人走了風呢。
這不更是一件難事了嗎。
賈母道:“且別管那些,先瞧瞧去是怎麼樣了。
”說着便起身帶着王夫人鳳姐等過來看視。
見黛玉顏色如雪,並無一點血色,神氣昏沉,氣息微細。
半日又咳嗽了一陣,丫頭遞了痰盒,吐出都是痰中帶血的。
大家都慌了。
只見黛玉微微睜眼,看見賈母在他旁邊,便喘吁吁的說道:“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賈母一聞此言,十分難受,便道:“好孩子,你養着罷,不怕的。
”黛玉微微一笑,把眼又閉上了。
外面丫頭進來回鳳姐道:“大夫來了。
”於是大家略避。
王大夫同着賈璉進來,診了脈,說道:“尚不妨事。
這是鬱氣傷肝,肝不藏血,所以神氣不定。
如今要用斂陰止血的藥,方可望好。
”王大夫說完,同着賈璉出去開方取藥去了。
賈母看黛玉神氣不好,便出來告訴鳳姐等道:“我看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他,只怕難好。
你們也該替他預備預備,衝一衝。
或者好了,豈不是大家省心。
就是怎麼樣,也不至臨時忙亂。
咱們家裏這兩天正有事呢。
”鳳姐兒答應了。
賈母又問了紫鵑一回,到底不知是那個說的。
賈母心裏只是納悶,因說:“孩子們從小兒在一處兒頑,好些是有的。
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該要分別些,纔是做女孩兒的本分,我才心裏疼他。
若是他心裏有別的想頭,成了什麼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
你們說了,我倒有些不放心。
”因回到房中,又叫襲人來問。
襲人仍將前日回王夫人的話並方纔黛玉的光景述了一遍
【其一】
普韻連天風月和,大千沙界一音聞,妙契非聲能幾箇。
【其二】
君不見,日面金仙如月面。
見非是見見無能,霜天月映瑠璃殿。
【其三】
絶學無爲閑道人,不曾禮拜不看經。
不動遍周塵剎海,卓爾孤身混白雲。
【其四】
不除妄想不求眞,大開寶藏施珠珍。
窮士未諳門外立,黄金窟裏作貧人。
【其五】
無明實性卽佛性,心浄還同佛土浄。
水鳥樹林聲色中,殊無毫髮來爭競。
【其六】
幻化空身卽法身,且無分別與緣情。
靑靑翠竹無非相,鬰鬰黄花搭地靈。
【其七】
法身覺了無一物,入滅降生非出沒。
觀身實相亦如然,究竟何曾離兜率。
【其八】
本元自性天眞佛,一體無邊含萬物。
迷時只道有西天,悟來當甚乾蘿蔔。
【其九】
五陰浮雲空去來,自是凡夫眼不開。
爛煮堅冰充午膳,熟煎雪塊作油䭔。
【其十】
三毒水泡虛出沒,將無作有埋深窟。
洛浦曾將喻色身,誰人解語依靈物。
【其十一】
證實相,無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
魔軍盡總證菩提,大地須彌一芥納。
【其十二】
剎那滅却阿鼻業,閻羅共我休分別。
洋銅鐵汁卽醍醐,火輪便是禪心月。
【其十三】
若將妄語誑眾生,永劫不來世上行。
無縫塔中非相貌,劈頭坐却老盧能。
【其十四】
自招拔舌塵沙劫,沙界彌綸唯我舌。
未曾停歇説眞經,惟願含靈皆廓徹。
【其十五】
頓覺了,如來禪,豈獨東方與竺乾。
充塞虛空無空缺,一毛孔裏現三千。
【其十六】
六度萬行體中圓,從斯更不少油鹽。
一條山杖挑心月,逢人只好哭蒼天。
【其十七】
夢裏明明有六趣,驢胎馬腹甚滋味。
負鞍銜鐵償他錢,何以今生早歇去。
【其十八】
覺後空空無大千,今年不離舊時天。
春夏秋冬花木節,皆標實相耀心源。
【其十九】
無罪福,無損益,不消更念波羅蜜。
念來年久却成魔,返謗修行無聖力。
【其二十】
寂滅性中莫問覓,恰似他鄕迷路客。
東西南北總無知,祇箇無知大奇特。
【其二十一】
比來塵鏡未曾磨,多口雪峰大老婆。
漏泄天機光覿面,癡猿猶自漉清波。
【其二十二】
今日分明須剖析,天臨日照融光碧。
擔板玄沙不許名,從古至今無影跡。
【其二十三】
誰無念,誰無生,過現未來心不停。
一念不生無我所,卽是彌陀親老兄。
【其二十四】
若實無生無不生,將無生更覓無生。
太似揚聲欲止
普韻連天風月和,大千沙界一音聞,妙契非聲能幾箇。
【其二】
君不見,日面金仙如月面。
見非是見見無能,霜天月映瑠璃殿。
【其三】
絶學無爲閑道人,不曾禮拜不看經。
不動遍周塵剎海,卓爾孤身混白雲。
【其四】
不除妄想不求眞,大開寶藏施珠珍。
窮士未諳門外立,黄金窟裏作貧人。
【其五】
無明實性卽佛性,心浄還同佛土浄。
水鳥樹林聲色中,殊無毫髮來爭競。
【其六】
幻化空身卽法身,且無分別與緣情。
靑靑翠竹無非相,鬰鬰黄花搭地靈。
【其七】
法身覺了無一物,入滅降生非出沒。
觀身實相亦如然,究竟何曾離兜率。
【其八】
本元自性天眞佛,一體無邊含萬物。
迷時只道有西天,悟來當甚乾蘿蔔。
【其九】
五陰浮雲空去來,自是凡夫眼不開。
爛煮堅冰充午膳,熟煎雪塊作油䭔。
【其十】
三毒水泡虛出沒,將無作有埋深窟。
洛浦曾將喻色身,誰人解語依靈物。
【其十一】
證實相,無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
魔軍盡總證菩提,大地須彌一芥納。
【其十二】
剎那滅却阿鼻業,閻羅共我休分別。
洋銅鐵汁卽醍醐,火輪便是禪心月。
【其十三】
若將妄語誑眾生,永劫不來世上行。
無縫塔中非相貌,劈頭坐却老盧能。
【其十四】
自招拔舌塵沙劫,沙界彌綸唯我舌。
未曾停歇説眞經,惟願含靈皆廓徹。
【其十五】
頓覺了,如來禪,豈獨東方與竺乾。
充塞虛空無空缺,一毛孔裏現三千。
【其十六】
六度萬行體中圓,從斯更不少油鹽。
一條山杖挑心月,逢人只好哭蒼天。
【其十七】
夢裏明明有六趣,驢胎馬腹甚滋味。
負鞍銜鐵償他錢,何以今生早歇去。
【其十八】
覺後空空無大千,今年不離舊時天。
春夏秋冬花木節,皆標實相耀心源。
【其十九】
無罪福,無損益,不消更念波羅蜜。
念來年久却成魔,返謗修行無聖力。
【其二十】
寂滅性中莫問覓,恰似他鄕迷路客。
東西南北總無知,祇箇無知大奇特。
【其二十一】
比來塵鏡未曾磨,多口雪峰大老婆。
漏泄天機光覿面,癡猿猶自漉清波。
【其二十二】
今日分明須剖析,天臨日照融光碧。
擔板玄沙不許名,從古至今無影跡。
【其二十三】
誰無念,誰無生,過現未來心不停。
一念不生無我所,卽是彌陀親老兄。
【其二十四】
若實無生無不生,將無生更覓無生。
太似揚聲欲止
詩曰:
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臺。
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爲禳災卻惹災。
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
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胎。
話說當時住持真人對洪太尉說道:“太尉不知,此殿中當初是祖老天師洞玄真人傳下法符,囑付道:‘此殿內鎮鎖着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裏面。
上立石碑,鑿着龍章鳳篆天符,鎮住在此。
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
’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他日必爲後患。
”洪太尉聽罷,渾身冷汗,捉顫不住;急急收拾行李,引了從人,下山回京。
真人並道衆送官已罷,自回宮內修整殿宇,豎立石碑,不在話下。
再說洪太尉在路上分付從人,教把走妖魔一節,休說與外人知道,恐天子知而見責。
於路無話,星夜回至京師。
進得汴梁城,聞人所說:天師在東京禁院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災病,瘟疫盡消,軍民安泰。
天師辭朝,乘鶴駕雲,自回龍虎山去了。
洪太尉次日早朝,見了天子,奏說:“天師乘鶴駕雲,先到京師。
臣等驛站而來,纔得到此。
”仁宗准奏,賞賜洪信,復還舊職,亦不在話下。
後來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駕,無有太子,傳位濮安懿王允讓之子,太祖皇帝的孫,立帝號曰英宗。
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天子。
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皇帝登基。
那時天下盡皆太平,四方無事。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
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
後來發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
只在東京城裏城外幫閒。
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裏告了一紙文狀。
府尹把高俅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
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閒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
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閒人,招納四方幹隔澇漢子。
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後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
那高俅在臨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鄉要回東京。
這柳世權卻和東京城裏金樑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士是親戚,寫了一封書札,收拾些人事盤纏,齎發高俅回東京,投奔董將士家過活。
當時高俅辭了柳大郎,背上包裹,離了臨淮州,迤邐回到東京,竟來金樑下董生藥
千古幽扃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臺。
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爲禳災卻惹災。
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
高俅奸佞雖堪恨,洪信從今釀禍胎。
話說當時住持真人對洪太尉說道:“太尉不知,此殿中當初是祖老天師洞玄真人傳下法符,囑付道:‘此殿內鎮鎖着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裏面。
上立石碑,鑿着龍章鳳篆天符,鎮住在此。
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
’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他日必爲後患。
”洪太尉聽罷,渾身冷汗,捉顫不住;急急收拾行李,引了從人,下山回京。
真人並道衆送官已罷,自回宮內修整殿宇,豎立石碑,不在話下。
再說洪太尉在路上分付從人,教把走妖魔一節,休說與外人知道,恐天子知而見責。
於路無話,星夜回至京師。
進得汴梁城,聞人所說:天師在東京禁院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災病,瘟疫盡消,軍民安泰。
天師辭朝,乘鶴駕雲,自回龍虎山去了。
洪太尉次日早朝,見了天子,奏說:“天師乘鶴駕雲,先到京師。
臣等驛站而來,纔得到此。
”仁宗准奏,賞賜洪信,復還舊職,亦不在話下。
後來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駕,無有太子,傳位濮安懿王允讓之子,太祖皇帝的孫,立帝號曰英宗。
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天子。
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皇帝登基。
那時天下盡皆太平,四方無事。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
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
後來發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
只在東京城裏城外幫閒。
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裏告了一紙文狀。
府尹把高俅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
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閒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
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閒人,招納四方幹隔澇漢子。
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後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
那高俅在臨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鄉要回東京。
這柳世權卻和東京城裏金樑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士是親戚,寫了一封書札,收拾些人事盤纏,齎發高俅回東京,投奔董將士家過活。
當時高俅辭了柳大郎,背上包裹,離了臨淮州,迤邐回到東京,竟來金樑下董生藥
詩曰:
躲難逃災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
只因法網重重布,且向空門好好修。
打坐參禪求解脫,粗茶淡飯度春秋。
他年證果塵緣滿,好向彌陀國裏遊。
話說當下魯提轄扭過身來看時,拖扯的不是別人,卻是渭州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那老兒直拖魯達到僻靜處,說道:“恩人,你好大膽!見今明明地張掛榜文,出一千貫賞錢捉你,你緣何卻去看榜?若不是老漢遇見時,卻不被做公的拿了。
榜上見寫着你年甲貌相貫址。
”魯達道:“灑家不瞞你說,因爲你上,就那日回到狀元橋下,正迎着鄭屠那廝,被灑家三拳打死了。
因此上在逃,一到處撞了四五十日,不想來到這裏。
你緣何不回東京去,也來到這裏?”金老道:“恩人在上,自從得恩人救了,老漢尋得一輛車子,本欲要回東京去,又怕這廝趕來,亦無恩人在彼搭救,因此不上東京去。
隨路望北來,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裏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裏。
虧殺了他,就與老漢女兒做媒,結交此間一個大財主趙員外,養做外宅,衣食豐足,皆出於恩人。
我女兒常常對他孤老說提轄大恩。
那人員外也愛刺槍使棒,常說道:‘怎地得恩人相會一面也好。
’想念如何能勾得見。
且請恩人到家,過幾日卻再商議。
”
魯提轄便和金老行不得半里,到門首,只見老兒揭起簾子,叫道:“我兒,大恩人在此。
”那女孩兒濃妝豔裹,從裏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插燭也似拜了六拜,說道:“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勾有今日!”魯達看那女子時,另是一般丰韻,比前不同。
但見:
金釵斜插,掩映烏雲;翠袖巧裁,輕籠瑞雪。
櫻桃口淺暈微紅,春筍手半舒嫩玉。
纖腰嫋娜,綠羅裙微露金蓮;素體輕盈,紅戲繡襖偏宜玉體。
臉堆三月嬌花,眉掃初春嫩柳。
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鬆楚岫雲。
那女子拜罷,便請魯提轄道:“恩人上樓去請坐。
”魯達道:“不須生受,灑家便要去。
”金老便道:“恩人既到這裏,如何肯放教你便去。
”老兒接了杆棒包裹,請到樓上坐定。
老兒分付道:“我兒陪待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來。
”魯達道:“不消多事,隨分便好。
”老兒道:“提轄恩念,殺身難報。
量些粗食薄味,何足掛齒。
”女子留住魯達在樓上坐地,金老下來,叫了家中新討的小廝,分付那個丫嬛一面燒着火,老兒和這小廝上街來,買了些鮮魚、嫩雞、釀鵝、肥鮓、時新果子之類歸來。
一面開酒,收拾菜蔬,都早擺了,搬上樓來,
春臺上放下三個盞子,三雙箸,鋪下菜蔬果子下飯等物。
丫嬛將銀酒壺蕩上酒來,子父二人輪番把盞。
金老倒地便拜。
魯提轄道:“老人家
躲難逃災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
只因法網重重布,且向空門好好修。
打坐參禪求解脫,粗茶淡飯度春秋。
他年證果塵緣滿,好向彌陀國裏遊。
話說當下魯提轄扭過身來看時,拖扯的不是別人,卻是渭州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那老兒直拖魯達到僻靜處,說道:“恩人,你好大膽!見今明明地張掛榜文,出一千貫賞錢捉你,你緣何卻去看榜?若不是老漢遇見時,卻不被做公的拿了。
榜上見寫着你年甲貌相貫址。
”魯達道:“灑家不瞞你說,因爲你上,就那日回到狀元橋下,正迎着鄭屠那廝,被灑家三拳打死了。
因此上在逃,一到處撞了四五十日,不想來到這裏。
你緣何不回東京去,也來到這裏?”金老道:“恩人在上,自從得恩人救了,老漢尋得一輛車子,本欲要回東京去,又怕這廝趕來,亦無恩人在彼搭救,因此不上東京去。
隨路望北來,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裏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裏。
虧殺了他,就與老漢女兒做媒,結交此間一個大財主趙員外,養做外宅,衣食豐足,皆出於恩人。
我女兒常常對他孤老說提轄大恩。
那人員外也愛刺槍使棒,常說道:‘怎地得恩人相會一面也好。
’想念如何能勾得見。
且請恩人到家,過幾日卻再商議。
”
魯提轄便和金老行不得半里,到門首,只見老兒揭起簾子,叫道:“我兒,大恩人在此。
”那女孩兒濃妝豔裹,從裏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插燭也似拜了六拜,說道:“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勾有今日!”魯達看那女子時,另是一般丰韻,比前不同。
但見:
金釵斜插,掩映烏雲;翠袖巧裁,輕籠瑞雪。
櫻桃口淺暈微紅,春筍手半舒嫩玉。
纖腰嫋娜,綠羅裙微露金蓮;素體輕盈,紅戲繡襖偏宜玉體。
臉堆三月嬌花,眉掃初春嫩柳。
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鬆楚岫雲。
那女子拜罷,便請魯提轄道:“恩人上樓去請坐。
”魯達道:“不須生受,灑家便要去。
”金老便道:“恩人既到這裏,如何肯放教你便去。
”老兒接了杆棒包裹,請到樓上坐定。
老兒分付道:“我兒陪待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來。
”魯達道:“不消多事,隨分便好。
”老兒道:“提轄恩念,殺身難報。
量些粗食薄味,何足掛齒。
”女子留住魯達在樓上坐地,金老下來,叫了家中新討的小廝,分付那個丫嬛一面燒着火,老兒和這小廝上街來,買了些鮮魚、嫩雞、釀鵝、肥鮓、時新果子之類歸來。
一面開酒,收拾菜蔬,都早擺了,搬上樓來,
春臺上放下三個盞子,三雙箸,鋪下菜蔬果子下飯等物。
丫嬛將銀酒壺蕩上酒來,子父二人輪番把盞。
金老倒地便拜。
魯提轄道:“老人家
詩曰:
酒色端能誤國邦,由來美色陷忠良。
紂因妲己宗祧失,吳爲西施社稷亡。
自愛青春行處樂,豈知紅粉笑中槍。
武松已殺貪淫婦,莫向東風怨彼蒼。
話說當日武都頭回轉身來看見那人,撲翻身便拜。
那人原來不是別人,正是武松的嫡親哥哥武大郎。
武松拜罷,說道:“一年有餘不見哥哥,如何卻在這裏?”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許多時,如何不寄封書來與我?我又怨你,又想你。
”武松道:“哥哥如何是怨我、想我?”武大道:“我怨你時,當初你在清河縣裏,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淨辦,常教我受苦,這個便是怨你處。
想你時,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清河縣人不怯氣,都來相欺負,沒人做主。
你在家時,誰敢來放個屁?我如今在那裏安不得身,只得搬來這裏賃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處。
”看官聽說:原來武大與武松是一母所生兩個,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那清河縣裏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
因爲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
那個大戶以此恨記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裏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裏薅惱。
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爲頭的愛偷漢子。
有詩爲證: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
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
卻說那潘金蓮過門之後,武大是個懦弱依本分的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裏。
”因此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此日正在縣前做買賣,當下見了武松。
武大道:“兄弟,我前日在街上聽得人沸沸地說道:‘景陽岡上一個打虎的壯士,姓武,縣裏知縣參他做個都頭。
’我也八分猜道是你,原來今日才得撞見。
我且不做買賣,一同和你家去。
”武松道:“哥哥家在那裏?”武大用手指道:“只在前面紫石街便是。
”武松替武大挑了擔兒,武大引着武松轉灣抹角,一徑望紫石街來。
轉過兩個灣,來到一個茶坊間壁,武大叫一聲:“大嫂開門!”只見蘆簾起處,一個婦人出到簾子下,應道:“大哥,怎地半早便歸?”武大道:“你的叔叔在這裏,且來廝見。
”武大郎接
酒色端能誤國邦,由來美色陷忠良。
紂因妲己宗祧失,吳爲西施社稷亡。
自愛青春行處樂,豈知紅粉笑中槍。
武松已殺貪淫婦,莫向東風怨彼蒼。
話說當日武都頭回轉身來看見那人,撲翻身便拜。
那人原來不是別人,正是武松的嫡親哥哥武大郎。
武松拜罷,說道:“一年有餘不見哥哥,如何卻在這裏?”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許多時,如何不寄封書來與我?我又怨你,又想你。
”武松道:“哥哥如何是怨我、想我?”武大道:“我怨你時,當初你在清河縣裏,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淨辦,常教我受苦,這個便是怨你處。
想你時,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清河縣人不怯氣,都來相欺負,沒人做主。
你在家時,誰敢來放個屁?我如今在那裏安不得身,只得搬來這裏賃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處。
”看官聽說:原來武大與武松是一母所生兩個,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那清河縣裏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
因爲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
那個大戶以此恨記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裏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裏薅惱。
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爲頭的愛偷漢子。
有詩爲證: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
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
卻說那潘金蓮過門之後,武大是個懦弱依本分的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裏。
”因此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此日正在縣前做買賣,當下見了武松。
武大道:“兄弟,我前日在街上聽得人沸沸地說道:‘景陽岡上一個打虎的壯士,姓武,縣裏知縣參他做個都頭。
’我也八分猜道是你,原來今日才得撞見。
我且不做買賣,一同和你家去。
”武松道:“哥哥家在那裏?”武大用手指道:“只在前面紫石街便是。
”武松替武大挑了擔兒,武大引着武松轉灣抹角,一徑望紫石街來。
轉過兩個灣,來到一個茶坊間壁,武大叫一聲:“大嫂開門!”只見蘆簾起處,一個婦人出到簾子下,應道:“大哥,怎地半早便歸?”武大道:“你的叔叔在這裏,且來廝見。
”武大郎接
古風一首:
宋朝運祚將傾覆,四海英雄起寥廓。
流光垂象在山東,天罡上應三十六。
瑞氣盤纏繞鄆城,此鄉生降宋公明。
神清貌古真奇異,一舉能令天下驚。
幼年涉獵諸經史,長爲吏役決刑名。
仁義禮智信皆備,曾受九天玄女經。
江湖結納諸豪傑,扶危濟困恩威行。
他年自到梁山泊,繡旗影搖雲水濱。
替天行道呼保義,上應玉府天魁星。
話說宋江在酒樓上與劉唐說了話,分付了回書,送下樓來。
劉唐連夜自回梁山泊去了。
只說宋江乘着月色滿街,信步自回下處來。
一頭走,一面肚裏想:“那晁蓋卻空教劉唐來走這一遭。
早是沒做公的看見,爭些兒露出事來。
”走不過三二十步,只聽得背後有人叫聲押司。
宋江轉回頭來看進,卻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個婆子,卻與他說道:“你有緣,做好事的押司來也。
”宋江轉身來問道:“有甚麼話說?”王婆攔住,指着閻婆對宋江說道:“押司不知,這一家兒從東京來,不是這裏人家。
嫡親三口兒,夫主閻公,有個女兒婆惜。
他那閻公,平昔是個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兒婆惜也會唱諸般耍令。
年方一十八歲,頗有些顏色。
三口兒因來山東投奔一個官人不着,流落在此鄆城縣。
不想這裏的人不喜風流宴樂,因此不能過活,在這縣後一個僻淨巷內權住。
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停屍在家,沒做道理處。
央及老身做媒。
我道這般時節,那裏有這等恰好。
又沒借換處。
正在這裏走頭沒路的。
只見押司打從這裏過來,以此老身與這閻婆趕來。
望押司可憐見他則個,作成一具棺材。
”宋江道:“原來恁地。
你兩個跟我來,去巷口酒店裏借筆硯寫個帖子與你,去縣東陳三郎家取具棺材。
”宋江又問道:“你有結果使用麼?”閻婆答道:“實不瞞押司說,棺材尚無,那討使用。
其實缺少。
”宋江道:“我再與你銀子十兩做使用錢。
”閻婆道:“便是重生的父母,再長的爹孃。
做驢做馬報答押司。
”宋江道:“休要如此說。
”隨即取出一錠銀子,遞與閻婆,自回下處去了。
且說這婆子將了帖子,徑來縣東街陳三郎家,取了一具棺材,回家發送了當,兀自餘剩下五六兩銀子。
孃兒兩個把來盤纏,不在話下。
忽一朝,那閻婆因來謝宋江,見他下處沒有一個婦人家面。
回來問間壁王婆道:“宋押司下處不見一個婦人面,他曾有娘子也無?”王婆道:“只聞宋押司家裏在宋家村住,不曾見說他有娘子。
在這縣裏做押司,只是客居。
常常見他散施棺材藥餌,極肯濟人貧苦。
敢怕是未有娘子。
”閻婆道:“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
宋朝運祚將傾覆,四海英雄起寥廓。
流光垂象在山東,天罡上應三十六。
瑞氣盤纏繞鄆城,此鄉生降宋公明。
神清貌古真奇異,一舉能令天下驚。
幼年涉獵諸經史,長爲吏役決刑名。
仁義禮智信皆備,曾受九天玄女經。
江湖結納諸豪傑,扶危濟困恩威行。
他年自到梁山泊,繡旗影搖雲水濱。
替天行道呼保義,上應玉府天魁星。
話說宋江在酒樓上與劉唐說了話,分付了回書,送下樓來。
劉唐連夜自回梁山泊去了。
只說宋江乘着月色滿街,信步自回下處來。
一頭走,一面肚裏想:“那晁蓋卻空教劉唐來走這一遭。
早是沒做公的看見,爭些兒露出事來。
”走不過三二十步,只聽得背後有人叫聲押司。
宋江轉回頭來看進,卻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個婆子,卻與他說道:“你有緣,做好事的押司來也。
”宋江轉身來問道:“有甚麼話說?”王婆攔住,指着閻婆對宋江說道:“押司不知,這一家兒從東京來,不是這裏人家。
嫡親三口兒,夫主閻公,有個女兒婆惜。
他那閻公,平昔是個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兒婆惜也會唱諸般耍令。
年方一十八歲,頗有些顏色。
三口兒因來山東投奔一個官人不着,流落在此鄆城縣。
不想這裏的人不喜風流宴樂,因此不能過活,在這縣後一個僻淨巷內權住。
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停屍在家,沒做道理處。
央及老身做媒。
我道這般時節,那裏有這等恰好。
又沒借換處。
正在這裏走頭沒路的。
只見押司打從這裏過來,以此老身與這閻婆趕來。
望押司可憐見他則個,作成一具棺材。
”宋江道:“原來恁地。
你兩個跟我來,去巷口酒店裏借筆硯寫個帖子與你,去縣東陳三郎家取具棺材。
”宋江又問道:“你有結果使用麼?”閻婆答道:“實不瞞押司說,棺材尚無,那討使用。
其實缺少。
”宋江道:“我再與你銀子十兩做使用錢。
”閻婆道:“便是重生的父母,再長的爹孃。
做驢做馬報答押司。
”宋江道:“休要如此說。
”隨即取出一錠銀子,遞與閻婆,自回下處去了。
且說這婆子將了帖子,徑來縣東街陳三郎家,取了一具棺材,回家發送了當,兀自餘剩下五六兩銀子。
孃兒兩個把來盤纏,不在話下。
忽一朝,那閻婆因來謝宋江,見他下處沒有一個婦人家面。
回來問間壁王婆道:“宋押司下處不見一個婦人面,他曾有娘子也無?”王婆道:“只聞宋押司家裏在宋家村住,不曾見說他有娘子。
在這縣裏做押司,只是客居。
常常見他散施棺材藥餌,極肯濟人貧苦。
敢怕是未有娘子。
”閻婆道:“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
詩曰:
風波世事不堪言,莫把行藏信手拈。
投藥救人翻致恨,當場排難每生嫌。
嬋娟負德終遭辱,譎詐行兇獨被殲。
列宿相逢同聚會,大施恩惠及閭閻。
當時兩個鬥了十數合,那先生被武行者賣個破綻,讓那先生兩口劍砍將入來,被武行者轉過身來,看得親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頭滾落在一邊,屍首倒在石上。
武行者大叫:“庵裏婆娘出來!我不殺你,只問你個緣故。
”只見庵裏走出那婦人來,倒地便拜。
武行者道:“你休拜我。
你且說這裏是甚麼去處?那先生卻是你的甚麼人?”那婦人哭着道:“奴是這嶺下張太公家女兒。
這庵是奴家祖上墳庵。
這先生不知是那裏人,來我家裏投宿,言說善習陰陽,能識風水。
我家爹孃不合留他在莊上,因請他來這裏墳上觀看地理,被他說誘,又留他住了幾日。
那廝一日見了奴家,便不肯去了。
住了三兩個月,把奴家爹孃哥嫂都害了性命,卻把奴家強騙在此墳庵裏住。
這個道童也是別處擄掠來的。
這嶺喚做蜈蚣嶺。
這先生見了這條嶺好風水,以此他便自號飛天蜈蚣王道人。
”武行者道:“你還有親眷麼?”那婦人道:“親戚自有幾家,都是莊農之人,誰敢和他爭論。
”武行者道:“這廝有些財帛麼?”婦人道:“他已積蓄得一二百兩金銀。
”武行者道:“有時,你快去收拾,我便要放火燒庵也。
”那婦人道:“師父,你要酒肉吃麼?”武行者道:“有時,將來請我。
”那婦人道:“請師父進庵去吃。
”武行者道:“怕別有人暗算我麼?”那婦人道:“奴有幾顆頭,敢賺得師父!”武行者隨那婦人入到庵裏,見小窗邊桌子上擺着酒肉。
武行者討大碗吃了一回。
那婦人收拾得金銀財帛已了,武行者便就裏面放起火來。
那婦人捧着一包金銀,獻與武行者乞性命。
武行者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將去養身。
快走,快走!”那婦人拜謝了,自下嶺去。
武行者把那兩個屍首,都攛在火裏燒了,插了戒刀,連夜自過嶺來。
迤邐取路,免不得飢餐渴飲,夜宿曉行,望着青州地面來。
又行了十數日,但遇村房道店,市鎮鄉城,果然都有榜文張掛在彼處,捕獲武松。
到處雖有榜文,武松已自做了行者,於路卻沒人盤詰他。
時遇十一月間,天色好生嚴寒。
當日武松一路上買酒買肉吃,只是敵不過寒威。
上得一條土岡,早望見前面有一座高山,生得十分險峻。
武行者下土岡子來,走得三五里路,早見一個酒店,門前一道清溪,屋後都是顛石亂山。
看那酒店時,卻是個村落小酒肆。
但見:
門迎溪澗,山映茅茨。
疏籬畔梅開玉蕊,小窗前鬆偃蒼龍。
烏皮桌椅,盡列着瓦鉢磁甌;黃泥牆壁,都
風波世事不堪言,莫把行藏信手拈。
投藥救人翻致恨,當場排難每生嫌。
嬋娟負德終遭辱,譎詐行兇獨被殲。
列宿相逢同聚會,大施恩惠及閭閻。
當時兩個鬥了十數合,那先生被武行者賣個破綻,讓那先生兩口劍砍將入來,被武行者轉過身來,看得親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頭滾落在一邊,屍首倒在石上。
武行者大叫:“庵裏婆娘出來!我不殺你,只問你個緣故。
”只見庵裏走出那婦人來,倒地便拜。
武行者道:“你休拜我。
你且說這裏是甚麼去處?那先生卻是你的甚麼人?”那婦人哭着道:“奴是這嶺下張太公家女兒。
這庵是奴家祖上墳庵。
這先生不知是那裏人,來我家裏投宿,言說善習陰陽,能識風水。
我家爹孃不合留他在莊上,因請他來這裏墳上觀看地理,被他說誘,又留他住了幾日。
那廝一日見了奴家,便不肯去了。
住了三兩個月,把奴家爹孃哥嫂都害了性命,卻把奴家強騙在此墳庵裏住。
這個道童也是別處擄掠來的。
這嶺喚做蜈蚣嶺。
這先生見了這條嶺好風水,以此他便自號飛天蜈蚣王道人。
”武行者道:“你還有親眷麼?”那婦人道:“親戚自有幾家,都是莊農之人,誰敢和他爭論。
”武行者道:“這廝有些財帛麼?”婦人道:“他已積蓄得一二百兩金銀。
”武行者道:“有時,你快去收拾,我便要放火燒庵也。
”那婦人道:“師父,你要酒肉吃麼?”武行者道:“有時,將來請我。
”那婦人道:“請師父進庵去吃。
”武行者道:“怕別有人暗算我麼?”那婦人道:“奴有幾顆頭,敢賺得師父!”武行者隨那婦人入到庵裏,見小窗邊桌子上擺着酒肉。
武行者討大碗吃了一回。
那婦人收拾得金銀財帛已了,武行者便就裏面放起火來。
那婦人捧着一包金銀,獻與武行者乞性命。
武行者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將去養身。
快走,快走!”那婦人拜謝了,自下嶺去。
武行者把那兩個屍首,都攛在火裏燒了,插了戒刀,連夜自過嶺來。
迤邐取路,免不得飢餐渴飲,夜宿曉行,望着青州地面來。
又行了十數日,但遇村房道店,市鎮鄉城,果然都有榜文張掛在彼處,捕獲武松。
到處雖有榜文,武松已自做了行者,於路卻沒人盤詰他。
時遇十一月間,天色好生嚴寒。
當日武松一路上買酒買肉吃,只是敵不過寒威。
上得一條土岡,早望見前面有一座高山,生得十分險峻。
武行者下土岡子來,走得三五里路,早見一個酒店,門前一道清溪,屋後都是顛石亂山。
看那酒店時,卻是個村落小酒肆。
但見:
門迎溪澗,山映茅茨。
疏籬畔梅開玉蕊,小窗前鬆偃蒼龍。
烏皮桌椅,盡列着瓦鉢磁甌;黃泥牆壁,都
余游幕三十年來,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與滇南耳。
惜乎輪蹄徵逐,處處隨人,山水怡情,雲煙過眼,不道領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尋幽也。
余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即論詩品畫,莫不存人珍我棄、人棄我取之意,故名勝所在,貴乎心得,有名勝而不覺其佳者,有非名勝而自以爲妙者,聊以平生歷歷者記之。
余年十五時,吾父稼夫公館于山陰趙明府幕中。
有趙省齋先生名傳者,杭之宿儒也,趙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門下。
暇日出遊,得至吼山,離城約十餘里。
不通陸路。
近山見一石洞,上有片石橫裂欲墮,即從其下蕩舟入。
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園」。
臨流建石閣五椽,對面石壁有「觀魚躍」三字,水深不測,相傳有巨鱗潛伏,余投餌試之,僅見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閣後有道通旱園,拳石亂矗,有橫闊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頂而上加大石者,鑿痕猶在,一無可取。
遊覽既畢,宴於水閣,命從者放爆竹,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霹靂生。
此幼時快游之始。
惜乎蘭亭、禹陵未能一到,至今以爲憾。
至山陰之明年,先生以親老不遠遊,設帳於家,余遂從至杭,西湖之勝因得暢遊。
結構之妙,予以龍井爲最,小有天園次之。
石取天竺之飛來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魚,有活潑趣也。
大約至不堪者,葛嶺之瑪瑙寺。
其餘湖心亭、六一泉諸景,各有妙處,不能盡述,然皆不脫脂粉氣,反不如脅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蘇小墓在西泠橋側。
土人指示,初僅半丘黃土而已,乾隆庚子聖駕南巡,曾一詢及,甲辰春復舉南巡盛典,則蘇小墓已石築其墳,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書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從此弔古騷人不須徘徊探訪矣。
餘思古來烈魄忠魂堙沒不傳者,固不可勝數,即傳而不久者亦不爲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齊至今。
盡人而知之,此殆靈氣所鍾,爲湖山點綴耶?
橋北數武有祟文書院,余曾與同學趙緝之投考其中。
時值長夏,起極早,出錢塘門,過昭慶寺,上斷橋,坐石闌上。
旭日將升,朝霞映於柳外,盡態極妍;白蓮香里,清風徐來,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書院,題猶未出也。
午後交卷。
偕緝之納涼於紫雲洞,大可容數十人,石竅上透日光。
有入設短几矮凳,賣酒於此。
解衣小酌,嘗鹿脯甚妙,佐以鮮菱雪藕,微酣出洞。
緝之曰:「上有朝陽台,頗高曠,盍往一游?」余亦興發,奮勇登其巔,覺西湖如鏡,杭城如丸,錢塘江如帶,極目可數百里。
此生平第一大觀也。
坐良久,陽烏將落,相攜下山,南屏晚鐘動矣。
韜光、雲棲路遠未到,其紅門局之梅花,
惜乎輪蹄徵逐,處處隨人,山水怡情,雲煙過眼,不道領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尋幽也。
余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即論詩品畫,莫不存人珍我棄、人棄我取之意,故名勝所在,貴乎心得,有名勝而不覺其佳者,有非名勝而自以爲妙者,聊以平生歷歷者記之。
余年十五時,吾父稼夫公館于山陰趙明府幕中。
有趙省齋先生名傳者,杭之宿儒也,趙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門下。
暇日出遊,得至吼山,離城約十餘里。
不通陸路。
近山見一石洞,上有片石橫裂欲墮,即從其下蕩舟入。
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園」。
臨流建石閣五椽,對面石壁有「觀魚躍」三字,水深不測,相傳有巨鱗潛伏,余投餌試之,僅見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閣後有道通旱園,拳石亂矗,有橫闊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頂而上加大石者,鑿痕猶在,一無可取。
遊覽既畢,宴於水閣,命從者放爆竹,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霹靂生。
此幼時快游之始。
惜乎蘭亭、禹陵未能一到,至今以爲憾。
至山陰之明年,先生以親老不遠遊,設帳於家,余遂從至杭,西湖之勝因得暢遊。
結構之妙,予以龍井爲最,小有天園次之。
石取天竺之飛來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魚,有活潑趣也。
大約至不堪者,葛嶺之瑪瑙寺。
其餘湖心亭、六一泉諸景,各有妙處,不能盡述,然皆不脫脂粉氣,反不如脅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蘇小墓在西泠橋側。
土人指示,初僅半丘黃土而已,乾隆庚子聖駕南巡,曾一詢及,甲辰春復舉南巡盛典,則蘇小墓已石築其墳,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書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從此弔古騷人不須徘徊探訪矣。
餘思古來烈魄忠魂堙沒不傳者,固不可勝數,即傳而不久者亦不爲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齊至今。
盡人而知之,此殆靈氣所鍾,爲湖山點綴耶?
橋北數武有祟文書院,余曾與同學趙緝之投考其中。
時值長夏,起極早,出錢塘門,過昭慶寺,上斷橋,坐石闌上。
旭日將升,朝霞映於柳外,盡態極妍;白蓮香里,清風徐來,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書院,題猶未出也。
午後交卷。
偕緝之納涼於紫雲洞,大可容數十人,石竅上透日光。
有入設短几矮凳,賣酒於此。
解衣小酌,嘗鹿脯甚妙,佐以鮮菱雪藕,微酣出洞。
緝之曰:「上有朝陽台,頗高曠,盍往一游?」余亦興發,奮勇登其巔,覺西湖如鏡,杭城如丸,錢塘江如帶,極目可數百里。
此生平第一大觀也。
坐良久,陽烏將落,相攜下山,南屏晚鐘動矣。
韜光、雲棲路遠未到,其紅門局之梅花,
詩曰:
家住沂州翠嶺東,殺人放火恣行兇。
因餐虎肉長軀健,好吃人心兩眼紅。
閒向溪邊磨巨斧,悶來巖畔斫喬松。
有人問我名和姓,撼地搖天黑旋風。
話說李逵道:“哥哥,你且說那三件事,盡依。
”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縣搬取母親,第一件,徑回,不可吃酒。
第二件,因你性急,誰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來。
第三件,你使的那兩把板斧,休要帶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
”李逵道:“這三件事有甚麼依不得!哥哥放心。
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
”當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提條朴刀,帶了一錠大銀,三五個小銀子,吃了幾杯酒,唱個大喏,別了衆人,便下山來,過金沙灘去了。
晁蓋、宋江並衆頭領送行已罷,回到大寨裏聚義廳上坐定。
宋江放心不下,對衆人說道:“李逵這個兄弟,此去必然有失。
不知衆兄弟們誰是他鄉中人,可與他那裏探聽個消息?”杜遷便道:“只有朱貴原是沂州沂水縣人,與他是鄉里。
”宋江聽罷,說道:“我卻忘了。
前日在白龍廟聚會時,李逵已自認得朱貴是同鄉人。
”宋江便着人去請朱貴。
小嘍囉飛報下山來,直至店裏,請的朱貴到來。
宋江道:“今有李逵兄弟前往家鄉搬取老母,因他酒性不好,爲此不肯差人與他同去。
誠恐路上有失,我們難得知道。
今知賢弟是他鄉中人,你可去他那裏探聽走一遭。
”朱貴答道:“小弟是沂州沂水縣人,見在一個兄弟,喚做朱富,在本縣西門外開着個酒店。
這李逵,他是本縣百丈村董店東住,有個哥哥,喚做李達,專與人家做長工。
這李逵自小兇頑,因打死了人,逃走在江湖上,一向不曾迴歸。
如今着小弟去那裏探聽也不妨,只怕店裏無人看管。
小弟也多時不曾還鄉,亦就要回家探望兄弟一遭。
”宋江道:“這個無人看店,不必你憂心。
我自教侯健、石勇替你暫管幾日。
”朱貴領了這言語,相辭了衆頭領下山來,便走到店裏,收拾包裹,交割鋪面與石勇、侯健,自奔沂州去了。
這裏宋江與晁蓋在寨中每日筵席,飲酒快樂,與吳學究看習天書。
不在話下。
且說李逵獨自一個離了梁山泊,取路來到沂水縣界。
於路李逵端的不吃酒,因此不惹事,無有話說。
行至沂水縣西門外,見一簇人圍着榜看。
李逵也立在人叢中,聽得讀道:榜上第一名正賊宋江,系鄆城縣人;第二名賊戴宗,系江州兩院押獄;第三名從賊李逵,系沂州沂水縣人。
李逵在背後聽了,正待指手畫腳,沒做奈何處,只見一個人搶向前來,攔腰抱住,叫道:“張大哥!你在這裏做甚麼?”李逵扭過身看時,認得是旱地忽律朱貴。
李逵問
家住沂州翠嶺東,殺人放火恣行兇。
因餐虎肉長軀健,好吃人心兩眼紅。
閒向溪邊磨巨斧,悶來巖畔斫喬松。
有人問我名和姓,撼地搖天黑旋風。
話說李逵道:“哥哥,你且說那三件事,盡依。
”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縣搬取母親,第一件,徑回,不可吃酒。
第二件,因你性急,誰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來。
第三件,你使的那兩把板斧,休要帶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
”李逵道:“這三件事有甚麼依不得!哥哥放心。
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
”當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提條朴刀,帶了一錠大銀,三五個小銀子,吃了幾杯酒,唱個大喏,別了衆人,便下山來,過金沙灘去了。
晁蓋、宋江並衆頭領送行已罷,回到大寨裏聚義廳上坐定。
宋江放心不下,對衆人說道:“李逵這個兄弟,此去必然有失。
不知衆兄弟們誰是他鄉中人,可與他那裏探聽個消息?”杜遷便道:“只有朱貴原是沂州沂水縣人,與他是鄉里。
”宋江聽罷,說道:“我卻忘了。
前日在白龍廟聚會時,李逵已自認得朱貴是同鄉人。
”宋江便着人去請朱貴。
小嘍囉飛報下山來,直至店裏,請的朱貴到來。
宋江道:“今有李逵兄弟前往家鄉搬取老母,因他酒性不好,爲此不肯差人與他同去。
誠恐路上有失,我們難得知道。
今知賢弟是他鄉中人,你可去他那裏探聽走一遭。
”朱貴答道:“小弟是沂州沂水縣人,見在一個兄弟,喚做朱富,在本縣西門外開着個酒店。
這李逵,他是本縣百丈村董店東住,有個哥哥,喚做李達,專與人家做長工。
這李逵自小兇頑,因打死了人,逃走在江湖上,一向不曾迴歸。
如今着小弟去那裏探聽也不妨,只怕店裏無人看管。
小弟也多時不曾還鄉,亦就要回家探望兄弟一遭。
”宋江道:“這個無人看店,不必你憂心。
我自教侯健、石勇替你暫管幾日。
”朱貴領了這言語,相辭了衆頭領下山來,便走到店裏,收拾包裹,交割鋪面與石勇、侯健,自奔沂州去了。
這裏宋江與晁蓋在寨中每日筵席,飲酒快樂,與吳學究看習天書。
不在話下。
且說李逵獨自一個離了梁山泊,取路來到沂水縣界。
於路李逵端的不吃酒,因此不惹事,無有話說。
行至沂水縣西門外,見一簇人圍着榜看。
李逵也立在人叢中,聽得讀道:榜上第一名正賊宋江,系鄆城縣人;第二名賊戴宗,系江州兩院押獄;第三名從賊李逵,系沂州沂水縣人。
李逵在背後聽了,正待指手畫腳,沒做奈何處,只見一個人搶向前來,攔腰抱住,叫道:“張大哥!你在這裏做甚麼?”李逵扭過身看時,認得是旱地忽律朱貴。
李逵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