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光大荒落三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
◎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
三月,庚申,以靺鞨渠帅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太子建成获稽胡千馀人,释其酋帅数十人,授以官爵,使还,招其馀党,刘屳成亦降。
建成诈称增置州县,筑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围而杀之,死者六千馀人。
屳成觉变,亡奔梁师都。
行军总管刘世让攻窦建德黄州,拔之。
洺州严备,世让不得进。
会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让还。
窦建德所署普乐令平恩程名振来降,上遥除名振永宁令,使将兵徇河北。
名振夜袭鄴,俘其男女千馀人。
去鄴八十里,阅妇人乳有湩者九十馀人,悉纵遣之。
鄴人感其仁,为之饭僧。
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士马雄盛,有凭陵中国之志。
妻隋义成公主,公主从弟善经,避乱在突厥,与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说颉利曰:“昔启民为兄弟所逼,脱身奔隋。
赖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
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以报文皇帝之德。
”颉利然之。
上以中国未宁,待突厥甚厚,而颉利求请无厌,言辞骄慢。
甲戌,突厥寇汾阴。
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
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布一匹直盐一升,服饰珍玩,贱如土芥。
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与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
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凡三万家,至是无三千家。
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戴,往往馁死。
窦建德使其将范愿守曹州,悉发孟海公、徐圆朗之众,西救洛阳。
至滑州,王世充行台仆射韩洪开门纳之。
己卯,军于酸枣。
壬午,突厥寇石州,刺史王集击却之。
窦建德陷管州,杀刺史郭士安;又陷荥阳、阳翟等县,水陆并进,泛舟运粮,溯河西上。
王世充之弟徐州行台世辩遣其将郭士衡,将兵数千会之,合十馀万,号三十万,军于成皋之东原,筑宫板渚,遣使与王世充相闻。
先是,建德遗秦王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恪曰:“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记室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致死于我。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中
◎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
三月,庚申,以靺鞨渠帅突地稽为燕州总管。
太子建成获稽胡千馀人,释其酋帅数十人,授以官爵,使还,招其馀党,刘屳成亦降。
建成诈称增置州县,筑城邑,命降胡年二十以上皆集,以兵围而杀之,死者六千馀人。
屳成觉变,亡奔梁师都。
行军总管刘世让攻窦建德黄州,拔之。
洺州严备,世让不得进。
会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让还。
窦建德所署普乐令平恩程名振来降,上遥除名振永宁令,使将兵徇河北。
名振夜袭鄴,俘其男女千馀人。
去鄴八十里,阅妇人乳有湩者九十馀人,悉纵遣之。
鄴人感其仁,为之饭僧。
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士马雄盛,有凭陵中国之志。
妻隋义成公主,公主从弟善经,避乱在突厥,与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说颉利曰:“昔启民为兄弟所逼,脱身奔隋。
赖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
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以报文皇帝之德。
”颉利然之。
上以中国未宁,待突厥甚厚,而颉利求请无厌,言辞骄慢。
甲戌,突厥寇汾阴。
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
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布一匹直盐一升,服饰珍玩,贱如土芥。
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与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
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凡三万家,至是无三千家。
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戴,往往馁死。
窦建德使其将范愿守曹州,悉发孟海公、徐圆朗之众,西救洛阳。
至滑州,王世充行台仆射韩洪开门纳之。
己卯,军于酸枣。
壬午,突厥寇石州,刺史王集击却之。
窦建德陷管州,杀刺史郭士安;又陷荥阳、阳翟等县,水陆并进,泛舟运粮,溯河西上。
王世充之弟徐州行台世辩遣其将郭士衡,将兵数千会之,合十馀万,号三十万,军于成皋之东原,筑宫板渚,遣使与王世充相闻。
先是,建德遗秦王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恪曰:“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记室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致死于我。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
趣昭阳单阏四月,尽旃蒙大荒落五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
◎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
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
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
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上从之。
济,护儿之子也。
乙酉,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府。
上欲免汉王元昌死,群臣固争,乃赐自尽于家,而宥其母、妻、子。
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皆伏诛。
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谏争,皆坐免为庶人。
馀当连坐者,悉赦之。
詹事于志宁以数谏,独蒙劳勉。
以纥干承基为祐川府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
侯君集被收,贺兰楚石复诣阙告其事,上引君集谓曰:“朕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公耳。
”君集初不承。
引楚石具陈始未,又以所与承乾往来启示之,君集辞穷,乃服。
上谓侍臣曰:“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群臣以为不可。
上乃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因泣下,君集亦自投于地;遂斩之于市。
君集临刑,谓监刑将军曰:“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
”上乃原其妻及子,徙岭南。
籍没其家,得二美人,自幼饮人乳而不食。
初,上使李靖教君集兵法,君集言于上曰:“李靖将反矣。
”上问其故,对曰:“靖独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以是知之。
”上以问靖,靖对曰:“此乃君集欲反耳。
今诸夏已定,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固求尽臣之术,非反而何!”江夏王道宗尝从容言于上曰:“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
以臣观之,必将为乱。
”上曰:“君集材器,亦何施不可!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度,妄生猜贰邪!”及君集反诛,上乃谢道宗曰:“果如卿言!”
李安俨父,年九十馀,上愍之,赐奴婢以养之。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
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
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
’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
”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
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
前事不远,足以为鉴。
陛下今立魏王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
◎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
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
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
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上从之。
济,护儿之子也。
乙酉,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府。
上欲免汉王元昌死,群臣固争,乃赐自尽于家,而宥其母、妻、子。
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皆伏诛。
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谏争,皆坐免为庶人。
馀当连坐者,悉赦之。
詹事于志宁以数谏,独蒙劳勉。
以纥干承基为祐川府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
侯君集被收,贺兰楚石复诣阙告其事,上引君集谓曰:“朕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公耳。
”君集初不承。
引楚石具陈始未,又以所与承乾往来启示之,君集辞穷,乃服。
上谓侍臣曰:“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群臣以为不可。
上乃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因泣下,君集亦自投于地;遂斩之于市。
君集临刑,谓监刑将军曰:“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
”上乃原其妻及子,徙岭南。
籍没其家,得二美人,自幼饮人乳而不食。
初,上使李靖教君集兵法,君集言于上曰:“李靖将反矣。
”上问其故,对曰:“靖独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以是知之。
”上以问靖,靖对曰:“此乃君集欲反耳。
今诸夏已定,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固求尽臣之术,非反而何!”江夏王道宗尝从容言于上曰:“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
以臣观之,必将为乱。
”上曰:“君集材器,亦何施不可!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岂可亿度,妄生猜贰邪!”及君集反诛,上乃谢道宗曰:“果如卿言!”
李安俨父,年九十馀,上愍之,赐奴婢以养之。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
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
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
’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
”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
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
前事不远,足以为鉴。
陛下今立魏王
起旃蒙大荒落六月,尽著雍涒滩三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上
◎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
六月,丁酉,李世勣攻白岩城西南,上临其西北。
城主孙代音潜遣腹心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曰:“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
”上以唐帜与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
”代音建帜,城中人以为唐兵已登城,皆从之。
上之克辽东也,白岩城请降,既而中悔。
上怒其反覆,令军中曰:“得城当悉以人、物赏战士。
”李世勣见上将受其降,帅甲士数十人请曰:“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奈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上下马谢曰:“将军言是也。
然纵兵杀人而虏其妻孥,朕所不忍。
将军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庶因将军赎此一城。
”世勣乃退。
得城中男女万馀口,上临水设幄受其降,仍赐之食,八十以上赐帛有差。
他城之兵在白岩者悉慰谕,给粮仗,任其所之。
先是,辽东城长史为部下所杀,其省事奉其妻子奔白岩。
上怜其有义,赐帛五匹,为长史造灵舆,归之平壤。
以白岩城为岩州,以孙代音为刺史。
契苾何力疮重,上自为傅药,推求得刺何力者高突勃,付何力使自杀之。
何力奏称:“彼为其主冒白刃刺臣,乃忠勇之士也,与之初不相识,非有怨仇。
”遂舍之。
初,莫离支遣加尸城七百人戍盖牟城,李世勣尽虏之,其人请从军自效。
上曰:“汝家皆在加尸,汝为我战,莫离支必杀汝妻子。
得一人之力而灭一家,吾不忍也。
”戊戌,皆廪赐遣之。
己亥,以盖牟城为盖州。
丁未,车驾发辽东,丙辰,至安市城,进兵攻之。
丁巳,高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
上谓侍臣曰:“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
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
高丽有对卢,年老习事,谓延寿曰:“秦王内芟群雄,外服戎狄,独立为帝,此命世之材,今举海内之众而来,不可敌也。
为吾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奇兵断其运道;粮食既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乃可胜也。
”延寿不从,引军直进,去安市城四十里。
上犹恐其低徊不至,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将突厥千骑以诱之,兵始交而伪走。
高丽相谓曰:“易与耳!”竞进乘之,至安市城东南八里,依山而陈。
上悉召诸将问计,长孙无忌对曰:“臣闻临敌将战,必先观士卒之情。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上
◎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
六月,丁酉,李世勣攻白岩城西南,上临其西北。
城主孙代音潜遣腹心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曰:“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
”上以唐帜与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
”代音建帜,城中人以为唐兵已登城,皆从之。
上之克辽东也,白岩城请降,既而中悔。
上怒其反覆,令军中曰:“得城当悉以人、物赏战士。
”李世勣见上将受其降,帅甲士数十人请曰:“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奈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上下马谢曰:“将军言是也。
然纵兵杀人而虏其妻孥,朕所不忍。
将军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庶因将军赎此一城。
”世勣乃退。
得城中男女万馀口,上临水设幄受其降,仍赐之食,八十以上赐帛有差。
他城之兵在白岩者悉慰谕,给粮仗,任其所之。
先是,辽东城长史为部下所杀,其省事奉其妻子奔白岩。
上怜其有义,赐帛五匹,为长史造灵舆,归之平壤。
以白岩城为岩州,以孙代音为刺史。
契苾何力疮重,上自为傅药,推求得刺何力者高突勃,付何力使自杀之。
何力奏称:“彼为其主冒白刃刺臣,乃忠勇之士也,与之初不相识,非有怨仇。
”遂舍之。
初,莫离支遣加尸城七百人戍盖牟城,李世勣尽虏之,其人请从军自效。
上曰:“汝家皆在加尸,汝为我战,莫离支必杀汝妻子。
得一人之力而灭一家,吾不忍也。
”戊戌,皆廪赐遣之。
己亥,以盖牟城为盖州。
丁未,车驾发辽东,丙辰,至安市城,进兵攻之。
丁巳,高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
上谓侍臣曰:“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
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
高丽有对卢,年老习事,谓延寿曰:“秦王内芟群雄,外服戎狄,独立为帝,此命世之材,今举海内之众而来,不可敌也。
为吾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奇兵断其运道;粮食既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乃可胜也。
”延寿不从,引军直进,去安市城四十里。
上犹恐其低徊不至,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将突厥千骑以诱之,兵始交而伪走。
高丽相谓曰:“易与耳!”竞进乘之,至安市城东南八里,依山而陈。
上悉召诸将问计,长孙无忌对曰:“臣闻临敌将战,必先观士卒之情。
起玄黓敦牂,尽阏逢涒滩五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
◎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
春,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
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征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窦建德时文武悉复本位。
其设法行政,悉师建德,而攻战勇决过之。
丙戌,同安贼帅殷恭邃以舒州来降。
丁亥,济州别驾刘伯通执刺史窦务本,以州附徐圆朗。
庚寅,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刺史田华,以城应刘黑闼。
秦王世民军至获嘉,刘黑闼弃相州,退保洺州。
丙申,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洺水之上以逼之。
萧铣既败,散兵多归林士弘,军势复振。
己酉,岭南俚帅杨世略以循、潮二州来降。
唐使者王义童下泉、睦、建三州。
幽州总管李艺将所部兵数万会秦王世民讨刘黑闼,黑闼闻之,留兵万人,使范愿守洺州,自将兵拒艺。
夜,宿沙河,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急击之,城中地皆震动。
范愿惊惧,驰告黑闼;黑闼遽还,遣其弟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将兵一万击艺于鼓城。
壬子,战于徐河,十善、君立大败,所失亡八千人。
洺水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入城共守。
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豫章贼帅张善安以虔、吉等五州来降,拜洪州总管。
戊辰,金乡人阳孝诚叛徐圆朗,以城来降。
己巳,秦王世民复取邢州。
辛未,并州人冯伯让以城来降。
丙子,李艺取刘黑闼定、栾、廉、赵四州,获黑闼尚书刘希道,引兵与秦王世民会洺州。
刘黑闼攻洺水甚急。
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馀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
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
”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
世民乃登城西南高冢,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
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
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丑,城陷。
黑闼素闻其勇,欲生之,士信词色不屈,乃杀之,时年二十。
戊寅,汴州总管王要汉攻徐圆朗杞州,拔之,获其将周文举。
庚辰,延州道行军总管段德操击梁师都石堡城,师都自将救之;德操与战,大破之,师都以十六骑遁去。
上益其兵,使乘胜进攻夏州,克其东城,师都以数百人保西城。
会突厥救至,诏德操引还。
辛巳,秦王世民拔洺水。
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
◎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
春,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
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征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窦建德时文武悉复本位。
其设法行政,悉师建德,而攻战勇决过之。
丙戌,同安贼帅殷恭邃以舒州来降。
丁亥,济州别驾刘伯通执刺史窦务本,以州附徐圆朗。
庚寅,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刺史田华,以城应刘黑闼。
秦王世民军至获嘉,刘黑闼弃相州,退保洺州。
丙申,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洺水之上以逼之。
萧铣既败,散兵多归林士弘,军势复振。
己酉,岭南俚帅杨世略以循、潮二州来降。
唐使者王义童下泉、睦、建三州。
幽州总管李艺将所部兵数万会秦王世民讨刘黑闼,黑闼闻之,留兵万人,使范愿守洺州,自将兵拒艺。
夜,宿沙河,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急击之,城中地皆震动。
范愿惊惧,驰告黑闼;黑闼遽还,遣其弟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将兵一万击艺于鼓城。
壬子,战于徐河,十善、君立大败,所失亡八千人。
洺水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入城共守。
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豫章贼帅张善安以虔、吉等五州来降,拜洪州总管。
戊辰,金乡人阳孝诚叛徐圆朗,以城来降。
己巳,秦王世民复取邢州。
辛未,并州人冯伯让以城来降。
丙子,李艺取刘黑闼定、栾、廉、赵四州,获黑闼尚书刘希道,引兵与秦王世民会洺州。
刘黑闼攻洺水甚急。
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馀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
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
”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
世民乃登城西南高冢,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
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
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丑,城陷。
黑闼素闻其勇,欲生之,士信词色不屈,乃杀之,时年二十。
戊寅,汴州总管王要汉攻徐圆朗杞州,拔之,获其将周文举。
庚辰,延州道行军总管段德操击梁师都石堡城,师都自将救之;德操与战,大破之,师都以十六骑遁去。
上益其兵,使乘胜进攻夏州,克其东城,师都以数百人保西城。
会突厥救至,诏德操引还。
辛巳,秦王世民拔洺水。
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
起旃蒙单瘀十月,尽玄勣阉茂七月,凡六年有奇。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
◎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
冬,十月,己酉,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
”许敬宗奏:“故特进赠司空王仁祐告身尚存,使逆乱馀孽犹得为廕,并请除削。
”从之。
乙卯,百官上表请立中宫,乃下诏曰:“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
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待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
丁巳,赦天下。
是日,皇后上表称:“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
”上以表示瑗等,瑗等弥忧惧,屡请去位,上不许。
十一月,丁卯朔,临轩命司空李勣赍玺绶册皇后武氏。
是日,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
故后王氏、故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窍壁以通食器,恻然伤之,呼曰:“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对曰:“妾等得罪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又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乞名此院为回心院。
”上曰:“朕即有处置。
”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
王氏初闻宣敕,再拜曰:“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
”淑妃骂曰:“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由是宫中不畜猫。
寻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
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己巳,许敬宗奏曰:“永徽爰始,国本未生,权引彗星,越升明两。
近者元妃载诞,正胤降神,重光日融,爝晖宜息。
安可反植枝干,久易位于天庭;倒袭裳衣,使违方于震位!又,父子之际,人所难言,事或犯鳞,必婴严宪,煎膏染鼎,臣亦甘心。
”上召见,问之,对曰:“皇太子,国之本也,本犹未正,万国无所系心。
且在东宫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
窃位而怀自疑,恐非宗庙之福,愿陛下熟计之。
”上曰:“忠已自让。
”对曰:“能为太伯,愿速从之。
”
西突厥颉苾达度设数遣使请兵讨沙钵罗可汗。
甲戌,遣丰州都督元礼臣册拜颉苾达度设为可汗。
礼臣至碎叶城,沙钵罗发兵拒之,不得前。
颉苾达度设部落多为沙钵罗所并,馀众寡弱,不为诸姓所附,礼臣竟不册拜而归。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
◎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
冬,十月,己酉,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
”许敬宗奏:“故特进赠司空王仁祐告身尚存,使逆乱馀孽犹得为廕,并请除削。
”从之。
乙卯,百官上表请立中宫,乃下诏曰:“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
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待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
丁巳,赦天下。
是日,皇后上表称:“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
”上以表示瑗等,瑗等弥忧惧,屡请去位,上不许。
十一月,丁卯朔,临轩命司空李勣赍玺绶册皇后武氏。
是日,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
故后王氏、故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窍壁以通食器,恻然伤之,呼曰:“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对曰:“妾等得罪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又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乞名此院为回心院。
”上曰:“朕即有处置。
”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
王氏初闻宣敕,再拜曰:“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
”淑妃骂曰:“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由是宫中不畜猫。
寻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
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己巳,许敬宗奏曰:“永徽爰始,国本未生,权引彗星,越升明两。
近者元妃载诞,正胤降神,重光日融,爝晖宜息。
安可反植枝干,久易位于天庭;倒袭裳衣,使违方于震位!又,父子之际,人所难言,事或犯鳞,必婴严宪,煎膏染鼎,臣亦甘心。
”上召见,问之,对曰:“皇太子,国之本也,本犹未正,万国无所系心。
且在东宫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
窃位而怀自疑,恐非宗庙之福,愿陛下熟计之。
”上曰:“忠已自让。
”对曰:“能为太伯,愿速从之。
”
西突厥颉苾达度设数遣使请兵讨沙钵罗可汗。
甲戌,遣丰州都督元礼臣册拜颉苾达度设为可汗。
礼臣至碎叶城,沙钵罗发兵拒之,不得前。
颉苾达度设部落多为沙钵罗所并,馀众寡弱,不为诸姓所附,礼臣竟不册拜而归。
起玄黓敦牂,尽柔兆阉茂,凡五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
春,二月,作万泉宫于蓝田。
癸未,改元,赦天下。
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
上欲令开府置僚属,问吏部郎中王方庆,对曰:“晋及齐皆尝立太孙,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太孙者也。
”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对曰:“三王不相袭礼,何为不可!”乃奏置师傅等官。
既而上疑其非法,竟不补授。
方庆,裒之曾孙也,名綝,以字行。
西突厥阿史那车簿帅十姓反。
夏,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丙寅,发京师,留太子监国,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之。
时出幸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中道者。
上虑道路多草窃,使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
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许诺。
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辛未,以礼部尚书闻喜宪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帅右金吾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分道讨西突厥。
师未行,行俭薨。
行俭有知人之鉴,初为吏部侍郎,前进士王勮、咸阳尉栾城苏味道皆未知名。
行俭一见,谓之曰:“二君后当相次常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
”是时勮弟勃与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以为必显达。
行俭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
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沈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幸矣。
”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行俭为将帅,所引偏裨如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李多祚、黑齿常之,后多为名将。
行俭尝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
又敕赐马及鞍,令史辄驰骤,马倒,鞍破。
二人皆逃去,行俭使人召还,谓曰:“尔曹皆误耳,何相轻之甚邪!”待之如故。
破阿史那都支,得马脑盘,广二尺馀,以示将士,军吏王休烈捧盘升阶,跌而碎之,惶恐,叩头流血。
行俭笑曰:“尔非故为,何至于是!”不复有追惜之色。
诏赐都支等资产金器三千馀物,杂畜称是,并分给亲故及偏裨,数日而尽。
阿史那车薄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引军救之,破虏众于伊丽水,斩首千馀级。
俄而三姓咽面与车薄合兵拒方翼,方翼与战于热海,流矢贯方翼臂,方翼以佩刀截之,左右不知。
所将胡兵谋执方翼以应车薄,方翼知之,悉召会议,阳出军资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壬午,公元六八二年
春,二月,作万泉宫于蓝田。
癸未,改元,赦天下。
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
上欲令开府置僚属,问吏部郎中王方庆,对曰:“晋及齐皆尝立太孙,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子在东宫而更立太孙者也。
”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对曰:“三王不相袭礼,何为不可!”乃奏置师傅等官。
既而上疑其非法,竟不补授。
方庆,裒之曾孙也,名綝,以字行。
西突厥阿史那车簿帅十姓反。
夏,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丙寅,发京师,留太子监国,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之。
时出幸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中道者。
上虑道路多草窃,使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
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许诺。
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辛未,以礼部尚书闻喜宪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帅右金吾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分道讨西突厥。
师未行,行俭薨。
行俭有知人之鉴,初为吏部侍郎,前进士王勮、咸阳尉栾城苏味道皆未知名。
行俭一见,谓之曰:“二君后当相次常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
”是时勮弟勃与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以为必显达。
行俭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
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沈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幸矣。
”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行俭为将帅,所引偏裨如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李多祚、黑齿常之,后多为名将。
行俭尝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
又敕赐马及鞍,令史辄驰骤,马倒,鞍破。
二人皆逃去,行俭使人召还,谓曰:“尔曹皆误耳,何相轻之甚邪!”待之如故。
破阿史那都支,得马脑盘,广二尺馀,以示将士,军吏王休烈捧盘升阶,跌而碎之,惶恐,叩头流血。
行俭笑曰:“尔非故为,何至于是!”不复有追惜之色。
诏赐都支等资产金器三千馀物,杂畜称是,并分给亲故及偏裨,数日而尽。
阿史那车薄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引军救之,破虏众于伊丽水,斩首千馀级。
俄而三姓咽面与车薄合兵拒方翼,方翼与战于热海,流矢贯方翼臂,方翼以佩刀截之,左右不知。
所将胡兵谋执方翼以应车薄,方翼知之,悉召会议,阳出军资
起阏逢摄提格,尽强圉大荒落,凡四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
◎开元二年甲寅,公元七一四年
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
己卯,以卢怀慎检校黄门监。
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
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
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
又教宫女使习之。
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
礼部侍郎张廷珪、酸枣尉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
”上虽不能用,欲开言路,咸嘉赏之。
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奏度人为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
姚崇上言:“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齐襄、梁武,未免祸殃。
但使苍生安乐,即是佛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上从之。
丙寅,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以伪妄还俗者万二千馀人。
初,营州都督治柳城以镇抚奚、契丹,则天之世,都督赵文翙失政,奚、契丹攻陷之,是后寄治于幽州东渔阳城。
或言:“靺鞨、奚、大欲降唐,正以唐不建营州,无所依投,为默啜所侵扰,故且附之;若唐复建营州,则相帅归化矣。
”并州长史、和戎大武等军州节度大使薛讷信之,奏请击契丹,复置营州;上亦以冷陉之役,欲讨契丹。
群臣姚崇等多谏。
甲申,以讷同紫微黄门三品,将兵击契丹,群臣乃不敢言。
薛王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
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上从之。
由是贵戚束手。
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阳应亏不亏。
姚崇表贺,请书之史册;从之。
乙末,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将兵围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瓘击败之。
同俄单骑逼城下,虔瓘伏壮士于道侧,突起斩之。
突厥请悉军中资粮以赎同俄,闻其已死,恸哭而去。
丁未,敕:“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旧寺颓坏应葺者,诣有司陈牒检视,然后听之。
”
闰月,以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王晙兼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令丰安、定远、三受降城及旁侧诸军皆受晙节度。
徙大都护府于中受降城,置兵屯田。
丁卯,复置十道按察使,以益州长史陆象先等为之。
上思徐有功用法平直,乙亥,以其子大理司直惀为恭陵令。
窦孝谌之子光禄卿豳公希瑊等,请以己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
◎开元二年甲寅,公元七一四年
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
己卯,以卢怀慎检校黄门监。
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
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
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
又教宫女使习之。
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
礼部侍郎张廷珪、酸枣尉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
”上虽不能用,欲开言路,咸嘉赏之。
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奏度人为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
姚崇上言:“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齐襄、梁武,未免祸殃。
但使苍生安乐,即是佛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上从之。
丙寅,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以伪妄还俗者万二千馀人。
初,营州都督治柳城以镇抚奚、契丹,则天之世,都督赵文翙失政,奚、契丹攻陷之,是后寄治于幽州东渔阳城。
或言:“靺鞨、奚、大欲降唐,正以唐不建营州,无所依投,为默啜所侵扰,故且附之;若唐复建营州,则相帅归化矣。
”并州长史、和戎大武等军州节度大使薛讷信之,奏请击契丹,复置营州;上亦以冷陉之役,欲讨契丹。
群臣姚崇等多谏。
甲申,以讷同紫微黄门三品,将兵击契丹,群臣乃不敢言。
薛王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
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上从之。
由是贵戚束手。
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阳应亏不亏。
姚崇表贺,请书之史册;从之。
乙末,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将兵围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瓘击败之。
同俄单骑逼城下,虔瓘伏壮士于道侧,突起斩之。
突厥请悉军中资粮以赎同俄,闻其已死,恸哭而去。
丁未,敕:“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旧寺颓坏应葺者,诣有司陈牒检视,然后听之。
”
闰月,以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王晙兼安北大都护、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令丰安、定远、三受降城及旁侧诸军皆受晙节度。
徙大都护府于中受降城,置兵屯田。
丁卯,复置十道按察使,以益州长史陆象先等为之。
上思徐有功用法平直,乙亥,以其子大理司直惀为恭陵令。
窦孝谌之子光禄卿豳公希瑊等,请以己
起上章困敦七月,尽旃蒙大荒落正月,凡四年有奇。
则天顺圣皇后下
◎久视元年庚子,公元七零零年
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
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
召公卿合宴,举觞属仁杰曰:“公之功也。
”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闰月,戊寅,车驾还宫。
己丑,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峤罢为成均祭酒。
锡,峤之舅也,故罢峤政事。
丁酉,吐蕃将麹莽布支寇凉州,围昌松,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与战于洪源谷。
麹莽布支兵甲鲜华,休璟谓诸将曰:“诸论既死,麹莽布支新为将,不习军事,诸贵臣子弟皆从之,望之虽如精锐,实易与耳,请为诸君破之。
”乃被甲先陷陈,六战皆捷,吐蕃大奔,斩首二千五百级,获二裨将而还。
司府少卿杨元亨,尚食奉御杨元禧,皆弘武之子也。
元禧尝忤张易之,易之言于太后:“元禧,杨素之族;素父子,隋之逆臣,子孙不应供奉。
”太后从之,壬寅,制:“杨素及其兄弟子孙皆不得任京官。
”左迁元亨睦州刺史,元禧贝州刺史。
庚戌,以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大使,击吐蕃。
庚申,太后欲造大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
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游僧皆托佛法,诖误生人;里陌动有经坊,阛阓亦立精舍。
化诱所急,切于官征;法事所须,严于制敕。
”又曰:“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又曰:“虽敛僧钱,百未支一。
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自馀廊宇,不得全无。
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
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
阿悉吉薄露叛,遣左金吾将军田扬名、殿中侍御史封思业讨之。
军至碎叶,薄露夜于城傍剽掠而去,思业将骑追之,反为所败。
扬名引西突厥斛瑟罗之众攻其城,旬馀,不克。
九月,薄露诈降,思业诱而斩之,遂俘其众。
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
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
则天顺圣皇后下
◎久视元年庚子,公元七零零年
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
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
召公卿合宴,举觞属仁杰曰:“公之功也。
”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闰月,戊寅,车驾还宫。
己丑,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峤罢为成均祭酒。
锡,峤之舅也,故罢峤政事。
丁酉,吐蕃将麹莽布支寇凉州,围昌松,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与战于洪源谷。
麹莽布支兵甲鲜华,休璟谓诸将曰:“诸论既死,麹莽布支新为将,不习军事,诸贵臣子弟皆从之,望之虽如精锐,实易与耳,请为诸君破之。
”乃被甲先陷陈,六战皆捷,吐蕃大奔,斩首二千五百级,获二裨将而还。
司府少卿杨元亨,尚食奉御杨元禧,皆弘武之子也。
元禧尝忤张易之,易之言于太后:“元禧,杨素之族;素父子,隋之逆臣,子孙不应供奉。
”太后从之,壬寅,制:“杨素及其兄弟子孙皆不得任京官。
”左迁元亨睦州刺史,元禧贝州刺史。
庚戌,以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大使,击吐蕃。
庚申,太后欲造大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
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游僧皆托佛法,诖误生人;里陌动有经坊,阛阓亦立精舍。
化诱所急,切于官征;法事所须,严于制敕。
”又曰:“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又曰:“虽敛僧钱,百未支一。
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自馀廊宇,不得全无。
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
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
阿悉吉薄露叛,遣左金吾将军田扬名、殿中侍御史封思业讨之。
军至碎叶,薄露夜于城傍剽掠而去,思业将骑追之,反为所败。
扬名引西突厥斛瑟罗之众攻其城,旬馀,不克。
九月,薄露诈降,思业诱而斩之,遂俘其众。
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
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
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凡五年。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
◎垂拱三年丁亥,公元六八七年
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昌平,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帅诸军讨之。
三月,乙丑,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致仕。
夏,四月,命苏良嗣留守西京。
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京苑,将鬻苑中蔬果以收其利。
良嗣曰:“昔公仪休相鲁,犹能拔葵、去织妇,未闻万乘之主鬻蔬果也。
”乃止。
壬戌,裴居道为纳言。
五月,丙寅,夏官侍郎京兆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窃谓凤阁舍人永年贾大隐曰:“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
”大隐密奏之,太后不悦,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乃复叛我!”或诬祎之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金,又与许敬宗妾有私,太后命肃州刺史王本立推之。
本立宣敕示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太后大怒,以为拒捍制使;庚午,赐死于家。
祎之初下狱,睿宗为之上疏申理,亲友皆贺之,祎之曰:“经乃所以速吾死也。
”临刑,沐浴,神色自若,自草谢表,立成数纸。
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均称叹其文。
太后闻之,左迁翰巫州司法,思钧播州司仓。
秋,七月,壬辰,魏玄同检校纳言。
岭南俚户旧输半课,交趾都护刘延祐使之全输,俚户不从,延祐诛其魁首。
其党李思慎等作乱,攻破安南府城,杀延祐。
桂州司马曹玄静将兵讨思慎等,斩之。
突厥骨笃禄、元珍寇朔州;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击之,以右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之副,大破突厥于黄花堆,追奔四十馀里,突厥皆散走碛北。
多祚世为靺鞨酋长,以军功得入宿卫。
黑齿常之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士所损,官属请笞之,常之曰:“奈何以私马笞官兵乎!”卒不问。
九月,己卯,虢州人杨初成诈称郎将,矫制于都市募人迎庐陵王于房州;事觉,伏诛。
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
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
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
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
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
命魏玄同留守西京。
武承嗣又使人诬李孝逸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当有天分。
”太后以孝逸有功,十一月,戊寅,减死除名,流儋州而卒。
太后欲遣韦待价将兵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
◎垂拱三年丁亥,公元六八七年
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昌平,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帅诸军讨之。
三月,乙丑,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致仕。
夏,四月,命苏良嗣留守西京。
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京苑,将鬻苑中蔬果以收其利。
良嗣曰:“昔公仪休相鲁,犹能拔葵、去织妇,未闻万乘之主鬻蔬果也。
”乃止。
壬戌,裴居道为纳言。
五月,丙寅,夏官侍郎京兆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窃谓凤阁舍人永年贾大隐曰:“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
”大隐密奏之,太后不悦,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乃复叛我!”或诬祎之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金,又与许敬宗妾有私,太后命肃州刺史王本立推之。
本立宣敕示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太后大怒,以为拒捍制使;庚午,赐死于家。
祎之初下狱,睿宗为之上疏申理,亲友皆贺之,祎之曰:“经乃所以速吾死也。
”临刑,沐浴,神色自若,自草谢表,立成数纸。
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均称叹其文。
太后闻之,左迁翰巫州司法,思钧播州司仓。
秋,七月,壬辰,魏玄同检校纳言。
岭南俚户旧输半课,交趾都护刘延祐使之全输,俚户不从,延祐诛其魁首。
其党李思慎等作乱,攻破安南府城,杀延祐。
桂州司马曹玄静将兵讨思慎等,斩之。
突厥骨笃禄、元珍寇朔州;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击之,以右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之副,大破突厥于黄花堆,追奔四十馀里,突厥皆散走碛北。
多祚世为靺鞨酋长,以军功得入宿卫。
黑齿常之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士所损,官属请笞之,常之曰:“奈何以私马笞官兵乎!”卒不问。
九月,己卯,虢州人杨初成诈称郎将,矫制于都市募人迎庐陵王于房州;事觉,伏诛。
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
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
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
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
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
命魏玄同留守西京。
武承嗣又使人诬李孝逸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当有天分。
”太后以孝逸有功,十一月,戊寅,减死除名,流儋州而卒。
太后欲遣韦待价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