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爲梁汾賦
憑君料理《花間》課,莫負當初我。
眼看雞犬上天梯,黃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
笑他多病與長貧,不及諸公袞袞向風塵。
這首詞率真而又犀利,表達了友誼之情,對世事的噴世嫉俗,同時表現作者不畏世俗,甘願恪守志趣的精神。
顧梁汾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山岩集》等,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容若、曹貞潔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關於填詞主張,這裏,容若把自己和顧梁汾喻爲黃庭堅與秦少游。
黃庭堅,秦少游同爲「蘇門四學士」,早年填詞綺麗香豔,當時的人爭相傳唱。
黃庭堅《小山詞序》記述:「余少時,間作樂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獨罪余以筆墨勸淫,於我法中當下犁舌之獄」。
此事《禪林僧寶傳》亦有記載。
秦少游的詞藝術成就還在黃庭堅之上。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說,「少遊詞境最爲悽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則變而爲淒厲矣」。
馮煦評論秦沙遊的詞說,「少遊詞寄慨身世,閒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亂,悄悄乎得小雅之遺。
後主而後,一人而已」,「他人之詞,詞才也。
少遊詞心也。
得之於內,不可以傳」。
泥犁,佛家用語,即地獄。
容若用這個典故,並不是說自己要效法早年的黃庭堅填香豔綺麗詞,只是表明依「性靈」而填詞的決心。
容若如此說,這與清初文壇、詞壇的風氣有關。
清初的詞家因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仍視詞爲「豔體」,黃庭堅當年所受法秀和尚的批評也成爲清代詞人的思想障礙,使得清初的詞一度向艱深晦澀的儒家之詞發展。
所以容若說,眼看雞犬上天梯。
對於那些不屑於他們所填之詞的「主流」人士,容若更是語含譏誚,更加不屑。
雞犬升天,說的是淮南王劉安修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
帶有明顯的貶義。
他們得道便得道好了,倘若依性情填詞,真的要地獄,那麼,他是甘心與顧梁汾一起牽手下地獄的。
接下來,容若還是狂放的言志。
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
這是反話,更有「道不同,不相爲謀」之意。
瘦狂與癡肥,是南朝沈昭略的典故。
沈昭略爲人曠達不羈,好飲酒。
有一天,他於酒醺之時遇宋相王景文之子王約,沈昭略睜開醉眼看着王約說,「你就是王約嗎?怎麼又肥又癡?」王約則回擊說,「你是沈昭略嗎,怎麼又瘦又狂狷?」沈昭略拍手大笑說,「瘦已勝肥,狂又勝癡」。
容若用此典,以瘦狂自喻,以癡肥喻那些「雞犬上天梯」的人。
其中喻意,自是不言而喻。
容若交友衆多,大多是困鬱不得志的布衣漢人,顧梁汾自是其中之一。
容若可謂多病,顧梁汾當是長貧。
接下來一句,笑他多病與長貧,不及諸公袞袞向風塵,還是反諷。
他說,是啊,我與顧梁汾一病一貧,自然是比不上你們那些滿腦肥腸得道昇天的諸公啊!風塵,指宦途、官場。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馳騁風塵者,不撇建德業,務本求己」。
詞裏,容若後六句形成三組對比,語氣強烈,展現出其「狂生」的一面,在容若的詞中,是一個響遏行雲的高音。
這也是容若的填詞宣言,然而,終究是天妒英才,雖然他說「才華尚淺」,卻還是「緣何福薄」。
容若,這一朵清絕的遺世之花,在本該怒放之時黯然凋零。
「憑君料理花間課,莫負當初我」,竟成不祥之語。
容若以後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比喻自己的詞作。
他與顧貞觀詩詞唱和頗多,就請梁汾爲他的詞作選集付梓。
這闋《虞美人》爲此而做,因此有「憑君料理花間課,莫負當初我。」之語。
「憑君料理花間課」句:料理,本爲指點、指教。
此處含有輯集之意。
課,指詞作。
納蘭性德在《與梁藥亭書》中說:「僕少知操瓤即愛《花間》致語,以其言情入微,且音調鏗鏘,自然協律。」他與顧貞觀詩詞唱和頗多,並請貞觀爲他的詞作選集付梓。
天梯:古人想象中登天的階梯,此處喻爲入仕朝堂,登上高位。
雞犬上天梯: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意。
黃九:指北宋詩人黃庭堅,因其排行第九,故云。
秦七:指北宋詞人秦觀,其排行第七,故云。
泥犁:佛教語。
梵語的譯音。
意爲地獄。
在此界中,一切皆無,爲十界中最惡劣的境界。

「黃九自招秦七共泥犁」句:此處以「黃九」、「秦七」代指作者與顧貞觀。
瘦狂、癡肥:比喻仕途失意與得意。
「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句:謂仕途失意之人哪有得意之士那麼躊躇滿志,一任那些得意的人兒去非笑吧。
瘦狂,語見《南史·沈昭略傳》,昭略答王約云:「瘦已勝肥,狂更勝癡。」此處爲反用其意。
長貧:長期多貧與貧苦。
諸公袞袞:謂諸位公卿得意仕進,握權柄,登要津,顯赫當朝。
用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語意。
風塵:指宦途、官場。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馳騁風塵者,不撇建德業,務本求己。」
我仰仗你幫我編定詞集,不辜負我當初把你引爲知己的情誼。
眼看着別人雞犬升天,你與我卻耽於詞章,不求顯達。
貧寒狷狂之人,自然沒有仕途得意者的躊躇滿志,聽任那些得意的人去笑吧,笑你我長期多貧與貧苦,比不上諸位公卿仕途顯赫,宦途通達。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