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磨崖碑作
七十二君輦道荒,雲亭蹤跡俱微茫。
祖龍之碑既無字,金函玉檢疑荒唐。
開元天子履全盛,意氣直欲無軒皇。
東封自古稱大典,遂令下詔開明堂。
勒銘大抵示符瑞,揮灑御墨輝天章。
高文或出燕許手,長篇大幅何煌煌。
當時海宇本殷富,發揚蹈厲窮鋪張。
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強。
芝英鶴頭體制別,筆勢彷彿酸棗兼中郎。
焦山鶴銘鼎銘何足數,庶與朱陵洞天岣嶁銘相方。
惜哉天寶末,諸楊亂其綱。
風塵澒洞一朝起,鼙鼓動地來漁陽。
珠沈玉碎銅狄毀,惟有此碑終古垂琳琅。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護,不然安得風饕雨虐依舊光芒長。
流傳完本世間少,頗思拓之以硬黃。
他時攜歸向吳會,什襲珍作蕭齋藏。
奈何梯青躡翠必鉅費,而我羞澀垂空囊。
聳肩仰面百遍讀,口角流沫神揚揚。
信知岱宗大觀此第一,秦鬆漢柏皆枯僵。
祖龍之碑既無字,金函玉檢疑荒唐。
開元天子履全盛,意氣直欲無軒皇。
東封自古稱大典,遂令下詔開明堂。
勒銘大抵示符瑞,揮灑御墨輝天章。
高文或出燕許手,長篇大幅何煌煌。
當時海宇本殷富,發揚蹈厲窮鋪張。
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強。
芝英鶴頭體制別,筆勢彷彿酸棗兼中郎。
焦山鶴銘鼎銘何足數,庶與朱陵洞天岣嶁銘相方。
惜哉天寶末,諸楊亂其綱。
風塵澒洞一朝起,鼙鼓動地來漁陽。
珠沈玉碎銅狄毀,惟有此碑終古垂琳琅。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護,不然安得風饕雨虐依舊光芒長。
流傳完本世間少,頗思拓之以硬黃。
他時攜歸向吳會,什襲珍作蕭齋藏。
奈何梯青躡翠必鉅費,而我羞澀垂空囊。
聳肩仰面百遍讀,口角流沫神揚揚。
信知岱宗大觀此第一,秦鬆漢柏皆枯僵。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