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雨歇梧桐淚乍收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
摘花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
兩眉何處月如鈎?
摘花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
兩眉何處月如鈎?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是清代詩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
詞的上闋寫景,回憶美好;下闋由回憶回到現實,描寫現狀。
全詞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的懷人之心、相思之意。
這首詞上闋寫景,開篇提起梧桐兼雨這種歷來被用來描寫蕭瑟之景的典型化意象,而梧桐細雨所蘊含的內在情感曏來與離愁別恨緊密相連,此句把這雨打梧桐之景和離恨別情融在一箇「淚」字上,雨淚相對,做到了情景交融。
「梧桐雨」和「流淚」都能引起讀者與離情有關的聯想,作者衹是把「雨歇梧桐」與「淚乍收」幷列提出,自然在其眼中梧桐也在爲其傷心,漫天秋雨也衹不過昭示了他的宣泄。
「淚乍收」語涉雙關,一重理解是梧桐停止滴雨,就好像停止了流淚,如此則梧桐已然通了人性,自是脈脈含情;另一説則是詞人聽見秋雨暫歇而不再泫然流淚,如此一來,詞人傷情,自然顯露無遺。
但不管作何種解釋,詞人的傷感在此作中卻是不變的,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
由此而來的「遣懷」二句也正點明了這種傷感之情,是承接上邊造景時留下的餘響加以推進的。
剛收淚眼,就過渡到爲排遣愁懷而回憶過往。
此處詞人感懷傷情,也自然與故人的一段美好往事有關,應指自己和昔日戀人一起度過的那段美好歲月。
相伴的日子一晃而過,昔日的甜蜜和浪漫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成爲了「舊風流」,一箇「舊」字頓時顯出往事塵封的滄桑,這其中透出詞人不少感慨。
下闋由回憶回到現實,承接上闋「舊風流」,筆觸描寫到眼前一片空寂之景,前二句全然寫眼前所見景致,竹簾上映著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
此句顯繫化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句而來,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對仗工整而典雅,表達了好景不長的感慨和無限悵惘的情懷。
「空留」二字透露出感慨和無奈。
寫景虛虛實實,一切景語皆情語,可知虛實安排也幷非隨意爲之。
在此句中敍及簾影碧桃,伊人不在,則爲實景實情;「屧痕蒼蘚」此語中意象表現的感覺是伊人離去之後,足迹仍在,這也衹能是詞人心中所想,不是實景,「徑空留」意即小路寂然,依舊在眼前斜陳。
「空」幷不是外在的虛無,而是內心的空虛,恍恍惚惚,不知所往。
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
詞句亦纏綿凄婉,令人惆悵。
詞的上闋寫景,回憶美好;下闋由回憶回到現實,描寫現狀。
全詞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的懷人之心、相思之意。
這首詞上闋寫景,開篇提起梧桐兼雨這種歷來被用來描寫蕭瑟之景的典型化意象,而梧桐細雨所蘊含的內在情感曏來與離愁別恨緊密相連,此句把這雨打梧桐之景和離恨別情融在一箇「淚」字上,雨淚相對,做到了情景交融。
「梧桐雨」和「流淚」都能引起讀者與離情有關的聯想,作者衹是把「雨歇梧桐」與「淚乍收」幷列提出,自然在其眼中梧桐也在爲其傷心,漫天秋雨也衹不過昭示了他的宣泄。
「淚乍收」語涉雙關,一重理解是梧桐停止滴雨,就好像停止了流淚,如此則梧桐已然通了人性,自是脈脈含情;另一説則是詞人聽見秋雨暫歇而不再泫然流淚,如此一來,詞人傷情,自然顯露無遺。
但不管作何種解釋,詞人的傷感在此作中卻是不變的,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
由此而來的「遣懷」二句也正點明了這種傷感之情,是承接上邊造景時留下的餘響加以推進的。
剛收淚眼,就過渡到爲排遣愁懷而回憶過往。
此處詞人感懷傷情,也自然與故人的一段美好往事有關,應指自己和昔日戀人一起度過的那段美好歲月。
相伴的日子一晃而過,昔日的甜蜜和浪漫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成爲了「舊風流」,一箇「舊」字頓時顯出往事塵封的滄桑,這其中透出詞人不少感慨。
下闋由回憶回到現實,承接上闋「舊風流」,筆觸描寫到眼前一片空寂之景,前二句全然寫眼前所見景致,竹簾上映著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
此句顯繫化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句而來,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對仗工整而典雅,表達了好景不長的感慨和無限悵惘的情懷。
「空留」二字透露出感慨和無奈。
寫景虛虛實實,一切景語皆情語,可知虛實安排也幷非隨意爲之。
在此句中敍及簾影碧桃,伊人不在,則爲實景實情;「屧痕蒼蘚」此語中意象表現的感覺是伊人離去之後,足迹仍在,這也衹能是詞人心中所想,不是實景,「徑空留」意即小路寂然,依舊在眼前斜陳。
「空」幷不是外在的虛無,而是內心的空虛,恍恍惚惚,不知所往。
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
詞句亦纏綿凄婉,令人惆悵。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
此調有平仄兩體。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三句全用韻,下闋末二句用韻,過闋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
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爲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遣懷:猶遣興。
翻:同「反」。
摘花銷恨舊風流: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
唐·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碧桃:桃樹的一種。
花重瓣,不結實,供觀賞和藥用。
屧(xiè)痕蒼蘚(xiǎn)徑空留:此言長滿蒼蘚的小徑上,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屧痕,鞋痕;蒼蘚,苔蘚。
兩眉:兩彎秀眉,這裏代指所思戀之人。
此調有平仄兩體。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三句全用韻,下闋末二句用韻,過闋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
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爲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遣懷:猶遣興。
翻:同「反」。
摘花銷恨舊風流: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
唐·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碧桃:桃樹的一種。
花重瓣,不結實,供觀賞和藥用。
屧(xiè)痕蒼蘚(xiǎn)徑空留:此言長滿蒼蘚的小徑上,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屧痕,鞋痕;蒼蘚,苔蘚。
兩眉:兩彎秀眉,這裏代指所思戀之人。
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
重新反復回憶,釋放自己的情懷。
想當初曾與思念之人有過美好的風流往事。
(回憶)那美麗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離去(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衹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
思戀之人在何處,衹有孤單的如鈎明月。
重新反復回憶,釋放自己的情懷。
想當初曾與思念之人有過美好的風流往事。
(回憶)那美麗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離去(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衹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
思戀之人在何處,衹有孤單的如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