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 疎影臨書卷
疎影臨書卷。
帶霜華、高高下下,粉脂都遣。
別是幽情嫌嫵媚,紅燭啼痕休泫。
趁皓月、光浮冰繭。
恰與花神供寫照,任潑來、淡墨無深淺。
持素障,夜中展。
殘缸掩過看逾顯。
相對處、芙蓉玉綻,鶴翎銀扁。
但得白衣時慰藉,一任浮雲蒼犬。
塵土隔、軟紅偷免。
簾幙西風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鸘裘典。
休便把,落英翦。
此篇用秋水軒韻(《金縷曲·再贈梁汾,用秋水軒舊韻》注),而秋水軒所唱和之作多是悲凉惆悵的。
本篇亦如是,悲凄清麗,不無惆悵。
詞寫月夜之梅花,又將梅擬人,表達了願與梅花爲伴,高潔自持,不墜俗流的孤往之情。
詞用賦法鋪寫,形神畢肖,含蘊良多,令人回味不盡。
「疎影临书卷」句:意谓梅花疎朗的影子落在了书卷上。
 疎影,指疏朗的梅影。
「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句:谓此时的梅花带着藉华,高高低低,看不到一点粉红的颜色。
「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句:谓那梅花别是一种幽情和妩媚,故不须红烛滴泪照明。
泫,下滴貌。
冰茧:即蚕茧纸。
《世说新语》谓:王羲之书《兰亭序》即用此纸。
光浮冰茧:此处喻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洁白的蚕茧纸。
花神:指花之精神、神韵。
宋·李廌《德隅斋画品,菡萏图》:「士大夫旧云:『徐熙画花传花神,赵昌画:花写花形。
』」
写照:犹映照。
唐·席豫《奉和放赐公主镜》:「含灵万象入,写照百花开。」
泼:指泼墨写意。
素障:即障子。
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
持素障,夜中展。」句:谓恰好这梅花之形与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随意画出的淡墨写意,这美妙的图画就好像是在夜间展开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残缸掩过看逾显」句:谓将残灯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动人。
残釭,将要熄灭的灯烛;掩过,犹遮蔽起来。
鹤翎:本指鹤之羽毛,此处喻白色的花瓣。
唐·王建《于主簿厅看花》:「小叶稠枝粉压摧,暖风吹动鹤翎开。」 
银扁:遍地银白色。
扁,通「遍」。
「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句:意谓像是刚刚绽开的玉芙蓉,处处是银白色的花瓣。
浮云苍犬:犹白云苍犬(或白云苍狗),即白衣苍狗。
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即谓变化巨大之意,后以之喻世事无常,变化剧烈。
尘土句:尘土,犹尘世或庸俗肮脏之世事。
隔,隔开、分开。
软红,犹软红尘,即繁华热闹之意。
恁清光句:怎,如此、这样。
 
鹴(shuāng)裘:鹔鹴裘。
相传为司马相如所制。
《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
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鹔鹴,一曰鸟名,《淮南子·原道训》:「驰骋夷道,钓射鷫鷞之谓乐乎?」高诱注:「鷫鷞,鸟名也。
长颈緑身,其形似雁」;一曰鼠名,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鷫鸘,状如燕,稍大,足短,趾似鼠。
未常见下地,常止林中,偶失势控地,不能自振,及举,上凌青霄。
出凉州也。」
鹴裘典:即典当鹴裘。
明·徐渭《次张长治韵》:「自古阴晴谁料得,莫辞连夜典鹴裘。」
「疏影臨書卷」句:意謂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書卷上。
 疏影,指疏朗的梅影。
「帶霜華、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句:謂此時的梅花帶著藉華,高高低低,看不到一點粉紅的顔色。
「別是幽情嫌嫵媚,紅燭啼痕休泫」句:謂那梅花別是一種幽情和嫵媚,故不須紅燭滴淚照明。
泫,下滴貌。
冰繭:即蠶繭紙。
《世説新語》謂:王羲之書《蘭亭序》即用此紙。
光浮冰繭:此處喩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潔白的蠶繭紙。
花神:指花之精神、神韻。
宋·李廌《德隅齋畫品,菡萏圖》:「士大夫舊云:『徐熙畫花傳花神,趙昌畫:花寫花形。
』」
寫照:猶映照。
唐·席豫《奉和放賜公主鏡》:「含靈萬象入,寫照百花開。」
潑:指潑墨寫意。
素障:即障子。
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靑。」
「恰與花神供寫照,任潑來、淡墨無深淺。
持素障,夜中展。」句:謂恰好這梅花之形與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隨意畫出的淡墨寫意,這美妙的圖畫就好像是在夜間展開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殘缸掩過看逾顯」句:謂將殘燈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動人。
殘釭,將要熄滅的燈燭;掩過,猶遮蔽起來。
鶴翎:本指鶴之羽毛,此處喩白色的花瓣。
唐·王建《於主簿廳看花》:「小葉稠枝粉壓摧,暖風吹動鶴翎開。」 
銀扁:遍地銀白色。
扁,通「遍」。
「相對處、芙蓉玉綻,鶴翎銀扁」句:意謂像是剛剛綻開的玉芙蓉,處處是銀白色的花瓣。
浮雲蒼犬:猶白雲蒼犬(或白雲蒼狗),即白衣蒼狗。
唐·杜甫《可嘆》:「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即謂變化巨大之意,後以之喩世事無常,變化劇烈。
塵土:猶塵世或庸俗骯髒之世事。
軟紅:猶軟紅塵,即繁華熱鬧之意。
鸘(shuāng)裘:鷫鸘裘。
相傳爲司馬相如所製。
《西京雜記·卷二》:「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
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爲歡。」鷫鸘,一曰鳥名,《淮南子·原道訓》:「馳騁夷道,釣射鷫鷞之謂樂乎?」高誘注:「鷫鷞,鳥名也。
長頸緑身,其形似雁」;一曰鼠名,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羽篇》:「鷫鸘,狀如燕,稍大,足短,趾似鼠。
未常見下地,常止林中,偶失勢控地,不能自振,及舉,上凌靑霄。
出凉州也。」
鸘裘典:即典當鸘裘。
明·徐渭《次張長治韻》:「自古陰晴誰料得,莫辭連夜典鸘裘。」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