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王节士歌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思不可裁,复带秋风来。
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
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
这首诗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發出内心的慷慨之情,秋思与壮心相互生發,唱出了一曲悲壮的节士之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即令人联想到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發出“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
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發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後三句的情调一变为激昂。
面对秋景,荆轲一流的节义之士则是另一番感受。
“风萧萧兮易水寒”,秋风寒水触动了节义之士的一腔豪情。
“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二句以浪漫的笔调刻画了节义之士顶天立地的形象,展示了他们意气风發,傲视一世的气概。
此诗笔力雄肆,在齐梁时不可多见,所以梁代钟嵘说陆厥“具识丈夫之情状”。
临江王节士歌:据《汉书·艺文志》,有《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四篇,此题作《临江王节士歌》,後人疑陆厥误合为一。
然原辞已佚,无从考校。
若木:传说中昆仑山上的神木。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