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此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一首五言律詩。
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輿比裴迪,以陶潛比自己。
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開頭二句寫景,着意刻畫水色山光之可愛,雖深秋,山依然蒼翠,水依舊潺流。
三、四兩句,轉而寫情。
倚杖柴門,臨風聽蟬,神馳邈遠,自由自在。
五、六句又間寫景緻。
渡頭落日,墟里孤煙,地道山村風物。
最後兩句再寫人情。
接輿、五柳、潔身自好,高風脫俗。
風光無限,加之人物疏狂,令人情趣陶然。
輞川: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終南山下。
山麓有宋之問的別墅,後歸王維。
王維在那裏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
轉蒼翠:一作“積蒼翠”。
轉:轉爲,變爲。
蒼翠:青綠色,蒼爲灰白色,翠爲墨綠色。
潺湲(chányuán):水流聲。
這裏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爲“緩慢地流淌”解。
聽暮蟬:聆聽秋後的蟬兒的鳴叫。
暮蟬:秋後的蟬,這裏是指蟬的叫聲。
渡頭:渡口。
餘:又作“餘”。
墟里:村落。
孤煙:直升的炊煙,可以是倚門看到的第一縷村煙。
值:遇到。
接輿:陸通先生的字。
接輿是春秋時楚國人,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
在這裏以接輿比裴迪。
五柳:陶淵明。
這裏詩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寒山轉變得格外鬱郁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
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着那暮蟬的吟唱。
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裏的炊煙一縷縷飄散。
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面前謳狂。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