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京洛行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煌煌京洛行》是曹丕对战国和汉初的人物进行评价的一首诗歌,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
园桃:《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猝。
汉室灭矣,园桃无子,所为作也。
「
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吕雉杀害。
子房:即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功成隐退,身名全保。
大愤不收:此指三大愤不收:何进欲尽诛宦官而败,何进被杀;袁绍发病捕诸宦者,无长幼,皆杀之,得一时之快而至董卓得肆其毒;王允既诛董卓,使皇甫嵩领其众,因李傕等求赦而赦,终至兵连祸结。
褒衣:褒,大裾,言著褒大之衣、广博之带。
苏秦:战国人,合纵六国,为纵约长。
《战国策》记载,苏秦封武安侯,相燕,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奔,入齐,齐王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
陈轸:战国时期楚国人。
秦王使张仪说楚王,秦愿以商於六百里地与楚国交好,使楚与齐绝交。
楚怀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群臣皆贺喜楚王,唯独陈轸看出这是秦的反间计,不主张接受秦商於之地。
楚王不听。
后秦齐共攻楚国,楚大败,不得已割两城以求和。
此处暗喻陈琳。
吴起:战国时期法家、军事家。
初事鲁,后事魏。
魏武侯即位后,吴起因不受信任又投奔楚国,被楚悼王任用为相,仅一年便创造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显赫成就。
楚悼王刚死,吴起便被众多宗室大臣追杀。
尽管他临危仍显智谋,趴在按礼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故王遗体上,还是死于雨点般射来的乱箭之下。
此处暗指何进,参考曹操薤露行。
仲连:即鲁仲连,齐国高士。
帮助田单攻下聊城却拒绝田单给他封爵,遂逃隐于海上。
汉室灭矣,园桃无子,所为作也。
「
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吕雉杀害。
子房:即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功成隐退,身名全保。
大愤不收:此指三大愤不收:何进欲尽诛宦官而败,何进被杀;袁绍发病捕诸宦者,无长幼,皆杀之,得一时之快而至董卓得肆其毒;王允既诛董卓,使皇甫嵩领其众,因李傕等求赦而赦,终至兵连祸结。
褒衣:褒,大裾,言著褒大之衣、广博之带。
苏秦:战国人,合纵六国,为纵约长。
《战国策》记载,苏秦封武安侯,相燕,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奔,入齐,齐王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
陈轸:战国时期楚国人。
秦王使张仪说楚王,秦愿以商於六百里地与楚国交好,使楚与齐绝交。
楚怀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群臣皆贺喜楚王,唯独陈轸看出这是秦的反间计,不主张接受秦商於之地。
楚王不听。
后秦齐共攻楚国,楚大败,不得已割两城以求和。
此处暗喻陈琳。
吴起:战国时期法家、军事家。
初事鲁,后事魏。
魏武侯即位后,吴起因不受信任又投奔楚国,被楚悼王任用为相,仅一年便创造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显赫成就。
楚悼王刚死,吴起便被众多宗室大臣追杀。
尽管他临危仍显智谋,趴在按礼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故王遗体上,还是死于雨点般射来的乱箭之下。
此处暗指何进,参考曹操薤露行。
仲连:即鲁仲连,齐国高士。
帮助田单攻下聊城却拒绝田单给他封爵,遂逃隐于海上。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