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小兀喇
樺屋魚衣柳作城,蛟龍鱗動浪花腥,飛揚應逐海東青。
猶記當年軍壘跡,不知何處梵鐘聲,莫將興廢話分明。
猶記當年軍壘跡,不知何處梵鐘聲,莫將興廢話分明。
《浣溪沙·小兀喇》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
上片主要描繪小兀喇的特色與風情,實是鬱結之心爆發的前奏。
下片轉爲抒發興亡之嘆,感慨萬分。
全篇前揚後抑,不免消極沉鬱,似寓有難言的隱恨。
上片主要描繪小兀喇的特色與風情,實是鬱結之心爆發的前奏。
下片轉爲抒發興亡之嘆,感慨萬分。
全篇前揚後抑,不免消極沉鬱,似寓有難言的隱恨。
浣溪沙: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
兀喇(wūlà):亦作烏喇,即今吉林省吉林市。
“樺屋”句:中國東北地區赫哲族人,居吉林東北混同江沿岸,生活極爲質樸。
此句雲,他們以樺木建構屋宇,魚皮爲弓箭袋,扦插柳木作爲城圍。
魚衣:用魚皮做的衣服。
蛟(jiāo)龍:傳說中能使洪水氾濫的一種龍。
海東青:鳥名,亦稱海青,雕之一種,性兇猛,產於黑龍江下游一帶之海島上。
北方民族極重視調養此禽,以爲狩獵之用。
金代特設“鷹坊”豢養。
莊季裕《雞肋篇下》:“鴛鳥來自海東,唯青雞最佳,故號海東青。
”
軍壘(lěi):軍營周圍的防禦工事。
《國語·吳語》:“今大國越錄,而造於弊邑之軍壘。
”
梵(fàn)鐘聲:佛寺中的鐘聲,僧人誦經時敲擊。
興廢:盛衰,興亡。
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
兀喇(wūlà):亦作烏喇,即今吉林省吉林市。
“樺屋”句:中國東北地區赫哲族人,居吉林東北混同江沿岸,生活極爲質樸。
此句雲,他們以樺木建構屋宇,魚皮爲弓箭袋,扦插柳木作爲城圍。
魚衣:用魚皮做的衣服。
蛟(jiāo)龍:傳說中能使洪水氾濫的一種龍。
海東青:鳥名,亦稱海青,雕之一種,性兇猛,產於黑龍江下游一帶之海島上。
北方民族極重視調養此禽,以爲狩獵之用。
金代特設“鷹坊”豢養。
莊季裕《雞肋篇下》:“鴛鳥來自海東,唯青雞最佳,故號海東青。
”
軍壘(lěi):軍營周圍的防禦工事。
《國語·吳語》:“今大國越錄,而造於弊邑之軍壘。
”
梵(fàn)鐘聲:佛寺中的鐘聲,僧人誦經時敲擊。
興廢:盛衰,興亡。
在小兀喇這個地方,人們用樺木建房,用魚皮製衣,種植成排的柳樹作爲屏障。
那裏的河水彷彿有蛟龍遊動,河面上閃爍龍鱗一般的光輝,浪花裏泛着濃重的腥氣。
那裏的人們喜歡馴養海東青,用它來捕捉獵物。
舊日營壘讓人想起當年的戰爭,而如今一片寧靜祥和,還有不知從何處飄來的寺院鐘聲。
朝代更迭,江山興廢,一切皆成過眼煙雲,又何必細辨孰是孰非呢?
那裏的河水彷彿有蛟龍遊動,河面上閃爍龍鱗一般的光輝,浪花裏泛着濃重的腥氣。
那裏的人們喜歡馴養海東青,用它來捕捉獵物。
舊日營壘讓人想起當年的戰爭,而如今一片寧靜祥和,還有不知從何處飄來的寺院鐘聲。
朝代更迭,江山興廢,一切皆成過眼煙雲,又何必細辨孰是孰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