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浣溪沙·小兀喇》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上片主要描绘小兀喇的特色与风情,实是郁结之心爆发的前奏。
下片转为抒发兴亡之叹,感慨万分。
全篇前扬后抑,不免消极沉郁,似寓有难言的隐恨。
上片主要描绘小兀喇的特色与风情,实是郁结之心爆发的前奏。
下片转为抒发兴亡之叹,感慨万分。
全篇前扬后抑,不免消极沉郁,似寓有难言的隐恨。
浣溪沙: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兀喇(wūlà):亦作乌喇,即今吉林省吉林市。
“桦屋”句: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人,居吉林东北混同江沿岸,生活极为质朴。
此句云,他们以桦木建构屋宇,鱼皮为弓箭袋,扦插柳木作为城围。
鱼衣:用鱼皮做的衣服。
蛟(jiāo)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海东青:鸟名,亦称海青,雕之一种,性凶猛,产于黑龙江下游一带之海岛上。
北方民族极重视调养此禽,以为狩猎之用。
金代特设“鹰坊”豢养。
庄季裕《鸡肋篇下》:“鸳鸟来自海东,唯青鸡最佳,故号海东青。
”
军垒(lěi):军营周围的防御工事。
《国语·吴语》:“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
”
梵(fàn)钟声:佛寺中的钟声,僧人诵经时敲击。
兴废:盛衰,兴亡。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兀喇(wūlà):亦作乌喇,即今吉林省吉林市。
“桦屋”句: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人,居吉林东北混同江沿岸,生活极为质朴。
此句云,他们以桦木建构屋宇,鱼皮为弓箭袋,扦插柳木作为城围。
鱼衣:用鱼皮做的衣服。
蛟(jiāo)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海东青:鸟名,亦称海青,雕之一种,性凶猛,产于黑龙江下游一带之海岛上。
北方民族极重视调养此禽,以为狩猎之用。
金代特设“鹰坊”豢养。
庄季裕《鸡肋篇下》:“鸳鸟来自海东,唯青鸡最佳,故号海东青。
”
军垒(lěi):军营周围的防御工事。
《国语·吴语》:“今大国越录,而造于弊邑之军垒。
”
梵(fàn)钟声:佛寺中的钟声,僧人诵经时敲击。
兴废:盛衰,兴亡。
在小兀喇这个地方,人们用桦木建房,用鱼皮制衣,种植成排的柳树作为屏障。
那里的河水仿佛有蛟龙游动,河面上闪烁龙鳞一般的光辉,浪花里泛着浓重的腥气。
那里的人们喜欢驯养海东青,用它来捕捉猎物。
旧日营垒让人想起当年的战争,而如今一片宁静祥和,还有不知从何处飘来的寺院钟声。
朝代更迭,江山兴废,一切皆成过眼烟云,又何必细辨孰是孰非呢?
那里的河水仿佛有蛟龙游动,河面上闪烁龙鳞一般的光辉,浪花里泛着浓重的腥气。
那里的人们喜欢驯养海东青,用它来捕捉猎物。
旧日营垒让人想起当年的战争,而如今一片宁静祥和,还有不知从何处飘来的寺院钟声。
朝代更迭,江山兴废,一切皆成过眼烟云,又何必细辨孰是孰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