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齐风 ·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国风·齐风·南山》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齐风》中的一篇。
全诗四章,每章六句。
诗中前两章斥责文姜不该返回齐国,后两章讥刺鲁桓公。
诗歌在表达涉及政治、国君的问题时,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讽刺针砭,避免了过于直白显露,同时所指鲜明,内在意义一索可得。
全诗四章,每章六句。
诗中前两章斥责文姜不该返回齐国,后两章讥刺鲁桓公。
诗歌在表达涉及政治、国君的问题时,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讽刺针砭,避免了过于直白显露,同时所指鲜明,内在意义一索可得。
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
崔崔:山势高峻状。
绥绥(suí):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有荡:即荡荡,平坦状。
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
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止:语气词,无义。
曷(hé):怎么,为什么;怀:怀念。
一说来。
屦(jù):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緌(ruí):帽带下垂的部分。
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从:相从。
蓺(yì):即“艺”,种植。
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
亩,田垅。
取:通“娶”。
告:一说告于祖庙。
鞫(jú):穷,放任无束。
析薪:砍柴。
匪:通“非”。
克:能、成功。
极:至,来到。
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崔崔:山势高峻状。
绥绥(suí):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有荡:即荡荡,平坦状。
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
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止:语气词,无义。
曷(hé):怎么,为什么;怀:怀念。
一说来。
屦(jù):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緌(ruí):帽带下垂的部分。
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从:相从。
蓺(yì):即“艺”,种植。
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
亩,田垅。
取:通“娶”。
告:一说告于祖庙。
鞫(jú):穷,放任无束。
析薪:砍柴。
匪:通“非”。
克:能、成功。
极:至,来到。
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
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
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
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
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
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
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
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
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
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
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
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
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
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
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
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
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