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夢迴酒醒三通鼓,斷腸啼鴂花飛處。
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
相思何處說,空有當時月。
月也異當時,團圞照鬢絲。
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
相思何處說,空有當時月。
月也異當時,團圞照鬢絲。
《菩薩蠻·夢迴酒醒三通鼓》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
此詞爲月夜懷人之作。
該詞上片寫三更鼓之時酒醒夢迴,清淚漣漣。
下片寫此情此怨無處可說,借酒澆愁之時,又是見花落淚,對月傷心。
全詞情景交融,悲悽苦痛之極。
此詞爲月夜懷人之作。
該詞上片寫三更鼓之時酒醒夢迴,清淚漣漣。
下片寫此情此怨無處可說,借酒澆愁之時,又是見花落淚,對月傷心。
全詞情景交融,悲悽苦痛之極。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或曰《巫山一片雲》,是唐朝教坊曲名。
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不是菩薩也發脾氣耍蠻的意思。
三通鼓:謂已敲三更鼓。
啼鴂(jué):杜鵑,又稱子規,其鳴聲哀苦,故日“斷腸啼鴂”。
團圞(luán):圓貌。
鬢絲:鬢邊白髮。
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不是菩薩也發脾氣耍蠻的意思。
三通鼓:謂已敲三更鼓。
啼鴂(jué):杜鵑,又稱子規,其鳴聲哀苦,故日“斷腸啼鴂”。
團圞(luán):圓貌。
鬢絲:鬢邊白髮。
酒醒後從夢中醒來,三更的更鼓剛剛敲過,這時又傳來杜鵑悲鳴的聲音,更添傷情離愁的心緒,淚水漣漣沾溼了衣衫。
我對你的相思無處訴說,陪伴我的只有當初你我共賞的明月,月亮也不是當時的月亮了,此刻的明月只照着我孤獨一人,照着我憔悴的鬢髮。
我對你的相思無處訴說,陪伴我的只有當初你我共賞的明月,月亮也不是當時的月亮了,此刻的明月只照着我孤獨一人,照着我憔悴的鬢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