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前两句写县尉之职的卑微低贱,不堪忍受,以荆山的巍峨高耸反衬自己的沉沦下僚;后两句说羡慕卞和刖足,不须奔趋,用典自然巧妙,花样翻新,强烈地反衬出作者心中的愤慨不平之情。
此诗前两句写县尉之职的卑微低贱,不堪忍受,以荆山的巍峨高耸反衬自己的沉沦下僚;后两句说羡慕卞和刖足,不须奔趋,用典自然巧妙,花样翻新,强烈地反衬出作者心中的愤慨不平之情。
弘农:今河南灵宝。
尉: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
乞假:请假。
唐杜牧《祭故处州李使君文》:“我有家事,乞假南来。
”
封印: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
刑徒:受刑之人;囚徒。
《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
愧负:自愧逊色。
唐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由是知余者吊余以色,不知者咥余以声,愧负徬徨,扑浣无所。
”荆山:此处指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灵宝)南的荆山,乃传说中黄帝铸鼎处。
座隅:座位的旁边。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座隅。
”
卞(biàn)和:春秋楚人。
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
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
”刖(yuè)足:断足,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尚书·吕刑》“剕辟疑赦”孔传:“刖足曰剕。
”
没(mò)阶:尽阶,走完台阶,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
’”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这里是用来状写身为县尉的诗人每日在官府趋奉奔走的情景。
尉: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
乞假:请假。
唐杜牧《祭故处州李使君文》:“我有家事,乞假南来。
”
封印: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
刑徒:受刑之人;囚徒。
《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
愧负:自愧逊色。
唐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由是知余者吊余以色,不知者咥余以声,愧负徬徨,扑浣无所。
”荆山:此处指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灵宝)南的荆山,乃传说中黄帝铸鼎处。
座隅:座位的旁边。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座隅。
”
卞(biàn)和:春秋楚人。
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
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
”刖(yuè)足:断足,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尚书·吕刑》“剕辟疑赦”孔传:“刖足曰剕。
”
没(mò)阶:尽阶,走完台阶,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
’”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这里是用来状写身为县尉的诗人每日在官府趋奉奔走的情景。
黄昏时候散衙封印,清点在押的囚徒,惭愧啊,有负你了,荆山,又映进座隅。
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
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