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仁山铭
峰横鹤岭,水学龙津
瑞云一片,仙童两人
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真花暂落,画树长春
横石临砌,飞檐枕岭
壁绕藤苗,窗衔竹影
菊落秋潭,桐疏寒井
仁者可乐,将由爱静
《至仁山铭》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铭文,描绘了至仁山中的一派深秋景色。文章开篇两句从山水落笔,写出山水的超凡脱俗;三四两句是仰望,写山峦之上飘浮的祥云,并熔铸进丰富的想象,突出山幽水静;接下去点明时序是秋季;然后笔锋一转,写山中的建筑和陈设和宅旁的花木;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心境,点明作铭的主旨。此铭融情入景,虚实结合;音韵谐美;用典多而通达,深而雅妍。
至仁山:梁宫中之小山。一说是画中之山。 鹤岭:《豫章记》记载,江西鸾冈西有鹤岭,古仙人王子乔控鹤所经。 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 瑞云:吉祥之云。 两仙童:语出曹丕《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 三秋:秋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砌:台阶。 菊落秋潭:语出晋陆机《要览》:“酉阳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堕水中,居人饮之多寿,有及一百五十有馀岁者。” 桐疏寒井:语出魏明帝曹叡《猛虎行》:“双桐生空井。” “仁者”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横着鸾冈鹤岭,水学了龙门河津。飘过祥瑞彩云一片,走出绰约仙童两人。三秋季节天高云薄,九月初九寒意新添。自然界的真花暂已凋落,图画中的绿树永葆长青。靠近台阶岩石横卧,依枕峰岭屋檐飞腾。壁上缠绕着野藤的枝蔓,窗前蕴含了山竹的疏影。菊花落入秋日的深潭,梧桐疏朗伴着寒井。仁者自可观赏愉悦,由此悟入喜爱沉静。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