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吊史阁部
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
生无君相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九原若逢左忠毅,相向留都哭战场
生无君相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九原若逢左忠毅,相向留都哭战场
《梅花岭吊史阁部》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的诗作。这首凭吊先朝忠烈的诗,寄托了他对史忠正公的景仰、惋惜、悼念之深情。诗从史忠正公受命于危难之中写起,说江北四镇拥兵自重,互相不和,争夺地盘,他以兵部尚书总制四镇兵马出守扬州,以防清兵南下。颔联用对比的方法表示诗人对史忠正公之死的强烈愤慨。尾联用他生前的一个故事,表示诗人深情的哀悼和悲愤。全诗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深意,耐人反思。诗的用典、对仗都极巧妙、工整,在沉雄苍劲中,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梅花岭:扬州府甘泉县广储门外的一个丘岗。明代万历年,扬州太守吴秀疏浚河道,积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
史阁部:卽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开封府祥符县人(今开封市双龙巷)。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南明弘光朝时为兵部尚书。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阁部」是对六部首脑的尊称。
四镇:指南明政权将江北分为淮海、徐泗、凤寿、滁和四镇。
马革:卽马革裹尸,比喻战死沙场。
沉湘:指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事。
君相(xiàng):指南明王朝的福王朱由崧和大臣马士英、阮大铖等,苟安昏聩,沉溺声色,以致南明倾覆。
衣冠:指史可法的衣帽。
北邙(máng):在河南洛阳市东北,汉代为王侯公卿死后的墓地,后来泛指坟地。
碧血:指忠臣志士为正义目标所流的血。典出《庄子·外物》篇:「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自封:自己凝结。
梅花:指梅花岭。
九原:墓地。晋国卿大夫墓地在九原(今山西省新绛县北),故后世称墓地为九原。
左忠毅:卽左光斗,字共(gǒng)之,一作遗直、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先世为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东乡(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明末东林党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六君子」之一。南明王朝的福王时,追谥号「忠毅」。
留都:卽南京。明初建都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故称南京为留都。
尽管你甘愿像马援和屈原一样捐躯为国,奈何四镇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活着没有遇到贤德的君王与辅臣复兴大明,死后也只有一个衣冠冢葬在这光秃秃的梅花岭上。
你杀身成仁像苌弘死后鲜血化作碧玉一样,连这梅花岭的土也因为人们的膜拜彷彿染上了馨香。
九原之下如果碰上了你的老师左忠毅公,怕是要面向着南京哀叹留都做了战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