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 秋風緊
秋風緊,平磧雁行低,陣雲齊
蕭蕭颯颯,邊聲四起,愁聞戍角與征鼙
青塚北,黑山西
沙飛聚散無定,往往路人迷
鐵衣冷,戰馬血霑蹄
破蕃奚,鳳皇詔下,步步躡丹梯
暫無
磧(qí):原指淺水中的沙石。左思《吳都賦》:「玩其磧礫而不窺玉淵者,未知驪龍之所蟠也。」引申為沙漠,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度沙磧,累月斷人煙。」 平磧:一望無際的沙漠。 陣雲齊:雲層低壓。齊,平,與天際相齊,低壓之義。 邊聲:邊防綫上的聲響,即指角、鼓、馬嘶、風吼之類的聲音。 角:畫角,軍號之類的樂器。 鼙(pí):古代軍中的小鼓,又稱「騎鼓」。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靑塚(zhǒng):漢代王昭君之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餘里。昭君死,葬黑河南岸。今冢高三十餘米,有土階可登。據傳説,塞草皆白,惟此塚獨靑。或曰,朝暮有愁雲怨霧覆塚上。近人張相文《寒北紀遊》説:「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靄蒙籠,遠見數十里外,故曰靑塚。」可見墓有靑草愁雲之説,實力附會。杜甫《詠懷古迹》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靑塚嚮黃昏。」 黑山: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以北,又名「殺虎山」。 鐵衣:征戍將士所穿鎧甲,用來掩護身體,防備兵器所傷,多用金屬片或皮革製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奚(xī):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匈奴別種,南北朝稱「庫莫奚」,分布在西拉木倫河流域,從事遊牧。杜甫《悲靑坂》詩:「黃頭奚兒日嚮西,數騎彎弓敢弛突。」《舊唐書·北狄列傳》:「其國勝兵三萬餘人,分為五部,好射獵,逐水草,無常居。」 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數民族。 鳳皇詔:天子的文告。鳳皇,即「鳳凰」。古代皇帝的詔書要由中書省發,中書省在禁苑中鳳凰池處,故稱「鳳凰詔」,又稱「鳳詔」。李商隱《夢令狐學士》詩:「右銀臺路雪三尺,鳳詔裁成當直歸。」 丹梯:又稱「丹墀」,古代宮殿前石階以紅色塗飾,故稱「丹梯」。張衡《西京賦》:「靑瑣丹墀。」又謝朓《敬亭山》詩:「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躡(niè)丹梯:踏著朝廷前的階梯而進。指立邊功後受詔回朝朝拜君王。躡,踩踏。
秋風正緊,沙漠中大雁正嚮南飛,在天地相接處感覺大雁飛的很低,戰陣延綿如雲,整齊排列。大漠中各種聲音響起,邊境的戰爭的聲音四處響起,愁苦中聽到了戍邊的號角和征戰的鼓聲。 靑冢北面,黑山西面。飛沙時起時落,常常讓行人迷路。戰士們穿著冰冷的鎧甲,戰馬的蹄子上沾染著被殺敵人的鮮血,攻破蕃奚。皇帝下詔,士兵踏著丹梯準備受賞。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