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灵光殿赋
粤若稽古帝汉,祖宗浚哲钦明
殷五代之纯熙,绍伊唐之炎精
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
敷皇极以创业,协神道而大宁
于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孝孙,俾侯于鲁
锡介圭以作瑞,宅附庸而开宇
乃立灵光之秘殿,配紫微而为辅
承明堂于少阳,昭列显于奎之分野
瞻彼灵光之为状也,则嵯峨嶵嵬,峞巍㠥
吁!可畏乎其骇人也
迢峣倜傥,丰丽博敞,洞轇轕乎其无垠也
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谲而鸿纷
屹山峙以纡郁,隆崛岉乎青云
郁坱圠以嶒,崱缯绫而龙鳞
汩硙硙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
状若积石之锵锵,又似乎帝室之威神
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
高门拟于阊阖,方二轨而并入
于是乎乃历夫太阶,以造其堂
俯仰顾眄,东西周章
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澔澔涆涆,流离烂漫
皓壁皓曜以月照,丹柱歙赩而电烻
霞驳云蔚,若阴若阳
瀖濩磷乱,炜炜煌煌
隐阴夏以中处,霐寥窲以峥嵘
鸿爌炾以爣阆,飋萧条而清泠
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惊
耳嘈嘈以失听,目矎矎而丧精
骈密石与琅玕,齐玉珰与璧英
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霭霭而晻暧
旋室㛹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
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屹铿瞑以勿罔,屑黡翳以懿濞
魂悚悚其惊斯,心而发悸
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
规矩应天,上宪觜陬
倔佹云起,嵚崟离搂
三间四表,八维九隅
万楹丛倚,磊砢相扶
浮柱岧嵽以星悬,漂峣而枝拄
飞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腾凑
层栌磥垝以岌峨,曲枅要绍而环句
芝栭攒罗以戢孴,枝牚杈桠而斜据
傍夭蟜以横出,互黝纠而搏负
下岪蔚以璀错,上崎嶬而重注
捷猎鳞集,支离分赴
纵横骆驿,各有所趣
尔乃悬栋结阿,天窗绮疏
圆渊方井,反植荷蕖
发秀吐荣,菡萏披敷
绿房紫菂,窋咤垂珠
云楶藻棁,龙桷雕镂
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奋舋而轩鬐
虬龙腾骧以蜿蟺,颔若动而躨跜
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蛇蟉虬而绕榱
白鹿孑霓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狡兔跧伏于柎侧,猿狖攀椽而相追
玄熊舑舕以龂龂,却负载而蹲跠
齐首目以瞪眄,徒眽眽而狋狋
胡人遥集于上楹,俨雅跽而相对
仡欺以雕,顤顟而睽睢,状若悲愁于危处,憯颦蹙而含悴
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
忽瞟眇以响像,若鬼神之仿佛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
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写载其状,托之丹青
千变万化,事各缪形
随色象类,曲得其情
上纪开辟,遂古之初
五龙比翼,人皇九头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鸿荒朴略,厥状睢盱
焕炳可观,黄帝唐虞
轩冕以庸,衣裳有殊
下及三后,淫妃乱主
忠臣孝子,烈士贞女
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恶以诫世,善以示后
于是乎连阁承宫,驰道周环
阳榭外望,高楼飞观
长途升降,轩槛曼延
渐台临池,层曲九成
屹然特立,的尔殊形
高径华盖,仰看天庭
飞陛揭孽,缘云上征
中坐垂景,頫视流星
千门相似,万户如一
岩突洞出,逶迤诘屈
周行数里,仰不见日
何宏丽之靡靡,咨用力之妙勤
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克成乎此勋?
据坤灵之宝势,承苍昊之纯殷
包阴阳之变化,含元气之烟煴
玄醴腾涌于阴沟,甘灵被宇而下臻
朱桂黝倏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
祥风翕习以飒洒,激芳香而常芬
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
永安宁以祉福,长与大汉而久存
实至尊之所御,保延寿而宜子孙
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乱曰:彤彤灵宫,岿嶵穹崇,纷庬鸿兮
崱屴嵫釐,岑崟崰嶷,骈巃嵷兮
连拳偃蹇,仑菌蜷,傍欹倾兮
歇欻幽蔼,云覆霮䨴,洞杳冥兮
葱翠紫蔚,礧碨瑰玮,含光晷兮
穷奇极妙,栋宇已来,未之有兮
神之营之,瑞我汉室,永不朽兮
《鲁灵光殿赋》是一篇富有艺术创新性的作品。其艺术创新性主要表现为用叙事式叙述模式取代传统京都赋组合式叙述模式,使全文线索清晰明了;用写实的手法取代前人求真尚实的做法,生动地再现了灵光殿的真实面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主体的介入和主体感受的流露使该作品更具真实性和感人的力量。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是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以外的较具特色的京都题材赋作。王延寿为《楚辞章句》的作者王逸之子,字文考,少有俊才,尝游鲁国,该赋为游鲁时所作。后来在渡湘水时溺死,年二十余。灵光殿系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所建,经历西汉末年的战乱,至东汉时期,绵延二百多年,岿然独存。赋前小序及赋首文字对此作了交代,同时对汉德有所称颂。 王延寿的才华主要表现在对灵光殿的建筑美、装饰美的层次井然而细致逼真的描写上。作者通过由外而内,由前至后的描写次序展开叙写,笔触细腻,描摹生动逼真,如对飞禽走兽、神仙玉女的木雕造型及壁画的描写,无不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汉代艺术之包罗万象,浓重的神话色彩与自觉的政教精神之兼容,于此可见一斑。赋末以“乱曰”概括全篇,强调灵光殿之穷奇极妙,自有宫室建筑以来,未能企及,此乃“神之营之,瑞我汉室”,将永存而不朽。 此赋的成功,为王延寿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据《后汉书·文苑传》所载,后来的大文豪蔡邕“亦造此赋,未成,及见延寿所为,甚奇之,遂辍翰而已。”
暂无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