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 卷五 · 虎邱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閒、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
自生公臺、千人石、鵝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鋪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
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麴,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
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絃迭奏,聽者方辨句字,藻鑑隨之
二鼓人靜,悉屏管絃,洞蕭一縷,哀澀清綿,與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爲之
三鼓,月孤氣肅,人皆寂闃,不雜蚊虻
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一字一刻
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爲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
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
使非蘇州,焉討識者!
這是一篇追憶昔日繁華景象之作。明代中後期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極大地刺激了社會奢侈享樂之風,這篇小品所記虎丘八月中秋夜的熱鬧繁華景象,就是這種社會風尚的反映。作者對昔日繁華舊夢的追憶,無非是希圖保有夢境的瑰麗以沖淡現實的苦痛,於是小品之趣也由此生發而出。
虎丘:山名,在今江蘇蘇州市閶門外。據傳春秋時吳王闔閭葬此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 流寓:指客居蘇州的人。 士夫:即士大夫,古人指官吏或有聲望的讀書人。 曲:妓院。 戲婆:指戲曲女演員。 好女:美女。 崽子孌童:舊時指被人玩弄的美童。 遊冶:風流少年。 惡少:品行惡劣的年輕男子。 清客幫閒:舊時在官僚富貴人家幫閒湊趣的文人。 侯僮:年幼的奴僕。 走空:拆白,行騙。這裏指騙子一類人。 鱗集:羣集。 生公臺:南朝梁高僧道生(公元335年—公元434年)在虎丘說法的講壇。據傳他聚石爲徒,宣講佛理,石皆點頭。 千人石:虎丘中心有一由南向北傾斜的大盤石,可容千人列坐。又名千人坐。 鶴澗:即養鶴澗,爲虎丘山中一處古蹟。 劍池:在千人石北,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於此,曾以三千寶劍殉葬。 申文定:即申時行(公元1535年—公元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又號休休居士,明蘇州人。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進士,萬曆中累官至吏部尚書,入內閣爲首輔,卒諡文定。 試劍石:虎丘山上一橢圓形磐石,正中裂開,相傳爲吳王闔閭試劍所開;一說爲秦始皇試劍之所。 二山門:又稱斷樑殿,始建於唐,重建於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後幾度修繕,爲單檐歇山建築,是虎丘雲巖寺的大門。 鼓吹:指演奏樂曲。 十番鐃鈸:又稱十番鼓,一種器樂合奏名,用鼓、笛、木魚等輪番演奏,故名。興起於明萬曆間,流行於蘇、浙、閩一帶。 漁陽摻撾:即漁陽參撾,鼓曲名,據說東漢禰衡善於演奏,聲節悲壯。 更定:初更時分,相當於現代計時晚八時左右。 錦帆開:傳奇《浣紗記》第十四出《打圍》中的曲句。 澄湖萬頃:傳奇《浣紗記》第三十出《採蓮》中曲句。 同場大麴:多人齊唱。 蹲踏:又作“蹲沓”,議論紛雜。鑼絲竹肉:指器樂聲與人的歌唱聲。 拍煞:樂曲中段與尾聲部分。 藻鑑:品評鑑賞。 二鼓:即二更,相當於現代晚十時左右。 三鼓:即三更,相當於現代晚十二時左右。 寂闃:寂靜。 串度:表演行腔。 針芥:指音樂的微妙之處。 雁比:如大雁飛行時排列有序。 識者:知音。
八月十五的虎丘山,本地人、外地人、士大夫及家屬、歌舞伎、妓院中的名妓戲婆、良家的少婦美女、小兒、孌童以及遊手好閒的惡少、清客幫閒、奴僕、騙子之流,無不雲集於此。從生公臺、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以下,到試劍石、佛寺的大門,都鋪上了氈,人們席地而坐,登到高處向下望望,此處的人羣像雁落平沙,霞鋪江上。 天色暗了,月亮升起來了,此時有百十處音樂聲,而且同時演奏,《十番鼓》曲又以鐃鈸相和,又演奏《漁陽摻撾》,其聲震天動地,如雷轟鼎沸,入與人之間叫喊着都聽不見了。 初更時分,鼓鐃之樂漸漸平息下來,絲絃管樂之聲紛紛響起,並和以人的歌唱,都是些如“錦帆開”、“澄湖萬頃”之類的大型歌舞曲,紛雜的議論聲與鑼聲絲竹聲及人聲相混和,讓人分辨不出究竟演奏了些什麼。夜深了,人們漸漸離去,士大夫及眷屬都乘船到水上游樂,各個筵席上都招歌者唱歌,人人都登場獻技,南南北北聲聲相和,管絃之聲此起彼伏,聽歌的人剛剛聽清歌中的字句,便隨之品評鑑別。 二更天,入聲已靜,管絃之樂全都停下了,只有洞簫之聲,哀婉、悲涼、清悠、纏綿,與人的歌唱相隨和,還有三四處,交替着演奏。 三更,一輪明月升空,秋氣蕭瑟,人們都安靜下來,一片寂靜。一位男子登場,高坐山石之上,不用簫聲伴奏,不用拍板擊節,其歌聲如絲般裂石穿雲,發聲吐字抑揚頓挫,字字入耳入心。聽衆不一會兒便陷入曲中的細微精妙之處,聚精會神地去傾聽,都不敢擊節相和,只有點頭。然而此時如雁陣一樣排列有序地坐在那裏的人,還僅剩下百十人了。假使不是在蘇州,哪裏能見識到這些呢!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